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连进,蒋航
(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重庆 400020)
“以人为本”是人类自古以来存在的一种价值理念。中国古代儒家学说主张“仁爱”,其核心指人与人相互亲爱,孔子以之作为最高的道德标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本精神”突出人的主体性,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相融,也是当今“人性化”思想的产生与发展的本源。
欧洲中世纪文艺复兴和近代启蒙运动所倡导的人文主义(即人道主义、人本主义),使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升华为一种时代思潮和理论,并逐渐渗透到人类社会广泛的领域。
现代文明在为人们带来空前的物质生活富足和社会繁荣的同时,却造成了自然环境、生态平衡的破坏和人的精神压抑。面对这些问题,人们开始反思工业革命以来所形成的传统的发展观念和模式,逐步形成了一个共同的思想: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作为一种观念,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以人为本,它体现了人类对自身的尊重。1994年9月在埃及召开的世界人口与发展大会明确提出:“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中心是人。”要实现以人为中心的政治、经济、生态的协调发展,最终达到人类社会的共同目标:为了全人类享有良好的居住环境。“人性化”思想正是当代可持续发展背景下“人本主义”思想的发展和体现,它的形成标志着人类从初期与自然、社会之间原始状态的和谐,经历了沉痛的代价之后,最终上升到了更高层次的向自然和社会的回归。
交通领域的“人本关怀”理念,从“狭义”上讲更多地体现为对交通弱势群体的关怀,从“广义”上讲体现为构建高效、安全、便捷和环保的人本交通。
社会性弱势群体指以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为主要出行方式的人。一方面,机动车在获取通行权上具有较大的优势;另一方面,在行人、自行车与机动车辆的交通冲突中,行人、自行车骑行者处于不利的境地。就社会整体而言,小汽车固然能满足强势群体的需求,却不能给弱势群体带来多少好处,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他们在交通过程中的可通达性。
生理性弱势群体包括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精神异常者等。对生理性弱势群体的关怀,主要体现针对交通出行中生理性困难而增设特殊交通设施,如公共交通设置专用座位、无障碍设计、信息化服务、指示牌等。
在交通政策、交通规划设计及交通管理中,都应当充分考虑以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工具等为主要出行方式的交通弱势群体的交通需求,把弱势群体的利益放到优先的地位,加强对这些弱势人群的保护。
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包括人、车、路、环境等四大要素。这四大要素无疑有着各自的重点,而统管一切的出发点和归宿只能是人。因此,城市交通归根到底是为人服务的,其人性化的广义内涵是指城市交通不仅应满足居民(包括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出行的基本要求,而且要满足居民出行的多种方式选择和居民对交通品质的追求,实现城市交通的高效、安全、便捷、环保。
人性化的城市交通不仅要考虑机动车通行的高效率,也要考虑行人和非机动车的通行高效率。如果只有机动车通行的高效率而没有行人和非机动车通行的高效率,就违背了城市交通为人民服务的最终目的。
交通安全无疑是人性化城市交通的基本目标,人性化的城市交通应努力减少交通事故,保障人身安全。
交通便捷性主要指城市各种交通方式之间的便捷联系。目前,我国城市交通的人性化联结程度显得不够,应加快市内交通枢纽的建设,尽可能实现各种交通方式间的同台换乘,减少换乘距离,与轨道交通站配套的公共汽车等其它交通设施,应同步规划、同步施工、同步建成。
随着城市小汽车数量的急剧增长,交通噪音、汽车尾气污染等问题将日益严重,直接影响着城市环境和人的健康,因此,环保已成为城市交通人性化的时代目标。只有遵守公交优先发展的原则,重视公共交通系统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才能建立环保节能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交通体系。
重庆山地城市地形复杂,坡度大,造成非机动车交通很少甚至没有,人们的出行主要以汽车交通和步行交通为主,步行出行占居民出行的比重相当大。随着人们对环境关注程度的提高和居民生活观念的改变,步行交通将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促进和完善步行系统是解决山地城市交通问题的一个重要措施,同时也是创建山水园林城市的一个重要环节。
规划通过对江北城的地形条件、环境景观条件以及人文传统的综合分析,以线串珠方式将规划居住区、商务办公区、大型公建、轨道站场、公交站场、景点和文物古迹等重要交通集散点串联起来,并结合江北城地下空间的开发,构筑了一个高效快捷、功能完善、结构合理、环境宜人、富有山城特色的步行系统。图1为江北旧城风貌。
图1 江北城旧城风貌
鉴于常规道路系统人车并行带来的灰尘、噪音、干扰和不安全等因素,本次规划专门规划了步行专用道,使步行空间独立出来,实现人车的“交通分流”,提高了步行空间的品质。
作为本次规划的步行交通系统的主体,地面步行专用道相对于道路人行道而言,步行专用道具有更加高效、安全、舒适的特点,其功能融交通、休闲、健身、游憩于一体(图2)。
图2 步行系统与绿地系统的融入
(1)非绿地地块内部步行专用道,结合控规预留地块内部开敞空间和通道,布设绿色步道。
(2)绿地地块内部步行专用道,充分与绿地和景观相结合,依山就势、随地赋形,布设园林式绿色步道。
无障碍环境,是残疾人走出家门、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条件,也是方便老年人、妇女儿童和其他社会成员的重要措施。首先,它提高了公共设施的利用效率,提高了相应群体的自理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弱势群体及其家庭成员的负担;第二,它满足了弱势群体“健康”和“发展”的需要,更主要的是体现了人性的关爱,营造了和谐的生活环境。
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集中体现,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规划对部分步行线路考虑无障碍设计和步行信息导向系统设置,使步行环境更加人性化。
规划对步行交通无障碍设计提出如下要求:
坡道坡度宜平缓。
主要公共服务设施地段的人行道应设盲道,立体交叉的人行道应设盲道及缘石坡道。
上口和下口及桥下防护区应设提示盲道,公交候车站地段的步道应设提示盲道。
在人行横道线处设置缘石坡道。
在十字路口设置利于残疾人辩向的电视手语、音响等设施。
步行专用道及滨江休闲步道要求作步行无障碍设计,需布设无障碍设施有盲道、提示盲道、缘石坡道、电梯、电话、洗手间、扶手、轮椅位等等。
步行系统除了担负出行交通外,还应考虑生活出行的功能要求。在保证安全的要求的同时,还应结合服务性公用设施的布置、建筑小品的布置和绿化的布置,创造幽雅、活泼、丰富、生动、使人感到亲切的环境。环境小品不仅有功能要求,还具有点缀、装饰和美化作用(图3)。
图3 步行道上的服务性公用设施
标志牌、导向牌,按当地统一规定设置,保持整洁、醒目,并应使用中文和英文两种标记(图4)。
图4 统一设置的标识牌和导向牌
人行过街设施的建设,要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切实照顾行人的交通需求,充分尊重大多数行人的心理与行为选择。人行过街设施在定点选址、形式选择、设计标准、外型美观方面力求做到切实为市民提供方便,为城市建设提供美好的环境(图5)。
图5 商圈里的立交桥
针对主城五个重点中心区内行人过街矛盾较突出地点、地段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提出改善措施,并纳入近期建设计划。结合城市用地开发及道路建设时序,对人行过街设施的建设分批安排,分步实施。
行人过街设施间隔确定,一方面要考虑满足行人的过街需求,不至于产生过大的行人绕行,其间隔要体现人性化要求;另一方面,又要结合实际情况,不至于设置过多的行人过街设施,避免造成对车辆交通产生过大的干扰和资源浪费。
根据重庆市城市道路交通的实际情况,分别对在区级商业中心、社区和乡镇商业中心、一般地区、边缘区的主次干道及快速路上布置行人过街设施的间隔标准作出了界定。
人行过街设施建设要与城市景观相结合,通过结构形式的变换,外观的“个性”,在方便市民生活的同时也发挥美化城市环境的作用,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提高人行天桥的品质:注重造型、装饰设计,并综合考虑周边景观环境,使人行天桥成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一个亮点。不同地带天桥色调要因地制宜选取,打造“一桥一景”,提倡人行天桥 “无广告”、“绿化设计”、“遮盖式设计”;重视中心区“无障碍设计”,体现对弱者的关怀。
提高人行地道的品质:在中心商业区等经济条件较好区域,将人行天桥或地道的上下行自动扶梯作为必备配套设施来设计;提高地道装饰标准,增加地道的照明度和美观效果;重视人行地道的无障碍设计。
为正确引导行人的交通行为,一方面要重视过街设施的建设,另一方面也应加强交通护栏、交通标志、标线等交通管理设施的建设。
交通护栏:沿道路两侧路缘石布设护栏;在公交停靠站和支路开口等路段沿主路中分带布设中央分隔护栏,限制行人横穿马路。在一些行人容易乱穿马路的地段,中间的隔离带将用灌木将钢丝网包裹住进行隔离。
交通标志:在人行地道入口附近设醒目地道标识,方便市民清楚辨认(图6)。
图6
在步行交通规划中,通过绿色空间、水体、山脉、地形地貌、人文传统的运用和阳光的重现,赋予步行空间以休闲、健身、观景、游憩等功能,充分体现步行交通的“人本关怀”理念。
通过人行过街设施规划与建设,目前主城核心区的自动扶梯、天桥绿化、遮盖式设计和无障碍设计等人性化设施已成为城市文明的一个亮点;尤其在公共服务场所,如学校、医院附近增设人行过街天桥和地道,在很大程度上给老人、儿童、病人等弱势群体带来了交通便利和安全,得到社会和市民的一致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