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冯虹 汪昕宇
首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大量农村劳动力。把握外来农民工的供求状况是分析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本文对北京外来农民工的供求状况进行分析预测并提出相应对策。
劳动力供给也称劳动供给,从宏观角度讲,劳动力供给是一个国家或一个社会的劳动力供给总的状况,它可从劳动力供给的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劳动力数量一般取决于三个因素:适龄劳动人口数量、劳动力参与率、工作时间。但在现实中,劳动力是异质的,必须考虑劳动力的质量问题。劳动力供给的质量主要体现在劳动者的素质和劳动效率状况两个方面,主要取决于教育、职业培训等方面。
从宏观角度讲,劳动力需求是一个国家或一个社会对劳动力需求总的状况。影响劳动力需求的因素很多,根据不同的经济理论,考察劳动力需求的影响因素会有所侧重。
1.经济增长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经济产出的增长依赖于资本、技术和劳动力等要素的投入,因此经济增长必然会带动就业的增长。但经济增长并不意味着同等速度的就业增长,就业增长还取决于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系数,也就是GDP每增长1%所创造的就业岗位增长的百分数,即:就业(需求)弹性=就业人员增长率/GDP增长率。
显然,经济增长能使就业规模扩大,经济衰退能使就业规模缩小。但是,就业需求弹性高并不能说明就业更加充分,就业弹性低也并不意味着失业更严重。一般地,在经济不断趋向成熟的过程中,就业的需求弹性会出现逐渐减小的趋势,它表明每创造一个增量的价值所需要的劳动增量变小了。这意味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由于技术进步,或是与经济结构相适应的就业结构的变化,或二者兼而有之。
2.经济结构变动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实践证明,一个国家在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的过程中,第一产业比重逐渐下降,二、三产业比重逐步上升。在这一过程中,第一产业的劳动力会逐步向二、三产业转移。由于第三产业就业弹性系数相对一、二产业较高,同量产出可以吸收更多的劳动力就业,因而第三产业在解决劳动就业方面有其它产业所不具备的优势。
根据相关部门的统计,北京市外来农民工人数呈现上升趋势。1999年底来京农民工为150.5万人;2005年底外来农民工为310万人。2005年全市建筑业农民工有69.6万人,占职工总数的73%;制造业有9.2万人,占职工总数的10%。
奥运会前后农民工的数量有一些变化,2008年7月底统计数据显示,外来农民工人数约为449万人,占外来人口的50%;2008年9月,外来农民工约为382万人,占外来人口的45%;2008年12月底,外来农民工约318万人,占外来人口的42%。2008年外来农民工数量的变化主要是受北京奥运会举办的影响。
1.行业分布上以建筑、餐饮、制造及城市服务等行业为主,且多从事劳务性岗位工作。北京市农民工从业范围相当广泛,遍布各行各业,以建筑、住宿餐饮、制造及居民服务业等居多。2008年从事以上行业的农民工占到了全市农民工总数的68.7%,其中建筑业农民工主要来自河北、河南等26个外省市,占全部在京农民工的25.2%;住宿餐饮业占16.8%;制造业占14.8%;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占11.9%。农民工大多数从事技术知识含量较低的劳务性、体力性工作,如建筑工人、流水线操作员、餐厅服务员、商场信息员、家政服务员、保安员、医院护工和清扫工等。
2.区域分布上主要集中在朝阳、海淀、丰台、大兴、通州和昌平等地区。据2008年底对外地来京的748万人口分布情况统计,朝阳区占比最多,其次是海淀、丰台、大兴、通州等地。
3.农民工年龄结构上以青壮年为主,且男性所占比例大。来京农民集中在15~49岁的劳动适龄人群,以青壮年农民工为主。据统计,20~24岁年龄组的人数比重最高,占全部农民工总数的22.8%;30~34岁年龄组占18.8%;25~29岁年龄组占18.4%。农民工中的男女比例相差较大。北京外来农民工2008年的男女性别比则为16:5。这一比例与在京外来人口的总体性别比呈一致性,并随农民工年龄的增加而呈扩大趋势。
4.农民工文化程度以初中水平居多,高中以上学历人员渐有增多。来京农民工大多受过初等教育,符合北京各行业岗位工作对从业人员个人基本素质和劳动技能的基本要求。据2008年统计,农民工中,受教育程度为初中及初中以上的人数占全市农民工的84.1%,其中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占69.7%。由于农民工的平均年龄较低,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1年。
1.现状分析。表1是根据北京市近6年的GDP增长率所决定的就业弹性来分析农民工劳动力需求状况。
表1 北京市在京农民工需求状况
从表1可以看出,2008年以前,奥运会所引发的各种相关建设,在拉动北京经济增长的同时,也提高了农民工的需求弹性,导致对农民工的需求上升。特别是2005年和2006年,在京农民工的需求弹性较大,较高的GDP增长速度为来京农民工提供了较多的就业岗位。2008年,由于奥运会相关建设项目陆续结束,对农民工的需求减少;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下半年北京经济开始出现了下滑的趋势,所能提供的农民工的就业岗位数量减少,在京农民工的提前返乡,所计算出来的就业弹性为负值。如果将2003~2008年的就业弹性进行平均,北京市农民工就业弹性的一般水平约为0.1(即2008年与2003年相比,农民工就业岗位的变动率相对于GDP增长率的平均水平为 0.1)。
2.对就业弹性水平的进一步解释。目前,我国全国平均就业弹性为0.124,北京的水平与之接近,而2005年与2006年远远高于平均水平。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近些年北京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对于低端非技术型劳动力的需求逐步增加。2006年,非技术型职业的市场需求日益旺盛,推销展销、餐饮服务、环境卫生、治安保安等工种几乎占据了供小于求职业排行榜前10位。2008年,餐饮业、居民服务业、建筑装饰业和零售业的平均月工资在1300-1700元左右。像这种社会地位、收入水平都较低的行业,需要引进外来的劳动力来填补空缺。从年龄角度来看,25~34岁年龄段的供求缺口最大;从文化程度来看,初中及初中以下人员供给过剩;从职业类别来看,商业和服务业人员供求缺口最大。在这样强大的市场需求拉动下,农民工迅速地在北京劳动力市场中形成低端聚集。这些因素决定了2005、2006年两年的农民工就业弹性较高。但是,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以及众多与奥运会有关的建设项目的竣工,能够为来京农民工提供的岗位会减少。
二是北京市的就业弹性还有一定的下降空间,但是不大。这意味着即使未来北京市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就业弹性也不会很高,所能够创造出来的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的数量会受到限制。
3.未来经济环境对GDP增长及农民工就业的影响。2009年北京的经济形势总体好转,年经济增长速度为10.1%,比上年提高了1个百分点。从吸纳农民工能力较强的工业来看,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697.7亿元,比上年增长25.3%。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利润155.6亿元,下降14.1%;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实现利润101.9亿元,增长1倍;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实现利润52.6亿元,下降27%;医药制造业实现利润46.6亿元,增长46.4%。
另外,从GDP的增速来看,2009年的增速比2008年有所提高,但相比2008年之前有较大的降低。那么,在其他影响农民工就业岗位因素不变的情况下,GDP增速的降低,必然影响农民工的就业弹性,未来农民工就业岗位增加会受到很大影响。
4.未来8年北京市外来农民工就业岗位需求预测。传统的西方经济学理论认为经济增长是就业的函数,就业量决定经济增长率,但我国理论界一般都认为是经济增长决定就业。因此,通常用经济增长反推就业量,常用的方法是测算就业对GDP的弹性值,即GDP增长1%将使就业增长百分之几。
本文对北京外来农民工未来供给量的测算主要基于就业弹性这个方法,方法中涉及到的GDP增速的选择是在综合考虑自2000年以来北京GDP的增速水平和2008年金融危机所带来影响的基础上确定的,这与北京2009年的宏观经济目标基本一致,也符合未来经济复苏和发展中GDP增速的较合理水平。同时,本文的预测方法是在除经济复苏和发展的正常规律和进程以外,没有类似举办奥运会、金融危机或经济危机等事件发生的假定前提下展开的。因此预测值所呈现出的将是经济发展正常规律下的水平。
如果未来发生了某些事件,对农民工的需求水平发生了变化,本文的预测结果也可以作为特殊环境下需求预测的基础,即本文的预测结果体现的是农民工需求的长期趋势。在本文的预测结果上,加入其他影响因素,可以对特殊环境下的需求水平进行合理预测。根据前文所计算出来的北京市农民工就业弹性(0.1),对不同GDP增长速度下北京市未来8年所提供的农民工就业岗位增加量进行预测,结果见表2。
1.北京市产业结构变化趋势。产业结构的演进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表现为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的不断演变,这种演变趋势是在经济的发展中实现的。正如配弟——克拉克定律所揭示的:一国的产业结构也因此跟随经济的不断发展实现了由低级向高级的演变。产业结构变化的实质是比较优势的产业取代比较劣势的产业。在产业结构的调整中,主导产业的更新换代带来了成熟衰退产业的退出与新兴成长产业的兴起。
表2 北京市未来7年不同经济增长方案所能提供的农民工就业岗位增量(万人)
表3 北京市2003~2008年产业结构(单位:%)
2003~2009年北京市产业结构的变化显示(见表3),第一产业的比重在下降,目前基本稳定在1.0%;第二产业的比重也呈现出下降趋势;第三产业的比重则不断上升。2009年三次产业的比例为1.0:23.1:75.9。北京市产业结构所呈现出的第一、二产业比重逐步下降,第三产业比重逐渐上升的变化趋势,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
2.对来京农民工需求的影响。如前所述,在来京农民工的从业结构中,建筑业和制造业的比重较高。随着北京市产业结构的变迁,第二产业比重的下降,会减少农民工的就业岗位;第三产业比重的增加又会给农民工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但是,由于农民工目前的从业结构层次较低,随着北京产业结构的升级,将对农民工的就业形成挑战,这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北京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给来京农民工带来的更多的就业机会,农民工的从业结构将会发生变化,由原来以建筑业和制造业为主向第三产业的服务性行业转变。二是农民工在第三产业内求得岗位需要一定的技能培训。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来京农民工实现就业,导致从总量上看,农民工劳动力供大于求,但是在结构上又是很多用人单位找不到具有一定技能的合适的农民工劳动力。
1.供求总量分析。根据前面以不同经济增长速度和相应就业弹性测算的北京未来7年所能提供的农民工就业岗位数量,以2008年末农民工数量为基础,2010年北京所能提供的农民工岗位的最小数量约为323.10万人,最大数量为325.04万人;到2016年,北京能提供的最小农民工就业岗位为338.88万人,最大数量为347.12万人(见表4)。对比2009年年初所统计的来京务工农民工约为369万人的供给量,2010年外来农民工供大于求,有将近46万农民工供给剩余。如果来京务工的农民工数量不减少,这样的供求状态很难改变。
2.供求结构分析。如前所述,随着北京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民工的需求结构会发生变化。北京市对农民工的需求将逐渐向第三产业转化,特别是第三产业中的批发和零售行业、住宿和餐饮行业以及低端的商务服务行业。而目前农民工的供给结构还主要以第二产业中的建筑业和制造业为主。随着北京市对农民工需求结构的改变,农民工的供给也将随之变化,一方面是适应岗位的需求,以实现农民工的就业;另一方面也要求农民工自身提高素质和技能以适应未来产业结构变化给自己就业所带来的影响。
本组患者手术之后有9例出现低度发热情况(体温不高于38.5℃),有6例患者出现肝区疼痛的情况,通常对症治疗后所有体征及症状均完全消失。手术之后患者没有出现肝坏死、胆管狭窄以及胆囊坏死等多种严重并发症。
鉴于未来几年北京外来农民工从规模上供大于求的局面,一方面需要关注农民工在京实现就业的问题;另一方面还要保障农民工占比较高的行业和领域的农民工供给。
1.来京农民工供大于求的局面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给北京的就业管理工作带来较大压力,从而成为北京就业工作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这就需要适度控制北京外来农民工的数量,合理引导农民工返回当地就业,从规模上改善北京外来农民工供大于求的状况,缓解来京就业压力。
(1)政府及相关部门及时公布有关农民工的供需信息,使农民工充分了解各行业及岗位的农民工需求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选择进京务工的行业和岗位,避免盲目来京寻找工作;避免供给过剩的行业或者岗位形成人员堆积,加重农民工就业的供求矛盾。
表4 北京市未来7年不同经济增长方案所能提供的农民工就业岗位(万人)
(2)对来京农民工进行求职培训和引导,使农民工了解各行各业对劳动力的需求状况,理智选择就业地区、就业行业以及就业岗位;理智分析农民工在京获得工作机会的可能性,在获得工作可能性很低的情况下,理智地选择返乡就业。
(3)进行地方政府间的合作。北京市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在了解北京市场农民工供需情况及主要矛盾的基础上,与主要农民工供给地区的政府及相关部门进行沟通与合作,使得那些真正符合北京市场需求的农民工进入北京市场。
2.注意防止农民工返乡过度而导致北京某些农民工就业占比较高的行业和领域农民工匮乏的现象发生。
(1)在制度上保障已经在岗的农民工的权益,保障农民工供给数量的相对稳定性。
(2)鉴于农民工流动性比较高,应从福利、收入方面给予农民工相对稳定和公平的待遇,将农民工的流动性控制在相对合理的水平上,以防止由于流动性过高而导致的某些行业或领域的暂时性农民工供给不足。
3.根据北京产业结构升级的发展趋势,农民工从业的产业重点将发生转移,这就需要来京务工的农民工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为了顺应这样的发展趋势,北京应对来京务工的农民工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实现岗位与员工的匹配,增加来京务工农民工的就业机会。
1.张清慧:《青海省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现状的实证分析》,《青海师专学报》,2008年,第3期。
2.周博:《中国劳动力需求弹性分析》,《经济与管理研究》,2002年,第4期。
3.马捷:《基于制度需求-供给模型的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分析》,《经济问题探索》,2005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