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英国特约记者 纪双城 本报记者 夏 颖
中国发改委日前证实,中国在2009年进口的原油大约为2.04亿吨,比前一年增长约14%,中国的石油消费的进口依存度已达52%,首次超过国际公认50%的警戒线。对此,一些专家表示,52%的对外依存度并不高,无须过于担心。另外一些专家则表示,从1993年中国首次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之后,石油进口依存度以每年约2%以上的速度增长,这一趋势一旦持续下去,对中国不是好事。
2009年国际油价经历了跌宕起伏的一年,从去年2月份33.55美元一桶的低位涨到最高80美元上方,涨幅超过了130%。欧美媒体19日转述市场分析人士的观点认为,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能源需求飙升,是拉动去年原油价格飞涨的主要原因。美国彭博社19日的分析则认为,2009年美国的石油需求事实上一直处于下降通道,正是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石油需求的飙升成为了油价上涨的最坚实基础。彭博社的报道还表示,本周中国2009年经济数据以及美国银行业盈利状况将公布,对于中美经济将强劲复苏的预期推动了近期油价的上涨。此外,有关中国今年原油进口将增长15%,并启动第二阶段原油战略储备工作的报道也推高了国际油价。
英国《金融时报》19日的分析则指出,中国在未来几年的能源消耗还将继续增长,因此资源、能源、高科技和先进制造业领域仍将是2010年中国企业境外投资的重点方向。不过,澳大利亚国家银行矿产能源经济师本·阿斯特莫也承认,中国的能源需求不是推高国际油价的唯一原因。阿斯特莫表示,美联储会在中长期继续维持接近零利率的低息政策,由此导致的美元持续贬值是包括原油、铁矿石在内的大宗商品价格飙升的罪魁祸首。
石油问题专家钱伯章19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中国石油消费的进口依存度增长是目前经济发展的需要,对国民经济有拉动作用。不过,这种趋势如果一直持续下去,就会威胁到国家的能源安全。钱伯章告诉记者:“作为应对措施之一,海南将建成中国的石油储备基地,不过这依然是治标不治本,不能从根本上阻止中国进口原油依存度的上升。最根本的还是要尽快开发其他可再生的新能源,比如风能、太阳能等,国家对这些领域应该给予更大的补贴支持。”
中国能源网CIO韩晓平19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则表示,“国际公认的警戒线”这个说法本身值得推敲。日本的石油进口依存度目前达到97%,美国和欧盟也超过了60%。相比之下,中国52%的数值并不算很高。韩晓平认为,各国解决能源安全问题的途径都在于多元化,中国靠少数央企是无法保证能源安全的;另外要逐步建立大规模的石油储备机制,包括国家的战略储备、大石油公司的商业储备、地方政府参与的储备以及企业用户的储备这4个级别。有更多的人储油,才有安全保证。而储油产生的成本,则需要国家进一步建立补偿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