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实施中的师资问题与对策

2010-01-18 06:01李建群
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 2009年6期
关键词:理念新课程培训

李建群

摘要:教师是课程的主要实施者,教师的课程理念、知识素养、教学策略等都对课程实施有很大的影响。本文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师资队伍存在的两个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新课程实施;教师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09)06-0075-02

课程实施是把课程计划和方案付诸实践的过程,是课程改革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自2001年启动,从2004年开始逐渐在全国各地全面推广。新课程的实施,给中小学教学带来改革的新思想、新理念,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师资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课程改革将无法深入实施。

一、新课程实施中的师资问题

(一)教师的课程理念以及知识和技能方面的限制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师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特别是课程实施这个关键阶段,教师是一个很关键的因素。教师的课程理念、专业知识和水平都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很大的影响。目前我国部分中小学教师的基本素质存在一些问题,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起到了阻碍作用。

1教师对课程改革的理念和实施方案理解上存在偏差。此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针对我国传统课程存在的弊端进行的一次深刻的改革。课程改革的理念是: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重建新的课程结构;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倡导建构的学习;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此次改革的理念与以往改革的理念有很大的差别,它把改革的落脚点放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一教育的理想追求。但一部分教师并没有完全领会课程改革的理念,甚至理解偏差,导致课程实施遇到很多困难。比如,有的教师认为课程改革是以学生为本的改革,所有的教学计划都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这样就导致教师不能很好地把握课堂思路,而且教也不管学生怎么获取知识和理解知识,就根据学生讨论结果来衡量一节课,所以很多课堂都没有实质的内容,无法达到好的效果。

课程专家制定课程计划时会想到其实施方案的可行性,通过各地区的实验情况的实际调查数据来制定课程实施方案。而很多教师把课程实施方案误认为一次“行政命令”,只是为了应付上级领导的检查而简单对付。导致实施方案与专家们的初衷背离,课程改革没有很好地实施下去。一部分教师不重视实施方案,甚至不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去做,课程改革的实施面临很大的困难。

2教师欠缺综合性知识。很多教师表示,对于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等综合课程感到困难,因为之前教师并未掌握综合知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对于教师的知识功底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教师不仅要掌握自己的专业知识,更需要学习其他方面的知识,扩展知识面。

3教师专业技能水平跟不上改革的步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发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无疑,这段话对教师的传统教学方式提出改革的要求。比如,很多教师不敢谈“讲授”,对“探究”则趋之苦骛,一谈课堂教学无非就是“合作学习”、“探究性教学”。而教师对于这一教学方法并没有真正的掌握,大多数只是表面上的理解,因此对这种方法的利用只是应付改革的要求,在专业技能水平上并没有达到要求。

(二)教师培训制度不合理

对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新理念、新方法要最快、最准确的传授给广大教师,最合适的方式就是通过各种类型的教师培训。教师培训可以在短时间内让一线教师了解课程改革的背景、理念和内容,了解课程前沿动态,对于教师的课程实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目前我国很多课程改革培训存在很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培训方式和培训质量的问题。

1教师培训方式单一。课程改革必然要求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和课程改革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与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必须进行教育观念的更新、教育能力的提高与教育行为的转变;但就目前教师教育领域许多积重难返而课程改革条件又不充足的情况而言,教师很难尽快达到课程改革所需的专业素质。因此,教师需要不断地通过各种培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以适应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但目前很多培训方式单一,并不能满足教师通过培训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也不能达到了解和掌握课程改革动态的目标。

现在对于教师培训最普遍采用就是讲授的培训方式。传统的以课程为基础、以知识传授为特征的讲授式教师培训模式暗含的前提假设是,只要教师获得了某种新的理论知识,就自然会运用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去,并自然导致其教育教学行为的改变。但事实上,真正对教育教学实践起作用的是教师个人头脑中的“内隐理论”,它随时随地以无意识的方式影响着教师的教育教学思维和课堂教学策略。

2教师培训质量不高。由于传统的培训方式占主导地位,许多教师对于培训不感兴趣,对于培训的热情并不高,参加培训就是为了应付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的任务。即使参加培训也不认真听讲,只是应付性的记上笔记,回去之后也不思考问题。因此,课程改革培训质量不高。

二、加强师资建设的对策

(一)提高教师对课程改革的认识及专业素质

首先,要提高教师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重要性和艰巨性的认识。此次改革是针对传统教育存在的弊端提出的具有跨时代意义的一次改革,对于新时期教育事业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而且涉及到了课程与教学领域的方方面面。因此,教师要认识到改革的重要性和艰巨性。

其次,要求教师要有与时俱进的意识,在正确理解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前提下,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补充知识,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改革趋势。作为课程改革的实施者,不仅要有丰富的学识,还要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研究能力,要做教育家、做学者、做教练,做大胆探索的实践者。

最后,要加快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化主要是强调教师群体的、外在的专业性提升,而教师专业发展则是教师个体的、内在的专业性的提高。教师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通过理论和实践的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水平。这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也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二)加强教师培训,实施培训模式多元化

首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培训工作的前提条件是树立教育新理念。此次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不仅限于熟悉新教材和采用新教材,更关键的在于教师理解课程改革的目标、对于课程标准的理解、指导思想的转变。以及教育哲学、理念、教育手段和方法、教学行为的一系列变革。因此,实施课程改革,必须树立教育新理念,这就要求加

强教师的培训工作。

其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培训工作的关键环节是高水平的培训者的培训。我国目前的课程改革培训工作,主要是由高等教育机构负责实施,教育师资培训工作有关部门首先对培训者进行先期培训,使他们在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等教育专业知识基础之上,对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和发展状况有较深的了解,以便对广大一线教师进行专门培训。但目前很多培训者的培训水平并没有达到合格要求,而且一些培训者缺少一线教学经验,对目前的课堂教学并不了解。因此,很难保证培训质量。培训质量是课程改革培训工作的生命线,而培训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取决于培训者的素质。因此,加强对培训者的先期培训工作,是课程改革培训的关键环节。

最后,进行多种培训模式。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需要具体的、实用性强的培训。从培训的形式看,除了讲授式、报告或讲座式以外,还可以采用探究式、案例式结合的培训。课程改革的培训不仅是要让教师学习而且要让教师善于思考。教师想要成为课堂的促进者、引导者,必须自己要有足够的知识底蕴,还要有适应的技能和技巧。而且要让教师意识到不能仅仅依靠课程改革的培训来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离不开教师,教师是课程实施的关键人物,也可以说课程改革的成败在于教师。课程实施是课程改革最关键的阶段,我们应该发动广大一线教师。让他们更多地参与到课程改革的行列,主动投入到研究活动中来,让教师真正成为课程实施的研究者、实践者,保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崔允漷,张华,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5—6

[2]金岳祥,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培训范式的转换[J]教育探索,2004(8):109-111

[3]李森,教师培训制度创新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J]教育研究,2004(7):80-81

[4]许安涛_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06(11):26-27

[5]叶澜等,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08-217

[6][7]王索梅,浅谈新课改下的教师培训模式[J],中国成人教育,2007(1):101—102

责任编辑:星曈

猜你喜欢
理念新课程培训
基于OBE理念的课堂教学改革
遵循课程理念,探寻专业成长之路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会议·培训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会议·培训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用心处事
教师培训还需“精准滴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