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 冰
我很认真地不断和大阪人讨论一个问题:大阪和神户,到底哪个是乡下?大阪府的面积是1898平方公里,人口884万,日本第二大城市,在世界上也很有名。神户市的面积只有552平方公里,人口154万,外国人知道的除了有名的阪神大地震外可能就只有牛肉了。虽然只相隔30公里,但大阪比神户有名得多,在日本人心目中是一个大都市,而神户只是乡下地方,这还需要比较?
我不认这笔账,我认为相对来说大阪才是农村,理由简单明了:神户市内是看不见农田的,而大阪市内经常能看见农田,连现代化高层办公大厦林立的江坂地区都能看得到被高楼大厦遮挡得经年见不到阳光的农田。我经常去的东大阪市更是经常看到农田,有些农田的水面浮着一层机油,真不知道这些田里种出来的稻米还能不能吃了。
对我这种“有了农田就是农村”的定义,朋友们只好摇头苦笑:那大阪还真的是农村,起码比起神户来。
城市的高楼大厦或工厂旁边出现一块小农田的景象是很古怪的,估计除日本之外有这种现象的地方不多。日本为什么偏偏会有这种怪现象?
日本的工业革命历史并不长,1870年代才进入产业革命时代,后来太平洋战争时期几乎又被美国人毁掉了,所以大阪城留下一些农田并不是完全不可能。但对战后从一片焦土重新开始经济建设,在30年时间里登上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宝座,特别是经历了上世纪60年代经济高速成长的日本来说,大阪这样的大城市里居然有农田残存下来还是有点不可思议。日本国土狭小,恶劣的自然环境又使得人口高度集中在几个大都市圈周围,说这几个大都市圈寸土寸金并不过分,这些农田怎么还能存留下来?
但在日本人看来,这是长期的农业政策带来的必然结果。日本有一本“土地台账”,记载着全国每块土地的位置、面积和所有者等信息。其中最重要的信息是土地的用途:是农业用地、林业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还是住宅用地,是住宅用地的话,连建筑容积率都记载在上面。
1947年开始,日本政府进行了被称为“农地解放”的土地改革,以极低的价格从地主那儿强行购买土地以后再卖给农民,改革的面积达到全国农业用地的70%之多。如何防止和解决土地兼并问题一直是日本政府的重要课题。早在1643年,江户幕府就颁布过《田地永代买卖禁止令》,但在幕府末期,由于地主们采取质当的手段,成了有名无实的东西,后来的明治政府只好撤销这道律令。日本政府本身也一直想进行土地改革,但无法战胜地主阶级的抵抗,二战后借助美国占领军的权威才能推行开来。
美国占领军支持日本政府的土地改革出于两个考虑。首先土地兼并的结果是广大农民沦为赤贫,巨大的收入差距,使军国主义在战前的日本得以盛行;其次众多赤贫农民的存在使日共有了坚定的支持阶层,为了削弱日共实力也必须进行土地改革。但土地改革的一个重要结果就是使日本农业失去了国际竞争力,现在日本人成天在讨论如何解决休闲农田和弃荒农田的问题。
日本现在的土地台账就是根据土地改革的结果编制的。土地台账所记载的信息的变更要通过一定的法律手续,最繁琐的是土地用途这一项,尤其从农业用地转到非农业用地时,除政府行为之外很难办到——这是为了防止任意侵占农业用地和进行土地兼并。拥有农田的人想把农田转为非农田时,一听说法律手续如此繁琐,很可能就灰心丧气地放弃了。
但要是有愚公精神,把农田改为非农田也不是完全做不到。这时自民党所实行的向农民倾斜的政策就起作用了。
日本的户籍中有一种叫做“农家”。和农业用地受到保护一样,拥有农家的户籍在税金和接受政府援助时都有优惠。但农家户籍很难拿到,根据日本的《户籍法》,拥有1000平方米农田以上的家庭才能成为农家。同时,农田所有权转移和用途变更受到极大限制,一旦放弃农田也就失去了农家的身份。日本的农田受到政府的保护,无须缴纳土地税,拥有农田对所有者不构成负担,除了从事农业收入可能不如开发成不动产之外,不需要付出更多的东西,所以想让农家放弃农田很难。
但1960年代日本经济开始进入高速增长时期,1980年代的经济更是完全泡沫化,不动产开发的巨大利润不能不说是一种巨大诱惑,能够在这种诱惑面前坚守农家本分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有朋友消除了我的疑惑。他说,在大都市里绝对看不到成片的农田,我所看到的基本上是面积约1000平方米的长方形或正方形——这是法律规定的成为农家的最低条件。土地的主人将拥有的农田开发以后,留下这块能够世世代代为子孙后代带来税收等等方面好处的农田,它的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作为商业开发对象所具有的价值了。大阪市内的这些农田也就这样幸存了下来,成为一道奇景。
那神户市为什么没有这类农田呢?这只是因为神户市区坐落的地方原本就不像大阪那样广阔,是一条夹在六甲山和濑户内海间的狭长地带,不适合于农业生产,过去有发达的渔业。加上神户是日本最早开发的地方,早在战后的农业保护政策施行之前,就已经被港口设施和工业挤得连针都插不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