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芎嗪治疗糖尿病足40例疗效观察*

2010-01-25 01:54张砚华
关键词:肢端坏疽川芎嗪

张砚华

(青岛市李沧区中心医院内二科,山东 青岛 266041)

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 DF)是糖尿病的主要慢性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涉及神经病变、血管病变和感染。针对这些可能的发病机制,本研究通过观察川芎嗪对DF患者的足部病变改善、足背动脉内径的影响,探索一条防治 DF的有效途径,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2004~2009年 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 2 型糖尿病(T2DM)合并糖尿病足患者80例,均符合WHO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对所有入选患者按入院先后和 Wagner 分级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男22例,女18 例,年龄39~77 岁,平均(58 ±19)岁,病程4~30 年,平均(17 ±13)年;对照组男 24例,女 16例,年龄38~74 岁,平均(56 ±18)岁,病程 5~27年,平均(16 ±11)年,两组的年龄、性别、病程、体重指数无统计学差异。入选标准: ①糖尿病诊断时年龄在 35 岁以上;②无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及其他严重器质性疾病; ③有双下肢麻木、疼痛、肢端发凉、水肿、跛行、单足或双足有水泡或溃疡、坏疽;④肢端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血管狭窄处可闻及血管杂音,深浅反射迟钝或消失; ⑤肢体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示足背动脉内膜粗糙,管壁增厚、不光滑,管腔狭窄,附壁血栓形成或动脉粥样硬化。

1.2治疗方法 对入选者均详细询问病史及上述症状发生的时间及程度,检查患者足部病变的范围和程度。两组患者基础治疗相同,均经专职护士进行糖尿病教育,良好的饮食控制,每日多次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以空腹血糖 6~7 mmol/L,餐后 2 小时血糖 6~9 mmol/L为控制标准),局部有脓肿或坏疽者手术切开引流或坏死组织清除;根据坏疽物或脓液培养结果选择有效抗生素控制感染,两组均禁用其他抗凝、扩血管、降脂和影响肝肾功能的药物。治疗组给予川芎嗪120 mg加生理盐水250 ml,缓慢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3周。对照组给予丹参12 ml加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续3周。

1.3观察项目及方法 治疗过程中观察DF局部情况,包括溃疡处颜色、肉芽生长情况、溃疡深度变化、溃疡面积及足部感觉等变化。多普勒检查双侧足背动脉内径、血流速度和内膜损伤情况。

1.4疗效判断 显效:患者双下肢麻木、疼痛、肢端发凉等自觉症状消失或不明显,创面愈合≥90%;有效:自觉症状明显减轻,创面愈合40%~90%;无效:自觉症状无明显改善,或虽有改善但创面愈合<40%,或病情持续发展,坏疽面积扩大,组织坏死明显加重。

2 结 果

2.1临床疗效 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分级 Ⅳ级患者中治疗组1例无效而截肢;对照组有3例(3/7)截肢;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不同 Wagner 分级的两组患者疗效比较(例)

注:秩和检验,u=2.86,P<0.01

2.2临床症状改善时间 治疗组85%(34例)的患者在第 1周末足部皮肤发凉、肢端麻木、疼痛症状改善,治疗3周全部有改善;对照组在第1周末60%(24例)有改善,治疗3周后仍有20%(8例)患者皮肤发凉、肢端麻木,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103.83,P<0.01)。溃疡处新生肉芽形成情况:治疗组85.3 %(29例)的患者在第2周末新肉芽形成,表浅溃疡已愈合;对照组仅有60 %(14例)患者有新肉芽形成,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9.93,P<0.05)。

3 讨 论

糖尿病足(DF)是糖尿病的主要慢性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涉及神经病变、血管病变和感染,最常见的表现为下肢皮肤溃疡,严重者可因发生下肢坏疽而被截,甚至死亡,多见于40~70岁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我国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发病率约85%。一项来自欧美的报告显示,非外伤性截肢患者中35%~50%为DM 所致[1]。其病因为糖尿病慢性代谢紊乱、血液流变学异常、血小板黏附性及聚集性增加等,导致循环及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加之足部受压、创伤、感染而引发糖尿病肢端坏疽。因此,DF是糖尿病患者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近年来已引起众多糖尿病学家和足病专家的重视。大量的调查资料表明,DF不但导致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而且造成巨大的经济和社会负担,其中有5%~10%的患者需行截肢手术。但目前针对DF尚缺乏特效治疗方法,除严格的代谢控制,感染的处理等基础治疗外,应用较多的是扩血管药物和改善循环药物。但由于特异性差,疗效并不确切。

中药川芎和丹参都具有活血行气,通痹止痛之功效,可改善微循环障碍和血液流变学异常,降低全血和血浆黏度及血浆纤维蛋白合成。药理研究证实川芎嗪是中药川芎的重要成分四甲基比嗪,与丹参比较它还具有典型“钙离子抵抗剂”的特性,可调节各种血浆活性物质的释放,对抗交感神经的缩血管作用[2],扩张微血管,改善微循环,溶解血浆蛋白原,增加红细胞膜脂的流动性,改善红细胞变性,降低红细胞、血小板的聚集性,抑制血栓形成,降低红细胞压积,从而降低血黏度。此外,川芎嗪可有效地清除缺血后再灌注产生的氧自由基,具有保护血管内皮功能[3]。治疗组患者应用川芎嗪后,临床症状较对照组改善快,该组患者有效和显效的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意义。提示川芎嗪治疗DF疗效确切。

[1] Boulton AJ. The diabetic foot: a global view[J]. Diabetes Metab Res Rev,2000, 16 (suppl):s2-s5.

[2] 北京弥可保临床观察协作组.甲钴胺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J].中华内科杂志,1999,(38):14-17.

[3] 盛春燕,伊玲.同型半胱氨酸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关系[J].中国神经科学杂志,2003,(19):190-193.

猜你喜欢
肢端坏疽川芎嗪
肢端肥大症并发糖尿病的发病机制
肢端肥大症患者糖代谢异常和相关指标分析
肢端肥大症与高血压
延续性护理在糖尿病足溃疡及坏疽合并感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川芎嗪治疗脓毒症的机制研究进展综述
坏疽性脓皮病误诊为带状疱疹1例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血栓的可行性探究
坏疽性脓皮病一例
联合疗法治愈连续性肢端皮炎一例
28例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致不良反应应急处理措施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