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有关资料 小 林/改编
《深圳特区报》原美编 马克政/绘画
1 袁庚的人生经历颇具传奇色彩。他被称为反法西斯的战士,我党隐蔽战线的无名英雄,更被誉为深圳改革开放的先行者。
2 抗战时期,袁庚在中共广东东江纵队联络处工作。这是当时盟军在中国华南沿海最重要的情报站。袁庚和同事们一起,冒着生命危险,为党中央、为盟军源源不断地输送了大量具有重要价值的情报。
3 此后,他随东江纵队北上山东,担任人民解放军某炮兵团团长,先后参加了济南战役和淮海战役,并一直随解放大军南下直到故乡深圳。
4 新中国成立后,袁庚被调到北京准备出任我国驻外领事。1963年,台湾当局获悉国家主席刘少奇准备出访柬埔寨的情报后,准备实施暗杀计划。袁庚临危受命来到柬埔寨,经过周密侦察,终于挫败了敌人的阴谋,保证了国家领导人的出访安全。
5 1978年,袁庚出任交通部驻香港招商局常务副董事长,亲眼目睹了香港经济腾飞的繁荣景象。经过深思熟虑,他上报国务院,请示以香港招商局的名义在离香港最近的地方建立新兴工业区。这在当时可算得上是一个创举。
6 1979年1月31日,袁庚和交通部的一位副部长来到中南海向李先念同志汇报工作,提出可否从深圳地区划出一块土地,建立工业区。中央经过考虑,同意从南岛半岛划出面积为2.14平方公里的土地建立蛇口工业区。
7 7月20日,伴随着数十辆挖掘机隆隆的轰鸣声,蛇口工业区终于全面动工了。望着沸腾的工地,年过花甲的袁庚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从此,他义无反顾地投身于蛇口工业区的开发建设中,一干就是14年。
8 蛇口工业区是一个窗口,也是一块充满希望和挑战的试验田,为后来的特区建设作了积极的探索。开工伊始,第一个工程是港口码头建设。袁庚解放思想,打破了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大胆实行工资制度改革。在工程建设中,工人工资实行按劳取酬,多劳多得,超额完成任务还有奖金。这调动了工人的生产积极性,使工程进度大大提前。
9 但受当时“左”的思想影响,这一改革措施被一些人反映到中央,结果是奖金制度被取消,导致工期拖延。袁庚心急如焚,请记者写了专题报道,刊登在供中央领导参阅的内参上,引起了胡耀邦等中央领导的重视。胡耀邦同志一锤定音:奖金可以发。
10 袁庚认为,政治体制改革是蛇口改革的重中之重,必须狠下心来打场攻坚战。于是,政治体制的改革首先从民主选举工业区管委会领导班子开始。
11 袁庚说:现在我们准备冒一点风险,搞一个改革。他向前来视察的胡耀邦总书记提出了改革思路,并把选举办法一一向胡耀邦同志作了详细汇报。胡耀邦同志肯定了这一改革举措。
12 公开投票,民主选举,每年对班子成员进行一次信任投票,这些改革措施受到了群众的热烈欢迎,效果非常好。袁庚主持蛇口工作14年,班子政风清廉,社会安定和谐。
13 袁庚严于律己,办事总是从工业区的大局出发,从不考虑个人的得失。他动员群众监督自己的工作,还可以进行公开批评。他支持创办了内刊《蛇口通讯》,充分给予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自由。
14 作为一名老共产党员,袁庚没有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他在暮年的岁月中,为香港招商局创造了辉煌的业绩,书写了人生绚烂多姿的篇章。
15 1978年他到香港上任时,招商局总资产1.3亿元,他75岁退休时资产达到200多亿元;当年的蛇口一片荒滩野岭,如今已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的港口城市。
16 他率先提出了“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为特区的改革注入了丰富的精神内涵。
17 1992年,袁庚正式离休。香港特区政府授予他“金紫荆奖”,人们赞誉他为中国的“改革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