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物技术革命的产业创新战略

2010-01-07 03:06陆国庆
现代管理科学 2009年11期
关键词:生物技术

摘要:目前人类社会正处于生物技术产业革命的高潮时期,生物技术产业已成为产业创新的主战场。文章首先论述了生物技术产业创新的基本特征,然后阐述了生物科学技术促进传统产业创新的模式,以及企业实施生物技术产业创新的基本战略。

关键词:产业创新;生物技术;创新战略

在过去的一个半世纪中,产生了三次对人们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改变的大变革,这就是工业革命、信息革命和生物技术革命。著名企业史学家钱德勒认为,三次产业革命具有以下几个共同特征:第一个共同特征是,以新的科学为基础的新产品被企业商品化,也就是使新产品的公众性普遍使用。第二个共同特征是,使新产品商品化的企业在地理上集中。第三个共同特征是,产业创新成功的企业都遵循着明确的认知路径。随着产业第一推动者及其紧密跟随者通过建立自己的综合学习基础而构筑起进入壁垒,这些路径被最初确定,而综合学习基础是技术能力、功能能力和管理能力的集合,并随企业的成长而不断扩展。同时,关键产品和服务的供应商构成的产业支持纽带逐渐形成,对这些企业的经营活动给予协助,并由此形成各个新兴产业的基础结构。根据钱德勒对产业史的研究结论,大多数产业需要50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完成其基础结构,生物技术产业的基础结构开始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至今仍然在形成过程中。

一、 生物技术产业创新的知识基础

综观历次产业革命的发展史,每次产业革命都是由某一产业领域的技术革命引起该产业领域的革命,进而波及到整个产业体系形成普遍意义上的产业革命;每次产业革命都有一套典型的产业程式和具有代表性的产品。由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的出现所引起的革命具有重大的意义,这种意义不亚于19世纪80年代的化学和生物学革命,以及20世纪五六十年代始于晶体管和集成电路的通讯与信息技术革命。支撑生物技术革命的技术基础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其中特别重要的是重组DNA方法的发现,它直接导致了生物技术产业的形成。从1953年发现DNA分子结构演变而来的分子生物学新学科的出现为基因工程学的发展铺平了道路。新的学科和新的工程技术需要新的支持纽带,吸引了一系列充满活力的要素的参与,导致了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的企业创新浪潮。这样以新科学为基础的新技术经过商品化得到的产品共同创建了一个新产业的基础结构,这个新产业就是生物技术产业。生物技术产业历史学家卢吉·奥塞尼哥(Luigi Orsenigo)针对现代生物技术创新与传统化学、生物学的区别,指出:“当代生物技术的出现则是来自一种完全不同的学科,分子生物学提供的推动力从根本上改变了生物技术创新的知识基础和机遇”。奥塞尼哥将1973年确定为“当代生物技术的诞生时期”,这一年,斯坦福大学的两位科学家和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的另外两位科学家发现了重组DNA技术。后来像礼来公司和墨克公司等少数几家核心制约公司成为重要的先驱者和投资者。

种种迹象表明,生物技术产业革命的高潮即将来临。因为:

1. 生物科学技术已成为技术自然进步和创新的主战场,生物技术产业创新的综合学习基础基本形成。近50年来,生命科学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性成果,技术积累已相当充分。20世纪50年代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构,1969年人类成功地分离出了第一个基因,20世纪80年代克隆技术实验成功。2000年6月26日,人类基因组图谱宣布基本完成。在钱德勒看来,产业变革的中心思想就是遵循某种认知路径的企业综合学习基础,企业创新的成功和竞争优势依赖于对“综合学习基础”的培育。企业综合学习基础初步确定了一个产业组织学习的连续路径和产业演进的方向。综合学习基础不仅确立了产业演进的方向,而且创造了强大的进入壁垒。

2. 生物技术产业的基础结构正在形成之中。自18世纪以来,由技术革命向产业革命的转变具有加速度发展的趋势。随着技术革命向产业革命时间周期的缩短,生物技术产业革命的步伐将越来越快,建立生物技术产业的基础结构所需的时间大为缩短,我们现在正在见证生物技术产业基础结构的形成过程,而这一过程始于20世纪80年代,钱德勒预计这个过程将持续约另一个20年。目前全球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气候恶劣、能源短缺等危机,危机的根源在于传统的工业模式,传统工业模式的变革只有依赖生物技术产业来完成。这样一来传统工业危机将大大加快生物技术产业基础结构的形成。

社会资本大量流向生物技术产业和大批企业的迅速成长无疑标志着生物技术产业革命的高潮已经来临,正如著名经济史学家保尔·芒图在总结十八世纪产业革命的特征时所指出的:“产业革命的特征从经济上看,是资本的集中和大企业的形成”。

二、 生物技术产业创新的特征与机遇

任何一次产业革命都将从根本上改变经济发展模式以及变革社会结构。生物技术产业革命与以往历次产业革命相比,其产业创新模式有特殊性:

一是技术成果具有更强的排他性和垄断性。与以前历次产业革命的核心技术成果相比,生命科学研发不仅投资大(如一个新基因药品的R&D;投资将近2亿美元)而且周期长。生物技术产业的基础资源是基因资源,基因资源是有限的,谁先发现谁都可以申报专利。正如自然资源的价值不同一样,基因的价值也各不相同,谁申报了经济价值大的基因专利,比如抗爱滋病的基因,谁就可以成为该产业的垄断者。生命科学技术成果的扩散会受到越来越严格的知识产权的保护,而且技术成果的保密相对容易,谁拥有核心技术,谁就有实施生命科学产业化的条件。

二是产业的先进入者具有显著的先入优势,进入壁垒高。前三次产业革命的技术具有显著的公共性,技术扩散也较快,并且一般是为生产提供工具和手段,企业通过购买新兴产业产品即可进入新兴产业,但生物技术产业属于从本质上改变生产模式的技术,技术成果固化在新产品,模仿复制相当困难,甚至不可能。生物技术产业的产品市场具有惟一性,某一方面的产品开发一旦成功,则其它的竞争者将难以再继续从事该产品的开发了,越晚的进入者,进入壁垒越高,生物技术产业的基础结构一旦形成,后续进入者就会异常艰难,获得成功的几率很小

三是产业成长模式是实体经济模式。生物技术产业成长模式从一开始就是以市场为导向的,产业价值直接来源于产品本身,产品生产、销售过程就是价值实现过程,而不是象网络经济等产业那样价值实现与产业本身是完全分离的虚拟经济模式。生物技术产业创新的实体经济模式能更好地促进创新。

生物技术产业的本质是把自然界最奥妙的高效生产方式移植到各产业中(如用植物合成材料、能源、用微生物浓缩矿物等),用生物工厂来取代机器生产,从而彻底改变使传统工业经济时代的生产模式。这样,它不仅能极大地提高各产业的生产效率,而且使经济增长与保护自然融为一体,彻底改观人类生产活动与自然对立的局面,使人与自然永久性的和平共处。

目前,生物技术产业已经从三个层面融入到了我们的经济系统当中。第一层面是已经完全融入的产业,这些产业与生物技术产业融合后产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主要有医药、农业、食品制造与加工、化学化工等产业;第二层面是正在渗入的产业,如环保、冶炼、能源、纺织、计算机软硬件、保健、化妆品、军事、司法咨询等产业;第三层面是将要渗入的产业,如机器人、家电设备制造、建筑材料、互联网通讯、信息服务、传媒等产业。随着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壮大,它不但会融入到几乎所有的产业领域,而且自身也会以几何级数的增长速度不断衍生出新兴产业。生命的许多功能完全可通过生物技术产业创新更好的造福于人类。

三、 生物技术产业创新的企业战略

根据钱德勒对企业成长史的研究,在影响公司创新成功与否的变量中,公司战略决定了作用。他认为产业创新最成功的战略是优势战略,这种战略能够强化现有的综合学习基础,然后构造持续增长的基础。最不成功的战略与非相关多元化联系在一起,因为追求非相关多元化的公司不可能获得降低了单位成本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所以几乎一成不变地遭遇失败。因此,从企业总体战略定位来说,相关多元化是产业创新的基本战略,这一战略定位的基本理论依据是企业成长过程中的路径依赖,路径依赖在产业创新中显得尤为明显。20世纪初,以科学为基础的新技术催生了化学工业创新的新浪潮,其中杜邦公司和道化学品公司是推动化学工业创新的功臣,由于认知路径的差异,两家公司经历了完全不同的创新路径,杜邦公司成为了化学产品开发方面的美国领导者,道化学品公司成为工艺过程开发方面的美国领导者,杜邦公司化学产品创新的巨大优势在于以科学技术认知为基础的产品商品化,道化学品公司与杜邦公司走着截然不同的认知路径:通过不断延伸源自其工艺技术学习基础的产品纵向一体化。这两家公司化学产业创新成功的经历有助于定义和理解产业创新中相关多元化战略的真谛。

1. 用生物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流程。在传统工业模式中,资源利用率是相当低的,也就是说人类生产活动的浪费达到惊人的程度。就拿技术最发达的美国来说,经济是惊人的缺乏效率:测定结果表明,大量的材料流量实际上只有6%变成了产品。总的来说,废料同构成物质财富的耐用产品之比可能接近100∶1。整个经济还不到物理学定律所允许的能量效率的10%——可能只有百分之几。高物耗和高能耗是许多传统产业衰退的根源之一。生物技术创新是改变这种浪费的基本途径 。

对不同的产业和企业而言,产业流程绿色化创新的内容和动机是不同的,如传统化学工业(农药、化肥、日用化工等)和造纸工业等产业主要是减少生产过程中污染物排放,传统机械制造业主要克服产品使用过程中能耗高、排污多等缺陷。生态链中能量传递的十分之一规律同样适用于经济系统中的产业链,下游产业的细微变革能带来上游产业的巨大变革。对于大多数传统产业而言,高消耗和高污染是导致需求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以节能、健康为主要内容的绿色战略不仅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能创造全新的产业模式。如汽车产业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制造技术已趋成熟甚至老化,但节能环保型汽车则方兴未艾,现时汽车总能耗只有1%用于驱动,只有15%~20%的热能转化为动能,而新型节能环保汽车能节省85%的能耗,将从根本改变传统汽车产业的模式。

2. 通过生物技术创新实现传统工业经济模式向低碳经济模式转变。众所周知,以征服大自然为自豪的近代工业生产的发展,是建立在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不友好利用基础上的。自18世纪产业革命以来,人类依靠科学技术创新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文明,但同(下转第59页)时也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其中最令人忧虑的两个问题是自然资源的枯竭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在工业经济时代,自然资本(Natural Capital)包括生态系统服务(Ecosystem Services)具有公共物品特性,是经济系统的外生变量。因而,保护自然和环境的大多数活动是一种外部经济效应。但随着自然资本变得越来越稀缺,生态环境日趋恶化,自然资本的经济外部性正趋步向经济内部性转化,自然资本主义(Natural Capitalism)正取代传统实业资本主义成为新的经济模式,自然资本不仅仅是公共物品,而且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利用生命科技进行产业创新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寻找自然资本良性运转的新生产模式。目前全球新兴的低碳经济理念和模式为生物技术产业创新战略的实施提供了经济外部性向经济内部性转化的平台,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传统产业中的企业通过实施生物技术产业创新战略来实现低碳经济模式,建立起企业持续成长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 小艾尔弗雷德·钱德勒.塑造工业时代.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2. Freeman,Chris. and Luc Soete. The Economic of Industrial Innovation(Third Edition). London:Pinter,1997.

3. Enriquez, Juan and Ray A. Goldberg. Transforming Life, Transforming Business:The Life-Science Revolutio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March- April,2000:96-104.

4. Fogel,Robert W. Catching Up with Economy.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9,(89):1-20.

5. 保尔·芒图.十八世纪产业革命.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6. Lovins, Amory B. et al. A Road Map for Natural Capitalism. 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9,(5-6):143-157.

作者简介:陆国庆,南京大学管理学博士、经济学博士后,湖南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

收稿日期:2009-10-08。

猜你喜欢
生物技术
生物技术在食品检测方面的应用探究
生物技术制药现状与中国对策探讨
浅谈农业种植中生物技术的应用
中俄联合办学生物技术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策略浅析
浅谈生物技术与农业科技发展
生物技术在环保工程中的应用
浅析生物技术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高职院校生物技术专业《生物化学》教学现状与对策
应用型本科院校生物技术专业改革方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