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蒋屹立
随着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苏州地区沿江开发不断升温,众多外商内资纷至沓来投资建厂,苏州港口岸货物吞吐量超2亿t,特别是长江沿岸危险品码头数量逐年增加,吞吐量逐年上升,危险化学品的种类、数量不断增多,仅张家港口岸年危险品吞吐量已达1200万t。沿岸的化学工业园区还在不断扩建,消防安全形势日趋严峻。近几年,长江水上船舶及沿江码头火灾爆炸事故频发,严重威胁长江水运及沿江码头的安全。而长江苏州段水上灭火救援力量建设相对滞后,与沿江经济的快速发展不相协调,加强长江苏州段水上灭火救援力量建设势在必行。
一是辖区沿江化工企业多,危险品吞吐量大。苏州市规划总面积达60km2的沿江化工“三园一区”(常熟国际化学工业园、扬子江国际化学工业园、张家港东沙化学工业园、太仓港区石化工业园),易燃易爆化学液体总储量超过1500000m3,仅液化气就达到160000m3,并呈密集型分布。经营的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品种繁多,包括醇类、苯类、丙酮、氯乙稀、油品、液化石油气等。进行危险品储运的单位主要有陶氏化学、孚宝仓储、哈德公司、张家港长江国际港务有限公司、张家港东华优尼科能源有限公司、雪佛龙化工 (张家港)有限公司、尤尼科、宁兴液化储运有限公司、辽河油库、江苏石油长山油库、美孚石油、华润石化等危险品吞吐量几十万、上百万吨的大型企业。一旦发生大的火灾,容易引发连锁爆炸事故,损失难以估量。货物的来源内外贸均有,外贸进口的来源主要有韩国、日本、巴拿马、利比里亚、沙特、科威特、新加坡等国家,主要运往江浙沪地区,通过船舶、车辆分别从水陆、陆路运输。此外,辖区张家港永嘉集装箱码头及太仓苏州现代货箱码头进行烟花爆竹转运作业。从武汉阳逻港装运烟花爆竹集装箱至张家港,通过船-船的方式过驳转运至上海洋山港后出口国外,年转运装卸量近3000TU。作业危险性大,消防监护任务十分繁重。
二是在长江苏州段水域,除大量的外来危化品运输船外,固定的目前有南京中燃船舶燃料有限公司、中石化江苏苏州石油分公司、中油泰富集团公司等单位所属的水上加油站、加油船24个 (艘)。随着中石化、中石油及境外石化企业陆域抢占市场的延伸,上述企业在水域竞争日趋激烈,水上加油站、加油点仍在不断布设增多。
危化品事故处置,企业自救是前提。目前,沿江危化品码头在基础消防设施上投入比较充分,配备标准比较高,各单位均能按照国家要求,配足足量的高倍数泡沫和抗溶性泡沫。但也发现了以下问题,有的危化品码头单位缺少对员工的消防应急训练,缺乏专业的堵漏器材。第一反应、处置能力较差。危化品事故发生时,起初往往只是很小的泄漏,企业没有进行有效的第一处置,耽误了最佳救援时机。待公安、消防、环保、安监等部门赶到,向企业技术人员了解清楚情况,事态已经扩大。
危化品事故处置,基础消防设施是保障。企业消防水池储水量是有限的,张家港曾发生过一化工码头小型化学反应罐起火,灭火时用完了消防水池2000m3储存水源,勉强扑灭了火灾,一旦发生大型储罐火灾等重大危化品事故,消防灭火救援极有可能会陷入 “无米之炊”的境地,因此,市政建设方面要充分考虑室外消火栓数量布设,考虑利用天然水源。
长江苏州段水域专业水上消防灭火救援力量缺乏。唯一的水上灭火力量就是张家港港务集团的2艘消拖两用船及江阴澄西船厂的1艘消拖两用船,没有一艘专职消防艇。
一是制定完善危化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预案应包括救援的组织领导、力量组成及其职责分工,事故的报警和响应程序,现场指挥、现场救援的内容和方法,器材补充、燃料补充、医疗器材、药品、医护人员的调集及紧急救护,消防用水及消毒剂的保障,饮食、饮水的供应,休息场所等现场保障内容。针对危化品种类繁多的特点,建议上级公安局尽快建立有关化学危险物品及化学事故处置预案的数据库,以供现场提取和使用。
二是充分依靠地方政府,整合各方灭火力量。充分发挥公安、消防、化工、卫生、环保、供电等部门的作用,建立健全应急救援工作体系,并在多部门合成训练、演练等方面下功夫,强化指挥和综合协调能力。
三是加强装备建设。根据苏州分局沿江和水域消防安全的现状,为更好地履行长江水域消防管理事权,从根本上提高火灾扑救能力,有必要在苏州分局辖区建立水上消防站一个,配备消防艇一艘,由于下游航行的船舶吨位大,危险货物多,应配备灭火剂储量大、供给率强、射程远的大型消防艇 (不能小于380t级)。有条件的话要配备消防监督巡逻艇1艘 (可兼作消防指挥艇和治安巡逻艇)。以后每年逐渐增加投入,使水上消防站的消防艇数量、布局逐步满足长江水上灭火救援的需要。
四是加强理论学习,着力强化实战训练。消防官兵必须学习危化品特性,掌握常见的危化品泄漏及其火灾、爆炸时的处置方法,尤其是消防指挥民警更应熟知化学事故救援组织指挥的程序和方法。在学习研究的同时,应大力开展相关的训练:一是抢险救援器材、装备的应用训练,二是适应性训练,三是协同训练,以提高快速反应和协同配合能力。
五是源头管理,着力强化危化品码头的监管力度。严格执行有关消防及化工专业安全规范、技术标准、规定,对危化品码头单位严格实施监督、检查,督促其及时消除隐患。对发生的危化品安全生产、运输事故,应按 “三不放过”的原则,认真依法追究有关责任者和领导者的责任。对典型的案例可向社会公开宣传报道,提高社会对化学事故防护和处置重视。
六是加强宣传教育,着力形成群防群治局面。要通过多种宣传媒介大力开展危化品群众性防范和防护知识的宣传教育,减少或防止化学事故的发生,尤其是对危化品码头单位员工要普及危化品事故防范和前期处置常识,将危化品事故损失降到最低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