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红
(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农业科学技术推广所, 云南 昌宁 678100)
昌宁县境内海拔在608~2875.9m之间,立体气候突出,海拔在1500~1700m之间的地区称为温凉区,此区种植的水稻只宜粳稻品种。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是我国著名水稻栽培专家凌启鸿教授研究、实践、总结出来的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这项技术是根据产量目标要求对氮肥进行精确定量,并依照叶龄模式对水稻全生育期过程进行调控,最终实现有效穗、穗实粒数、千粒重的定向目标,达到高产、优质、节本、增效。2008年昌宁县农业科学技术推广所引进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以来,攻关田单产连续2年稳定在850kg/667m2左右,2009年10月3日昌宁县农业局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对田园镇右文村水稻高产攻关田进行实地收割产量验收,现场实收1200.6m2,产量达到850.6kg/667m2,这一产量创当地水稻单产新记录,本文总结攻关田成功经验,为昌宁县温凉区水稻高产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试验点设在田园镇右文村浪坝寨村民小组白泥田,试验攻关田面积0.68hm2,海拔1625m,年均气温14.9℃,年降雨量1259mm,属潴育型亚类胶泥土,基础肥力中上等,前作种植大麦,土壤有机质41.43g/kg,全氮2.58g/kg,速效磷6.73mg/kg,速效钾111.21mg/kg,pH值4.8。
1.2.1 供试品种。选用昌宁县农业科学技术推广所选育的高产中熟粳稻品种昌粳10号,该品种抗病性强,丰产性好,适应性广,有14片叶、4个伸长节间,全生育期175d,适宜高产攻关栽培。
1.2.2 适时播种培育壮秧。4月12日播种,肥床旱育稀播培育壮秧,大田用种1.5kg/667m2,用浸种灵浸种5昼夜,秧田与大田比1∶33,5月26日移栽,秧龄43d,叶龄5.8叶,单株带蘖1.2个。
1.2.3 单产指标和群体设计。攻关田单产指标850kg/667m2,产量结构:每667m2有效穗25.5万,每穗总粒数160粒,结实率87.5%,每穗实粒数140粒,千粒重24g,群体结构为单行拉线人工条栽,行株距26.7cm×13.3cm,每667m2栽1.88万丛,每丛栽1苗,每667m2实栽2.26万苗,每667m2最高茎蘖数28.3万,成穗率90%。
1.2.4 施肥量设计。根据850kg/667m2目标产量,利用stan-ford公式计算施N总量为12.96kg/667m2。N、P、K比例为1∶0.62∶0.54,基肥、穗肥比例为6∶4。
1.2.5 搞好灌水管理。浅水栽秧,寸水活棵,分蘖期浅水勤灌,群体茎蘖苗达到目标有效穗数80%及时排水控田,孕穗至抽穗期间隙湿润灌溉,灌浆期干湿交替管水。
1.2.6 搞好病虫草害系统防治。认真搞好稻田化除和恶苗病、干尖线虫病、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稻飞虱、稻螟虫防治工作。
2009年10月3日,昌宁县农业局组织有关技术人员测产,攻关田理论产量863.5kg/667m2,实产850.6kg/667m2,穗粒结构,每667m2有效穗25.7万,每穗总粒数165粒,每穗实粒数140粒,结实率84.9%,千粒重24g。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攻关田实收单产850.6kg/667m2,比一般农户常规栽培对照实收单产650kg/667m2增200.6kg/667m2,增长30.86%,以每公斤稻谷2.4元,每667m2增值481.44元。同一品种,相同施肥量,不同的栽培方式,得到不同的产量结果。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攻关田比一般农户常规栽培对照产量增产效果明显,主要表现在:成穗率提高、每穗粒数增加、千粒重提高,见表1。
表1 精确定量栽培与农户常规栽培产量结构对照
每667m2栽1.88万丛,2.26万基本苗,单行单本移栽,群体中通风透光好,个体发育健壮,6月20日倒6叶期茎蘖苗每667m2达18.7万,7月13日倒4叶期达到高峰苗28.97万。此后茎蘖缓慢消长,成熟期667m2成穗25.7万穗,成穗率88.71%,无效分蘖少,成穗率高,养份无效消耗少,肥料利用率高,主穗和分蘖穗抽穗整齐一致,穗粒数多,结实率高,在穗实粒数增加的前提下千粒重没有降低,大田生育期和群体按预期设计发展。
每667m2大田实际用N 12.96kg,前后期用肥比例6∶4,与目标吻合,总用N量相当于农户习惯施肥单产650kg/667m2的用量,却实现了单产850.6kg/667m2的产量,有效提高了肥料利用率。施肥时间和数量:基肥全层深施,每667m2施尿素16.9kg、普钙肥30kg、硫酸钾9kg;保蘖肥6月20日倒6叶期每667m2施尿素4kg;促花肥7月13日倒4叶期每667m2施尿素3.4kg、普钙肥10kg、硫酸钾3kg;保花肥,7月23日倒2叶期每667m2施尿素3.9kg、普钙肥10kg、硫酸钾3kg。化肥总用量N、P、K配比,前期和后期施肥比例合理。化肥总量的60%全层深施土肥混合均匀肥料流失少,利用率高,保证了秧苗分蘖期用肥,秧苗健壮,秧苗分蘖较好;化肥总量的40%做穗肥,分3次使用,倒6叶期施保蘖肥,促使幼小分蘖健壮,提高成穗,倒4叶期施促花肥N、P、K配合使用,有利于提高肥料利用率,促使茎杆粗壮,穗大粒多,倒2叶期施保花肥,防止颖花退化,提高结实率,防止后期叶片早衰,提高千粒重。
秧苗移栽前4d,秧苗喷施“三环唑”加“百虫硫磷”一次;栽后第二天每667m2用“丁草胺”150ml,拌土撒施化除;6月18日用“三环唑”加“百虫硫磷”,防治叶瘟和稻飞虱一次;7月5日用“乙酰甲胺磷”防治稻飞虱、稻螟虫;8月2日用“三环唑”加“百虫硫磷”防治穗茎瘟和水稻螟虫。攻关田水稻全生育期无病虫草危害,确保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攻关田达到预期产量目标。
大田全生育期灌水按计划要求实施,灌水管理适中,达到以水调气、以气养根、以根保叶、以叶保产作用。
俗话说“秧好一半谷”水稻旱育壮秧,秧床培肥以有机肥和复合肥为主,秧田期禁用氨态氮肥,肥床旱育秧苗为硝态氮秧苗,硝态苗移栽后发根快,吸收水肥能力强,无落黄返青过程,叶蘖生长健壮,有利于高产。
掌握水稻品种的总叶片数伸长节间数,了解正确的叶龄进程,是实施精确定量栽培最基础最重要的工作。从叶龄模式上知道每个叶龄期所处的生育时期,各部器官的成长状况,在产量因素形成中的作用等,为主要生育时期促控措施的应用提供叶龄依据。
温凉地区粳稻850kg/667m2精量栽培技术的推广,是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一项组装配套集成技术,是解决温凉地区水稻创高产优质的重要途径。它是通过精确定量设计、选用良种、培育壮秧,按照目标产量,科学合理的确定株行距、施肥水平、灌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系统工程,最终达到合理的茎蘖动态,通过叶龄进程、施肥的精确定量、高效的病虫草害综合防治、合理的水气调控,为水稻高产创造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条件,形成了合理的群体结构,增加穗粒数,保持正常的结实率,提高千粒重,最终达到850.6kg/667m2的产量目标。由于这项技术可操作性强,技术含量高,在同类地区处于先进水平,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大对粮农的培训与宣传,使这项技术为本地区粮食安全生产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