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赵楠楠
德国公司慢慢意识到,在中国做生意比在俄罗斯等其他任何国家都更能拯救自己的经济。德国是中国在欧洲的最大贸易伙伴,而两者间的贸易仍在突飞猛进地增长,尤其是那些高价值的电器与电子产品。德国在金融危机中饱受摧残的汽车产业在中国需求量的带动下也缓慢地复原了。
德国公司还投下巨资在中国培养工程师与电脑专家,以升级他们在中国的设备。连德国那些最大的零售商,比如麦德龙(Metro)也开始在中国开设分店。德国的公司一直在不断怂恿德国政府在提升自己对中国的兴趣方面变得“更加积极”。“德国公司在这里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德意志银行宏观经济研究院菲利普·艾玛说,“中国必须要进口一些投资型的产品,比如发电机、引擎和一些电力工程设备。”
德国目前仍是俄罗斯最重要的贸易合作伙伴,但与此同时,德国与中国做的生意更多一些。德国去年向中国的出口贸易额达到了365亿欧元(约人民币3144亿元),而进口额更是达到了555亿欧元(约人民币4780亿元)。显而易见,中国的价值链正在努力提升。
近几年来,美国经济下跌,欧洲无力挽回颓势,所以,全球制造商和餐饮连锁纷纷拼命刺激中国人的胃口。上海就是他们攻占的“桥头堡”。跨国公司和中国政府都在着力欲把中国打造成最大的购物者。这个目标正在上海实现。据估算,上海居民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现已超过东京、纽约和伦敦。
但零售市场扩大的同时也日益雷同。驻上海的市场营销顾问保罗·弗伦奇表示,问题在于旨在制造美好生活形象的购物中心,并不能反映大多数人的生活现实。“他们建起越来越多的购物中心,里面摆满奢侈品牌,就像苏联时代的电力厂一样,不是因为需求而是为了面子。中国官员都想要一座购物中心,以显示他们的城市走上了国际舞台。”
这些大商场的建立是为了催生欲望,而不是满足需求。许多都被当地人嘲笑为“鬼购物中心”,因为它们能吸引的顾客少之又少。但在上海,这种购物中心随处可见。如徐家汇路口四周有6座大商场。其中就有号称拥有雅诗兰黛化妆品、劳力士手表等奢侈品牌的东方商厦。你可以尝试,在某个工作日的上午走进购物中心转转,里面很难看到一个购物者,甚至连个闲逛的人都没有。
凯罗琳·施华兹在中国某公关公司担任项目经理,然而她除了参与各种会议,几乎没有任何实际工作可做。开会时,她只是安静地坐着,不知道会议议题,甚至对客户一无所知。“我总是被摆在显眼的位置,但会议本身和我没任何关系”,施华兹说她在中国之所以拿钱却不用出力,仅仅因为她是白人。
尽管这种方式欠妥,却折射出中国同西方之间一种全新的微妙关系:一些中国公司想通过雇用西方人(特别是白人)来衬托身份,好让本公司显得地位很高、运作很成熟。
二三十年前,西方人在中国下馆子、住酒店往往能享受到特殊待遇。如今,在饭馆和百货商店里一掷千金购买香槟、名牌服装和豪华轿车的往往是中国人。但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一些和西方人共事或交友的中国人却常常发现自己仍无法享受到外国同伴的待遇。一些饭店将较好的桌位留给外国人,在提供服务时也是老外优先。
对一些被中国公司雇来“充门面”的白人来说,这让他们感到不自在。施华兹就觉得自己在公司被当成小孩子一样,甚至就是“动物园里的一只被观赏的动物”。她来华之前学过8年中文,但她的中国上司对此一无所知,“他们甚至连我的简历都没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