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青 木
欧盟专家认为,发展小语种可能振兴一个国家。这不是夸张之谈,欧盟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注重小语种教育,是欧盟小国经济领先的一个主要原因。如今,加强小语种教育已经成为欧盟国家的一项共识。
小学就开始接触小语种
位于德国南部小城马尔巴赫的席勒中学有一个特色,该校每周安排一个下午让学生学习外语。这些外语除了英语,还有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和汉语等。学生必须掌握至少两门外语。很多学生选了汉语和法语。一个叫玛琳的12年级学生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学习这两门外语能够学到课程表上没有的东西,尤其学汉语对他们的未来大有好处,“履历表上有这么一条就够了,找工作的时候肯定会有帮助”。现在,玛琳已经学了一年汉语,能够在中国简单地跟人对话。
据记者了解,在德国,每所中学至少提供七八个小语种,目前有120多所学校设置了汉语。德国汉语专业协会称,开设汉语课的学校数量比5年前翻了一番。像奔驰集团等大企业也赞助学生学小语种。而这些企业出钱的理由很简单:将来需要更多会小语种的领导人才。
其实,很多欧洲小学已经提供4门左右的小语种学习课程。柏林的维克多高兰茨小学的汉语课已经开设了8年,四至六年级的学生里,有10%的学生选了汉语。据记者了解,法国有近300所小学开设了汉语课。
欧洲开设小语种的大学更多。很多大学设有东亚系、非洲系等,学生可以选择的语种既有法语,也有匈牙利语等小语种。而大学生选择小语种的目的就是为了日后更好地就业。
实际上,欧洲遍布大小城镇的业余大学也为普通民众提供了小语种培训。位于汉诺威的一座业余大学就设有20多个小语种,每周一次课,上15周,学费只有80欧元左右。该校一位负责人说:“今后人们需要掌握多种语言,只会用英语交流远远不够。”
小语种就业起点高
欧洲小语种盛行,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有助于就业。据记者了解,欧洲各大企业越来越希望雇用有在国外学习、生活经验的人。而学习小语种的人就是这些企业的首选目标。很多学习汉语或选修汉语的大学毕业生不但在中国北京、上海、广州等众多德国企业中获得了有发展前途的工作岗位,还获得了相对丰厚的住房补贴。
北京奥运金牌获得者、德国国家击剑队女剑客布里塔·海德曼就是一位中国通。从14岁至今,她已经到过中国十几次,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在北京交了很多朋友。布里塔在大学主修汉语,目前已经被德国大企业争相聘用,担任中国顾问。她的弟弟也在大学选修汉语,目前在中国工作。
在欧洲,小语种毕业生就业率非常高。德国高校联合会的专家告诉记者,小语种毕业生不仅可以当研究员,还能在企业、外交、新闻等领域就职。另外,欧盟也需要大量小语种人才。据记者了解,欧盟优秀的同声翻译月薪可达2万欧元,新入行者的起薪也能拿到5000欧元。同声翻译尤莉娅认为,这份薪资虽然诱人,但她不是冲着钱才干的。以她这样的水平,即便在故乡波兰找工作也能获得同等报酬。现在,尤莉娅开始学第三门外语——捷克语,因为大多数在布鲁塞尔工作多年的同声翻译还没有掌握这门外语的。
不过,专家也认为,虽然小语种人才稀缺、供不应求,但并非学一门语言就能一劳永逸、工作无忧。小语种人才应该成为复合型人才,才会更受欢迎。今后,用人单位将更看重小语种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同时,小语种毕业生也要到艰苦地区锻炼,比如非洲和拉美地区。
据记者了解,欧盟几年前曾对各成员国进行了一项外语能力普查,结果显示,平均56%的欧洲人至少精通一门外语,28%的欧洲人至少精通两门外语,11%的欧洲人至少精通3门外语。调查显示,欧盟内有6个国家的多数人只会讲母语,包括英国、爱尔兰,而英国居于6国之首。
欧盟还制定了一个雄心勃勃的目标:今后每个欧洲人至少会两门外语。为此,欧盟积极促进各种语言教学项目,比如将每年的9月26日设立为欧洲语言日,目的是使全体欧洲人强化学外语、特别是小语种的意识,以掌握开启不同民族之间交流和理解之门的钥匙。欧盟各国还举办了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包括讨论会、学术研讨会、电影晚会甚至由媒体牵头的庆祝会,以唤起民众对外语学习的兴趣。欧盟认为,学外语的好处不仅在于增加就业机会和方便出国度假,还能加强对一种新文化的理解,从而促进欧盟各国之间的团结。
据了解,欧盟正计划资助欧洲人学习阿拉伯语等在贸易往来中日益重要的小语种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