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荣国 张建华 王冀宁
摘要:曾经作为农村经济发展标杆的“苏南发展模式”在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后,逐渐显现出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增长方式问题等影响苏南模式的经济放大效应的问题。文章通过分析传统苏南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苏南解决发展的途径变迁,并由此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提出了苏南经济的创新管理路径。
关键词:苏南发展;路径变迁;创新管理
一、 苏南发展的历程进程及其问题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苏南农村企业合理市场调节机制,将大量的生产资料和技术和人才吸收到乡镇企业,在短缺经济的背景下迅速在全国打开市场,带动了乡镇企业快速发展,创造了领先全国的“苏南速度”。随着苏南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苏南不仅成功地实现了百万农民的非农化转移,而且“以工建农”、“以工建镇”,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大批小城镇迅速崛起。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式确立,计划、市场双轨并行时代终结;1997年起,市场格局转向全面过剩的买方市场,乡镇企业产品技术大多属于低端,面对放开搞活的私营企业、外资企业、国有企业的激烈竞争,产品销售困难。但苏南乡镇企业抓住中央实行了沿海开放战略,外资、外贸、外经一齐上,对外贸易大幅度增长,在日益高涨的对外开放大潮中,乡镇企业通过外向型经济实现了新的突起。20世纪末以来,苏南以新型工业化为目标,充分发挥开发园区的产业集聚功能,使得苏南成为国际产业资本转移最主要的目的地之一。在经济国际化的背景下,不断强化城市的现代功能,大力加强都市圈建设,将苏南带入了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信息化互动并进的城乡一体化新时期。苏南经济的新亮点主要是外资大规模的涌人带来的,而外资青睐苏南地区主要由其区位优势以及低廉的商务成本决定的。国际产业资本的特性决定了它永远在寻求最佳的性价比的地区。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开发区如火如荼的建设,苏南地区土地供应趋紧,劳动力成本上升,这些都将使苏南地区对外资的吸引力产生消极影响。“两头在外”的模式使苏南地区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处于末端,以市场换技术的目标难以实现。此种简单加工贸易模式使苏南地区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处于末端,生产附加值偏低,特别是核心技术研发能力不足,缺乏自主品牌。长期未能孵化出本地的高科技产业,加之由于城市化带来的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外来劳动力、“三农”问题、经济增长方式问题以及社会问题等诸多课题随之出现,对苏南经济进一步腾飞起到了阻碍。
二、 苏南发展的演进思路和路径变迁
1. 不断改革创新,以多元化的市场主体带动大市场的发育。苏南经济的演进必须坚持抓住机遇,以现代大中城市作为区域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依托,不断开拓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国际化的“四化”互动并进之路:把振兴县域经济、破解“三农”难题与强化中心城市功能建设结合起来;把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办好园区经济与推进科技创新、产业集聚以及结构升级结合起来;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与优化配置科技、教育、文化以及人才资源结合起来:营造以信息化为核心、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现代制造业为基础的产业高地,增强区域整体优势和综合竞争力。
2. 发展跨越行政区划的产业集群,规划面向全国全世界的大流通市场。近些年,苏南产业集群有较快的发展,但问题是分工和专业化程度不高,而且各自为政,缺乏应有的产业链接。迫切需要借助于大市场、大流通的作用,来促进产业集群内部以及集群之间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的发展,拉长其产业链,提升其竞争力。苏南模式的演进则应着力营造以信息化为核心的城乡通开、内外网络的大市场、大流通的大环境,以形成畅通、高效的苏南流通经济圈,推进数字化、网络化的发展,为跨地区要素流动、跨地区资源配置、跨地区企业集群建立统一平台。依托大城市,结合交通资源的整合,积极发展苏南现代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
3. 协调好政府宏观经济调控与市场“无形的手”之间的关系。由于各地的政府在宏观调控时采取的手段措施相似,措施比较单一,苏南各城市之间的恶性竞争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各地政府竞相提出优惠政策,城市的发展战略雷同。要促使苏南经济又新的发展,必须完善现有的制度创新制度、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和现有的政府宏观调控手段、完善地方党政干部的政绩考核制度、实现从非制度性合作逐步转向制度性合作,并探索区域内城市创新合作形式等一系列的问题。各地政府必须协同实施改革与发展的区域统筹,在此基础上通过政策导向和综合调控,谋求这些问题的有效解决,进而推进从市县相互摩擦走向区域一体整合,形成合力培育区域协调发展机制。
三、 苏南发展格局的演进与创新管理
1. 政府行政管理职能的创新。
(1)政府管理理念的创新。理念是行动的先导。确定先进理念是政府模式创新的前提,也是政府管理模式创新的根本内容。主要应从以下三个层面做起:首先树立服务理念。政府官员必须转变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风,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其次培养高效率理念。构建新的管理模式,需要政府管理尽最大可能降低成本,增大收益,以服务基层普通群众和中小企业为主要任务。再次要增强法治理念。构建新的管理模式,必须进一步贯彻依法治国的精神,用法律来教育和规范公众行为,使整个社会发展协调有序
(2)苏南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创新。政府作用的范围和方式也应发生变化。其创新的着力点是提供有利于本地经济发展的公共环境,为各类企业发展提供公共平台。大致经过这样一些阶段:先是提供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法制和政策环境,接着是提供吸引各类投资者(特别是外资)进入的投资环境和平台;提供科技产业和创新的环境和平台,如吸引科技人才的机制、风险投资机制、产学研结合的机制。政府在这里着力提供公共环境和平台,能够有力地支持市场化的推进。
(3)政府管理的层级创新。在原有模式中,对经济发展作用最大的政府是乡镇政府。而在新“苏南模式”中对经济社会发展作用最大的政府层次由乡镇政府上升到县级政府。相应地政府调控的范围也扩大到县域范围。企业所面对的政府机构也明显减少,政府的作用更为宏观,县域范围内各个地区可以更为统筹协调,政府成本也因为乡镇政府的减少和作用的减弱而降低。
(4)政府管理的方式创新。在管理方式上,重视强制性、促导性、参予性三种管理方式的协调配置,积极加强科技法制建设,积极推进科技体制的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及相关配套的其它领域的改革,切实转换政府职能。体现在“苏南模式的演进”中,政府推进社会发展的主要特点是抓规划,并从政策和政府投资等方面落实规划。如果说过去政府投资主要是投资于企业项目的话,那么现在政府的投资职能主要在根据城市化规划和环境规划所进行的公共性投资。
(5)政府管理的工作重点创新。“苏南模式”的初期阶段政府主抓经济发展是必要的。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市场化水平的提高,经济发展有了自我强化的功能,就是说经济发展可以由市场来调节,成为企业的自觉行为。这时政府就有可能由主抓经济发展转向主抓社会发展。从而形成企业抓经济发展以实现GDP指标,政府抓社会发展以实现全面小康指标的局面。
2. 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
(1)管理理念的创新。首先从单一生产意识转为追求经济效益的市场意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效益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市场来实现生产体系中的每一个环节,尤其是在开发环节中把市场需求的产业和产品作为企业开发和创新的主攻方向,否则企业的效益就无从谈起。再次,从企业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发展到对社会发展、环境的责任和对用户的责任的经营目标多元化理念的创新。
国际性评选优秀企业时,通常对企业的创新能力、长期投资价值、对社会和环境的责任、对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等指标占了相当份量,所以在经营目标上要进一步地拓宽思维,超前发展,这是为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客观要求。
(2)人力资源的管理创新。一是树立人力资本的理念。人才的培养和知识的积累,是企业再生产内涵的核心和实质。知识经济时代,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已经成为企业在21世纪的战略性资源,无论从何种角度看,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水平、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正在成为企业在竞争中拉开差距的主要因素。人力资源不但要讲求数量,更要讲求质量、结构和配置。二是加强人才培养。企业应建立人才开发的组织机构,制定系统的人才培训、内外交流计划,鼓励个人自学成才,加快科技人员的技术更新,培养高水平的专才和复合型人才。三是创造有利于人才辈出的竞争机制。按照“业绩为主,量化考核”的原则建立工作实效的量化考核体系,实行考核、任职、分配相结合的制度,激发个人潜能。
(3)决策管理的创新。决策管理是关系到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过去企业的决策管理是多靠经验和主观判断,而现在不同了。面对错综复杂,瞬息多变的环境,企业必须充分运用现代信息系统,掌握方方面面的信息。因为信息是现代企业的神经系统,是企业科学决策和及时应变的依据。所以要建立灵活准确的信息系统是企业决策管理创新的主要内容。
(4)战略管理的创新。战略管理从宏观上讲,正确的战略使企业始终体现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总趋势,企业能够保持长久的生命力,从微观上来说正确战略能够准确地把握未来可能发展的产品及市场范围,使企业赢得持续的竞争力。从战略管理的创新角度上看,在经营领域中,过去我们企业战略是只重视生产管理,而不重视开发和营销管理。这种战略,显然不适应苏南市场经济的需求。因此,苏南企业在经营战略管理上要实现由过去偏重生产管理到重视技术创新管理再到战略管理的创新上来。
参考文献:
1. 宋林飞.“苏南模式”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江海学刊,2001,(3).
2. 曹宝明.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新苏南发展模式的分析与解释.江海学刊,2005,(4).
3.唐为首.“苏南模式”的演进及其对创新发展模式的启示.经济丛刊,2007,(4).
基金项目:第四十二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7042 0480);2009年度江苏省软科学基金项目“企业自主创新中的投资偏差和风险研究”(08SJD7900051);江苏省教育厅哲社类指导项目“苏南苏北经济差距的社会因素探析”(05SJD840003)。
作者简介:王冀宁,中国社科院、南京大学博士后,南京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仇荣国,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南京大学工程管理学院硕士;张建华,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教授。
收稿日期:2009-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