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教学改革的探讨

2010-01-01 10:20张大广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年14期
关键词:专业课基础加工

张大广

(黑龙江第二技师学院,黑龙江 绥化 152021)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教学大纲》要求

通过本课程教学,学生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通过学习,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机械制造基础知识,掌握机械制造过程中常用的加工方法、加工原理和制造工艺,掌握切削参数、加工设备及装备的选用、机械制造质量的分析与控制方法、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拟定和机械装配工艺规程的基本知识及有关计算方法等。了解轴类、套类及箱体类等典型零件加工工艺的设计、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与现代制造技术。

通过学习,使学生获得基本的机械制造技术理念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同时通过对工艺系统各环节的分析、比较、综合、概括和阐述等认知活动,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创新意识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1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的特点

承前启后。由于它是一门专业基础课,从纵向看,前有数、理、化等文化基础课,后有各类专业课和实践课,因此,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对文化知识的巩固、专业课的学习和职业技能的培养等都有很大的影响。

内容广泛。该课程既包括了热加工(铸造、锻压、焊接等)工艺,又包括了冷加工(车、钳、刨、铣、钻、镗、磨、滚、插、拉等)工艺,还包括了特种加工(电火花加工、电子束加工、激光加工、超声波加工等)工艺,因此,教学内容广泛,知识面宽。

实践性强。该课程所涉及的教学内容,为专业课学习作铺垫,与生产实践活动有紧密的联系,是从事专业技能工作的基础,因此课程的教学必须与实训、实习紧密结合。

有先导性。机械工业的发展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而机械制造技术的进步,首先依赖于机械制造工艺水平的提高,因此,机械制造工艺的先行性决定了《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的先导性。当代机械工业发展迅猛,已经步入计算机控制的“数字化”时代,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不断涌现,因此,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应尽可能跟上或适度领先于时代,反映现代机械制造工艺水平及发展趋势。

2 现状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是包括技工学校在内的中等职业学校机械(机电)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文化知识的巩固、专业课的学习和职业技能的培养。但在现行教学中,由于大多采用了传统的、单一的课堂理论教学方法或理论与实践相对分割的教学方法,使不少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缺乏兴趣,教学效果往往达不到预定的目标。笔者所在地区共有技工类院校16所,其中开设本课程的11所,学生900多人。每到本门课程上课的时候,出勤的学生大约80%,剩下的50%在课堂上要么睡觉,要么心不在焉,要么看课外书,认真听课的至多10%。平时作业完成率只有75%,而做的比较好的也就15%。期末考试优秀率6%左右,不及格率达45%。毕业鉴定能比较正确回答的也就12%,还有20%的学生几乎一点不懂。这种情况使得老师不愿教,学生不想学,被业界称为“惨淡经营之课”。

3 原因

针对学生出现的以上的情况,笔者归结了一下几种原因。

3.1 任课教师的素质

部分任课教师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还达不到教学大纲的要求,要么是理论知识相当丰富,要么是实践操作能力强,很多学校缺乏既有理论又懂操作的双师型教师。另外,部分教师的教学方法不灵活,教学过程显得过分呆板,课堂气氛不活跃。教师的拓展能力不强,往往是就事论事,缺乏开阔学生视野的能力。

3.2 学生的特点

技校生相对于普通初、高中段学生来说,文化基础较薄弱,这是由生源本身所决定的。大部分生源来自于教育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少量的城区生源也以低分段为主,因此,从总体上看,学生入学分数较低,厌倦于理论学习。

多数技校生的性情好动、喜玩、爱“游戏”,动手能力较强,适宜于动作技能方面的工作。

技校生的职业定位是“蓝领”,毕业生大多愿意从事生产一线技能操作工作,有当“白领”或升学要求的很少,所以学习动力不足。

3.3 学校的管理和设备

一些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只限于记录出勤状况,所学课时的多少,并没有进行认真的分析,调查和研究,从而改进管理方法。灵活管理和严格管理相结合,学校的学习氛围就会好一些,学生主动学习心愿就强一些,学习效果就会好一些。

当今许多院校还存在设备不足,学生实习的机会变少,甚至一些常用的设备根本就没有,学生到校之后,就直接上理论课。没有参加认识和简单的生产实习,对一些设备的功能没有感官认识。

4 改进意见和建议

结合教学大纲和学生的特点,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新生入校后,根据学校自身的实力,或是去工厂,或是在学校实习车间进行1-3月的认识和生产实习,增强其对所学专业的认识和了解,从而为将来学习理论知识打下一个良好的认识基础。生产实习结束以后要进行测试,以此方法来初步了解学生对本专业认识和理解。同时也能改进教师在教学中所想不到的问题。

增强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的情况,对一些与本专业有联系的专业基础课进行3-4月的强化学习。巩固好其基础知识,为其专业知识学习打好基础。

提高任课教师的能力,通过派教师出去进修或引进来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和能力,使其胜任本课程教学。此外通过教师间的相互交流来改进教学方法。

激励学生,学校定期开展技能比赛,并奖励成绩优秀的。此外,要鼓励学习优秀的和能力突出的学生往更高层次发展。鼓励学生参加全省或全国举办的技能大赛。

5 总结

以上是笔者对《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这门课程在教学中在的一些情况的看法和改进的建议,有不全或不妥之处还望同行指出改正。我想,如果教育界同行共同努力,社会有关方面的支持,那么改变本课程教学现状,提高教学质量将为期不远。

[1]陈海魁.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第五版)[M].北京: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2]劳凯声.教育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3]苗喜荣.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4]吴启迪.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实行产教结合努力开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局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教学与教研版),2004,3,总第155期.

[5]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2010年工作要点》2010,2,24.

猜你喜欢
专业课基础加工
认识“超加工食品”
后期加工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菱的简易加工几法
服务学习在高职社会工作专业课内实践教学中的探索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
关于大学专业课排座位的思考
“五抓五促”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