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康》记者 金依莎 孙晓青 汶川报道
再访汶川:在余震中进行的重建
文|《小康》记者 金依莎 孙晓青 汶川报道
两年过去了,汶川的余震仍时有发生,人们在或大或小的震动中开始重建,新生是艰难而又痛苦的蜕变
《小康》杂志2008年6月份对汶川灾后救援报道
汶川,因岷江得名,因“5·12”大地震而备受关注,正如威州镇巷子里默默而倔强开放的夹竹桃,正如水磨镇老街上跳着锅庄的女人,正如在随处可见默默工作的人们,生命在这里显现出它的顽强与韧性。时隔两年,《小康》记者重访汶川,寻找那些在这里直面悲痛、继续生活的人们。
2010年7月17日,尽管已经晚上10点半了,李少武仍然在和广州援建工作组的同志们开会,讨论不久以后在威州镇援建工程整体移交的事情。震后的汶川县威州镇和其他汶川老区一样满目疮痍。李少武至今仍忘不了那天最后定格在他记忆里的片段,“地震发生时那个孩子正在给他爸送饭,到出事手里都拿着那饭盒,太惨了。”李少武不禁皱了皱眉。
现在的李少武在镇政府工作,主要就是配合广州援建工作组搞重建。
“成绩很显著,但过程非常辛苦。援建一直都要面对余震缺水、缺材料、缺工人等层出不穷的状况。”李少武说。
生命之舞 2010年5月12日,汶川地震二周年,汶川水磨羌城开城仪式上,来自阿坝师专的学生现场表演羌族的羌锅庄舞。
去年10月的一天,广州一位专家来威州指导工作,深夜3时左右,突然发生五级余震。“第二天,这专家就很好奇为什么当时没有一个人跑出来,很多人都说太累了,其实也是习惯了。”从“5·12”至今年3月底,汶川共发生大小余震累计72082次,其中4级以上的余震就有312次,“整个镇的重建几乎就是在余震中进行的,所有参与援建工作的人都是好样的。” 李少武希望将来有一天将这一切写下来,出一本回忆录。
如今的威州镇重新焕发了勃勃生机,汉式、羌式风格的新楼鳞次栉比,岷江红军桥边每到夜晚就射出五彩灯光,古老的高山与江水染上梦幻般的现代色彩。文化广场上情侣漫步、孩子嬉戏、老人围坐,正常的生活消弥了往日的伤痛。
新城建了起来,承载的是援建人的辛劳和汗水,当地的老百姓终于开始了新生活,但在他们的心里,面对新的一切却仍很艰难。56岁的陈梦如今在镇上卖烧烤,“东西太贵喽,土豆要两块多一斤。”陈梦不愿意说起两年前的一切,心里的阴影还在,提起前几天政府发放的心理辅导小册子,陈梦轻描淡写地说:“那个我不看。”
“很累,无论是干部还是百姓,心里都很累。”在汶川县委宣传部工作的张莞说。在他看来,现在的人们仍然需要心理辅导,特别是对教师的心理辅导。“现在学校建起来了,硬件很好,但软件还是有些欠缺,很多老师心里不稳定,得过且过的心态比较严重。”
现在,有条件的汶川人把孩子送到异地就学,但张莞却处于左右为难的境地——经济上不能承受。这也是很多当地百姓需要面对的现状。尽管如此,相比于映秀镇,当地人说已经是很幸运了。
在映秀,一万两千人的镇子,只幸存了四千多人,很多家庭妻离子散。成都一家媒体的记者王成是映秀镇人,妻儿在大灾难中幸存下来,但直到现在,孩子在睡梦中还会大叫:“快跑!快跑!来了来了!”他感慨地说映秀是伤元气了。不仅仅是人口,还有经济。
由于映秀是所有灾区最后一个确定原地重建的乡镇,所以重建比较慢,镇民们大部分还分散在都江堰生活,每个月的收入主要是政府分发的每人550元的生活费。
“现在映秀人心里有点彷徨,对于一无所有的灾民来说生存是个大问题。当时很多映秀人都是借钱买的房,一个大地震,所有的房子都没了,财产也没了,是真正的一无所有。现在政府给建了新房子,但住新房子要补差价,就算不补差价,没有一技之长,也很难生存。有人说得很形象:把那个新房子看着就饱了?还是要有产业支持。现在政府要发展旅游,也许是个希望。”王成说。
7月17日,大禹文化旅游节在汶川县绵大禹祭坛开幕。这个活动对于大禹出生地绵有着特别的意义,活动开幕当天,300多位来宾见证了大禹后人对他的崇拜,也见证了像大禹一样顽强的汶川人的新生。
两年多的时间,汶川县重建工作基本完成,11个乡镇重新打起精神开始了新的生活。许多汶川人说:“5·12”是汶川的祭日,也是生日。汶川县副县长、水磨镇当委书记王志勇说:“死去的我们永远会怀念,活着的要好好活着。”
除了威州镇,在映秀,这个被称作“建筑博物馆”的新城正在加紧施工当中;在三江,以旅游为主的乡镇拔地而起;在水磨,“禅寿老街”、羌城交相辉映,城与湖温柔相依;在绵,大禹故里的品牌已初步形成……所有汶川人都说:震后的汶川,道路、房屋等各种硬件设施其码要提前了三十年的水平。
广东省援助工作组副组长吴泰国说:“广东省对口援建汶川县总投资82亿元,那么大的地震如果不是制度保证,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重建得这么好。” 现在,汶川已进入了“后援建时代”,如何发展成为了新的任务。新生后的阿坝州进行了产业转型,从第一工业重镇逐渐传向了文化旅游、生态农业等低碳产业。吴泰国表示,当时他们根据现状考虑了很多产业,但最后还是确定了这样的发展思路,让青山绿水永留汶川。
“现在我们要把政治品牌转变为经济品牌。”汶川县委书记青理东说。
除了文化旅游产业外,广东的援助还在继续,“今年我们已经在汶川进行了两次招工活动,并在成都建成了4.5平方公里的广东汶川产业园,将广东的企业引进来,继续从产业、管理等方面对汶川进行帮扶。”
对于这个羌汉藏多民族混居的小城,发展旅游是个陌生却又让人欣喜的决定。“过去也搞旅游,但是80%是过境游,节假日游客比较多些,主要是去九寨沟的。自从国务院确定汶川将成为羌文化体验区,政府对羌绣、释比文化、羌式建筑等都很重视。”汶川县羌禹文化旅游管理局副局长周云川介绍说。
而对于老百姓来说,发展旅游带动了当地种植、羌绣等多个行业。绵镇和坪村二组的王国琴对此很高兴,“我最会绣花,发展旅游以后可以多卖些钱了。”她一边说,一边拿出自己绣的围裙给《小康》记者看:“看,多好看,要不要买嘛?”
在汶川,羌绣公司已经成立,这家有壹基金背景的公司不仅收购羌绣作品,还定期定点举行羌绣培训班,让这里的老百姓有了更多的就业渠道。
王国琴的绣品里很多都用到了风信子的花样,这种花代表着“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