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 伟
欧美之外的市场在增长,非洲成为新蓝海,内需推动下的复苏更加强劲,三大传统出口行业的订单回升。不过,对于大多出口商来说,回暖还是没有迹象,所谓的订单回升,不过是情况没有继续恶化而已,个别企业的回暖不能代表行业的复苏。
坎坷的小企业复苏
复苏更多体现在大企业身上,数量巨大的小型加工厂能感受到订单回暖的屈指可数。有着“世界车间”之称的东莞,数量巨大的小型加工厂能感受到订单回暖的少得可怜。
来自经贸委的数据也显示,按照企业性质划分,2009年1-7月三资企业出口总额最多,高达172.67亿美元,国有企业出口总额59.61亿美元,集体企业出口总额5.35亿美元,民营企业出口总额50.06亿美元。从数据可以判断,数量众多的小型加工厂创造的GDP与出口贸易总额占比相当有限。
“订单复苏多集中在大企业与消费品行业。”在这轮洗牌中存活下来的企业开始发现,订单正在向优质的供应商手中集中。在总量减少的情况下,大中型企业订单回升,小型企业必然要应对更少的订单量。
之所以小企业没有以前有机会,主要原因有二,其一是以往大企业产能有限,无形中分流到了小企业,其二是在订单充足的情况下,大企业开始专业化,因此有些零部件的加工,就转包给小企业,也就是说经常是一大群小企业在围绕着一个或少数几个大企业而存活。当大企业面临生存危机,小企业就更难分一杯羹。
著名的“二八法则”同样适用于企业。企业结构呈现典型的金字塔式分布,接近50万户的大大小小企业之中,处于高端的优势企业仅占少数,是本轮订单回升的主要对象;中间的部分企业利润大多微薄,基本处于亏损边缘;剩下的大多数,都位于金字塔的底层,这群在企业数量上占比超过8成的企业,正是此前企业关停或倒闭的重灾区。
出口量在增加,但是行业的利润却在大幅减少,并且还有进一步降低的趋势。为了达到一定规模的生产数量来维持生产线的正常运转,部分公司在单价方面做出一些让步。现在的客户也多是老客户,新客户很难发展,因为他们没办法接受提价。客户的选择性越来越多,从质量来看,传统领域的服装、家具等行业,印度、孟加拉、越南、泰国、印尼等国是中国同行的竞争对手,这些产品各国的质量区别不大。但是在成本上,这些国家更低。比如一件T恤,即使是最便宜的,在中国成本最低的义乌生产,也要七八元,而在孟加拉只需要3元。
行业利润已越来越低,未来的一段时间,行业将出现大洗牌,开始一轮优胜劣汰。好的企业将留下来,差的企业将从市场上消失。
仅仅是季节性的增长?
当外界把眼光聚集在“订单回升”、“出口复苏”等字眼,社会各界人士对“复苏”打上问号之际,素有中国家具出口第一镇之称的东莞大岭山镇,仍然是一片愁云惨淡,倒闭、破产之类的谈资,早已成为家常便饭。
对于企业近期纷纷接到订单,但是工厂照样坚持不下去,需要关门大吉。国内市场依赖的欧美市场并没有真的开始复苏,不过是他们货架子上和仓库的货物都卖得差不多了,再加上季节更替,也需要补充一些新款新货了,所以才会再次发订单给中国的工厂。经济再困难,再缩减开支,正常的消费开支还是不可减少的。
订单增加,归功于传统旺季的到来。而且这些单子都是急单,一般提前两三天就要货,要的数量不多,要等卖好了再追加订单。
今年6月份,广东省外贸厅对全省105家重点企业的问卷调查显示,70.2%的企业出口订单下滑,21.15%的企业出口订单持平,只有8.5%的企业出口订单略有增长,但在手订单大多以3个月以内的短期订单、小额订单和急单为主。
从宏观到微观的信息无一不在表明,眼下的订单增长不具备持续性。
这可能是季节性的脆弱复苏,真正的复苏何时到来,还是一个疑问。
如果以展现经济回暖最直观的数据——工业用电而言,确实有回暖的迹象。8月3日,东莞用电负荷今年首次创新高,高达961万千瓦,比去年最高负荷增长 0.7%。
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在8月25日对下半年外贸出口作出了谨慎研判,认为“总体来看,世界经济仍处在衰退之中,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全年的外贸形势将十分严峻。”传统出口旺季来临,订单回升很正常。同比增长,主要是来源于非欧美地区。
从宏观到微观的信息无一不在表明,眼下的订单增长不具备持续性。不管外贸企业是等来春天的类型,还是继续冬眠期待真正春天的类型,自身冷暖与其所处行业、所处地区经济结构有莫大关系。通过结构转型来长久地守住春天不失为一种好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