掌握好中美俄三角平衡

2010-02-08 13:17
环球时报 2010-02-08
关键词:中俄关系中俄中美关系

孙 力

如今的国际关系形如一张蜘蛛网,互相牵连,考察任何双边关系,都不能脱离这个大背景。中美关系看上去已经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一对双边关系,但是也未必就因此会脱离这个大背景。其实,只有把中美关系放到这样的大背景中去观察、考量,我们才能找到更好的应对处理的方式。笔者就此想提出中俄关系的问题。

有人认为,受金融危机和国际能源价格持续低迷的影响,俄罗斯国际地位急速下滑,构不成一“角”。其实,俄罗斯的大国地位是稳固的。只是目前的“三角关系”与冷战时期的对抗理念不同,更多地具有相互平衡的内涵,一对关系总是牵动着另一对关系。尤其是当前中美关系出现摩擦,更显出俄罗斯的可靠和重要。

奥巴马上台后频频向中国抛出“橄榄枝”,他在去年底访华时表示,美国不谋求遏制中国。 美国战略研究界甚至提出了G2和“中美共治”的概念。相比之下,俄美关系趋于紧张,俄在美国战略全局中的分量变得更轻。这极大地触动了俄罗斯的敏感神经,加深俄罗斯本已存在的在中国对美关系上的战略疑虑。怎么样打消俄罗斯的这种疑虑,应当是我们外交战略的侧重点之一。

在中俄美三角中,一对关系的发展不应该损害另一对关系。发展对美关系绝不能损害中俄战略伙伴关系;同样道理,中俄关系发展好了,会更有利于中美关系的平稳发展。把握这个度,是很难的,但却是战略的必需。

中国不会和别国结盟,正因如此,中国对外战略可能需要更多地注重平衡,未来即便中国实力大大增加,仍然需要坚持这样的战略。

目前,世界格局正从单极向多极转变,为中国的这种注重平衡的战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在战略实践中不断改进,不断增强技巧。但我们同时也应当看到,这一转变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战略运作空间。

中俄互为最大邻国,两国在战略利益、战略理念上有很多共同点,在一系列重大国际事务中相互支持。苏联解体后,国际形势出现美国一超独大的新变化。中国适时提出建立“国际关系新秩序”的主张,推动国际格局的多极化。俄罗斯尽管经济上有所削弱,但仍然是一个军事、政治大国,在平衡美国推行的单边主义外交政策方面一直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力量。

经过几代人不懈努力,中俄关系已进入全面快速发展阶段,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在政治互信、战略协作、务实合作、社会交往等各方面都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可以说,俄罗斯是中国重要的战略支撑之一,两国在战略利益、战略理念上广泛一致。在涉藏、涉疆问题上,俄罗斯始终坚定地站在中国立场上,在关系国家核心利益问题上,大国当中,也只有俄罗斯是可以依靠的。

未来中国发展对俄关系要注意以下几方面:一是进一步增强两国战略互信。中俄两国的共同战略利益虽然广泛存在,但也存在着认知不足问题。二是有效利用区域组织,增强中俄各领域务实合作。G20、金砖四国,各种地区合作组织,特别是上合组织,是展示新型安全观、新型国家关系、新型区域合作模式的一个重要平台。三是中俄之间的局部摩擦不应扩大化,特别是媒体不要恶意炒作。比如关闭切尔基佐夫斯基大市场、沉船事件等,媒体应当力求客观公正地报道,避免误导受众,引起相互仇视的情绪,进而对中俄战略伙伴关系造成不利的舆论影响。▲(作者是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所副所长。)

猜你喜欢
中俄关系中俄中美关系
俄罗斯快递与中俄国际快递
薛范:毕生译配只为中俄文化交流
中俄关系迎来美丽时刻
强强联合!中俄将在航天领域深度合作
浅析中俄能源合作的问题及对策
俄罗斯欲在南海有何作为?
中俄关系现状及发展前景展望
美想用亚洲反导网罩住中俄
“冷战与中美关系”学术研讨会在西安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