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文理分科问题其实是一个伪问题,因为高中文理分科并不是导致知识结构片面、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分离与缺失的真正原因;在导致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制度统领下的应试教育才是真问题。应试教育直接导致有知识没能力,直接导致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的分离与缺乏。中国要破解应试教育难题,废除统一高考之路径在当前并不可取。实行分专业高考,使高考选拔标准更加多元化,可以照顾不同兴趣、特长之需要,可以适应人才成长之多元性要求,有利于引导学生从扼杀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的“应试学习”走向培养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的“兴趣学习”。
[关键词]文理分科;应试教育;高考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09)06-0017-06
最近,教育部就《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制订公开征求意见以来,高中文理分科和高考制度改革这两个问题相互作用,成为一个社会性的辩题。是否最终会取消高中文理分科,教育部正在做决策分析,最终结果会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里面体现,预计2009年8月份公布。笔者认为,有必要从文理知识、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的关系出发,看透高中文理分科问题之真伪。
1文理分科问题其实是个伪问题
高中文理分科与否,这个讨论其实始于100多年前。1902年,清政府就出台中学生课程规划,实行文理分科,但很快又认为不可行而取消了文理分科。1909年又开始学习德国模式,分成文科和实科。1912年中华民国后,教育部长蔡元培先生把文理分科取消了,实行普通教育。但是几年以后又改变了。1949年以后,中国的教育很大程度上模仿“苏联模式”,实行了分科教育。1977年恢复高考,高中继续实行文理分科。100多年来,围绕着文理分科这个问题,分了合,合了分,每一次改革,好像都有其理由。
当前,主张取消文理分科的人士认为:高中文理分科导致了知识结构的不全面,导致了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的分离和缺失,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主张实行文理分科的人士则认为:取消文理分科会加重高中生的学习负担。粗略看起来,似乎都有自己的道理。其实未必。
1.1高中文理分科是否导致了知识结构的不全面
高中文理分科是否导致了知识结构的不全面,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从三个层面来思考。
第一个层面是:人的知识结构的不全面是绝对的,世界上没有一个人的知识结构已经全面到不需要再完善的地步,包括院士、博导或教育部负责人、国家领导人。任何人的知识结构都是处于一个不断完善、永无止境的过程。一个院士、博导、教授认为他的研究生或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全面,这无可厚非,赶紧补充就行了。这就像一个院士、教授发现自己某方面的知识欠缺,然后就开始补充这方面的知识。
第二个层面是:一个人的知识结构不全面,大可不必认定这就是高中文理分科造成的。一个大学生或研究生或教授的知识不全面,原因是什么?其中的原因一定很复杂,但没有资料显示这是或主要是高中文理分科造成的。取消高中文理分科,学生的知识就全面了?不可能。高中文理分科,其实就是高二、高三这么一两年时间,这一两年时间能解决一个人的“知识结构不全面”这么大一个问题?实际上,高中文科生和高中理科生所学习的课程是差不多的,因为他们都要参加相同的高中毕业会考。他们的区别是:高中理科生在修完高中全部课程并通过高中毕业会考后就集中精力强化训练理科知识来应付高考;而高中文科生在修完高中全部课程并通过毕业会考后就集中精力强化训练文科知识来应付高考。也就是说,高中文科生和理科生所修课程是相同的,而且是参加相同的高中毕业会考,而且都必须合格,拿到高中毕业证。所以,高中文科生和高中理科生的“知识量”基本上是相同的,不同的地方就是在毕业会考结束以后开始的为高考而进行的强化训练阶段,这个阶段,仅仅是强化考试训练而已,“知识量”并没有多少增加。
第三个层面是:中学开设的课程的知识量已经很大了,很多知识不是没有学过,而是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对付考试,所以考试结束,所学的很多知识也就忘记了。这一点很容易从个人经验中得到证实:当这些高级知识分子从大学、硕士、博士毕业以后再翻开曾经学习过的中学课本,会发现:曾经背得滚瓜烂熟以应付高中毕业会考、高考的“大量知识”,很多已经被忘记了。比如一名法律博士可能已经忘记了高中化学科目中的“反应式”是什么东西,也忘记了高中地理科目中的“等高线”如何识别,忘记了高中历史科目中的绝大多数知识,还忘记了高中数学科目中的“一元二次方程”是什么东西……问题就在这里:很多知识不是没有学,而是学习是为了对付考试,考试结束以后就忘记了。
1.2高中文理分科是否导致了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的分离和缺失
在这里,可能不得不先明确几个关系:科学精神=科学知识?人文情怀=人文知识?
科学精神是指科学活动方式本身所特有的气质。它包括四方面内容:①怀疑精神,指科学的理性批判态度。它等同于爱因斯坦和波普尔所倡导的批判理性主义,而与怀疑论和相对主义不可同日而语;②求实精神,指科学所信守的尊重事实的原则;③创造精神,指科学以创新为目标的活动导向;④探索精神,指科学为自由而进行无止境探索的属性。
科学知识是指在科学试验和生产生活实践中反复被证明了的、能够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人们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认识成果的总称。
人文情怀主要是指对他人或人类深切关怀的人道主义胸怀,它包括高尚的个体人格、强烈的责任感和道义感,及为人类利益和事业奉献的精神。
人文知识是指人类社会所创造的文化知识,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文史哲)等等方面的知识。
由上面的定义可知:科学精神≠科学知识!人文情怀≠人文知识!
笔者也深刻认识到:中国学生最缺乏的就是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但是,科学精神不是通过增加科学知识量就可以获得的,人文情怀也不是通过增加人文知识量就可以获得的。笔者在严肃思考的一个问题是:中国学生为什么会缺乏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答案也许就在这里:残酷的应试教育迫使学生死记硬背大量的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正是在这种“残酷”的“死记硬背”的应试折磨过程中,学生失去了培养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的时间和空间,心中只有惟命是从的标准答案和冷冰冰的分数。
1.3高中文理分科是否不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这里,也必须分析“综合知识”与“综合素质”的关系问题。综合知识是指学生有必要学习的跨学科边缘性知识或各门学科较少涉及的知识。综合素质是指一个人的知识水平、道德修养以及各种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养。可见,综合知识≠综合素质!增加“综合知识”的数量,这与“培养综合素质”没有什么必然关系。
其实,应该可以有一个共识:现在学生的主要问题是“有知识没素质”,学生综合素质差,并不是因为缺乏“知识”,而是因为缺乏“能力”,缺乏“素质”,主要表现在思维能力弱,缺乏创新和探索精神,缺乏兴趣爱好,缺乏健全的心智和人格,学生完全成为考试“机器”,而不是一个完整的活“人”。这注定了他们只具有“机器”的构造,而缺乏“人”性的素养。
取消文理分科,无非是增加一些“知识”的强化训练,增加死记硬背的压力。但是,如果仅仅通过增加“知识”就可以实现提高“能力”、增强综合素质的话,那么,现行的高中毕业会考制度就可以实现,因为在高中毕业会考当中是没有文理分科的。也就是说,在高中毕业会考面前,所有的高中生是不分科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认为需要加强学生的科学“知识”,那么完全可以通过加强高中毕业会考中的科学知识科目的难度来实现;如果认为需要加强学生的人文“知识”,那么完全可以通过加强高中毕业会考中的人文知识科目的难度来实现。
但是,当前的问题恰恰就是:学生有“知识”,没“能力”,缺乏综合素质。学生学“知识”,没有内化为自身“能力”,而是为了对付考试,特别是高考。在高考指挥棒作用下,学生的学习行为都是一个模式:考什么,学什么。学生的精力全部被考试束缚了,他们没有时间和精力来训练思维,探索新知,发展兴趣,发展心智,健全人格,完善“人”性,提高综合素质。在高考制度没有改变的前提下,“考什么、学什么”的学习模式就不可能改变。所以,如果取消文理分科,无非是要求文科学生多学点理科知识,理科学生多学点文科知识,但这只是“知识”量的增加而已,不是“能力”或“素质”的提高。如果是这样,直接在高中毕业会考当中加大知识考试的难度就够了,不需要用“取消文理分科”来实现。所以,取消文理分科,给理科生增加文科知识,给文科生增加理科知识,解决不了学生“综合素质差”这个问题的。
2高考统领下的应试教育才是真问题
笔者认为,取消高中文理分科,这并不能解决知识结构不全面、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缺失的问题,因为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是现行高考制度统领下的应试教育。
什么叫“应试教育”?“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应试教育是指脱离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的发展需要,以应付升学考试为目的,违反教育学规律的一种教育模式。”[1]学生从这种教育中所学到的仅仅是走进考场才有用的东西,是学以致考。
在高考的统领下,中国的应试教育根深蒂固,所带来的问题也错综复杂。
2.1应试教育迫使学生死记硬背了很多知识,但 不牢靠
真正的“学习”,是一个经验建构的过程,是一个知识内化的过程。如果某些知识并没有经历经验建构和内化过程,那么,尽管它们已经进入了大脑,但不会长久印刻在大脑,只是临时停留在大脑,很快就会忘记。
应试教育,使学生的学习行为服从于脱离社会发展需要和个人发展规律的考试,使知识的学习都是停留在死记硬背的层面,知识并没有通过经验建构和内化过程长久印刻到大脑,而只是临时地、机械性地停留在大脑,目的是应付考试需要。一旦考试结束,这些临时停留在大脑中的知识很快就会被忘记。这一点,很多人都会经历:当大学、研究生毕业以后,当成为教授以后,翻开曾经背得滚瓜烂熟的高中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语文(特别是古代诗词)课本,会发现,大部分知识已经忘记了。这不是因为文理分科而没有学习过,事实上都刻苦认真地学习过,甚至都倒背如流。
2.2应试教育迫使学生死记硬背了很多“知识”,但荒废了“学习”能力
人们常常把在学校接受教育理解为学了哪些知识。实际上,在学校接受教育,最重要的不是学习多少知识,而是对一个人的思维的培养、科学方法的培养,这是对人的一生都起重要作用的。
知识的学习是永无止境的,一名80多岁的院士、博导,他的知识依然是不全面的,依然是需要不断学习各种知识的。一个真正的人才,并不是他从小就学会了各种知识,而是他从小就获取了“学习”能力,从小就学会了根据变化了的情势不断地选择自己需要的各种知识进行学习。比如一个教育学的博士研究生在研究某个教育经济问题时,发现自己的经济学、数学知识欠缺,但如果他有很强的“学习”能力,那么他完全可以从头开始学习必要的数学知识、经济学知识。
“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有自身规律的,与知识学习的规律有所不同。现行的应试教育,以考试为目标,迫使学生在脱离自身经验、违背学习规律的情况下死记硬背大量的知识,使学生陷入“知识”的海洋而不能自拔,没有时间思考,没有时间思维训练,也就无法提高自身的“能力”,结果是有“知识”没“能力”,特别是没有“学习”能力。
知识结构的不全面是绝对的,没有一个人的知识结构是全面的。人与人的区别并不取决于“知识量”的多少,而是“学习”能力的强弱。一个“学习”能力弱的人,尽管不分白天黑夜地识记了再多的知识,他也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才,因为知识是永远随着不断变换的情势在进行变换、更新的,谁也不可能在昨天就准备好今天、明天的全部知识。一个人“学习”能力欠缺,那么,不管他昨天死记硬背了多少知识,他也没有能力根据不断变化的情势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以应对今天和明天的知识需要。一个具备“学习”能力的人,可以根据不断变换的情势需要随时补充自己的知识,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2.3应试教育迫使学生死记硬背了很多知识,但丧失了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
现代社会的人才,具备丰富的知识固然重要,但是具备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更为重要。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的培养有其自身的规律,与知识习得的规律完全不同。
现在的问题不是因为文理分科导致了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的分离和缺失,而是应试教育下学生被迫把全部的精力用来死记硬背没完没了的知识,结果导致了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的分离和缺失。由北京大学组织调查并撰写的《中国报告(2009)》显示,在“教育时间投入”上,北京、上海、广东三地在校学生平均每天用于学习的时间为12.9小时。其中北京孩子每天学习时间最长,约为14.4小时;上海学生13.2小时;广东学生11.9小时。如此超量的学习时间,几乎都是用来死记硬背各种知识,学生根本没有时间来思考、探索和创新以训练科学精神,根本没有时间来感悟“人文”。
实际上,中国中学生负担过重一直是个老问题,中国的中学生也是最苦最累的群体之一。高中生每天学习十六七个小时,一个月才休息一天或半天,身心素质严重下降,近视率高达80%左右。在“不管采取什么措施,只要能提高成绩就行”的功利思想指导下,各地形成了一整套教育潜规则,甚至提出“为了学校的升学率,要把学生的油全榨出”、“为了提高升学率,非考科目全让路”、“提高高考成绩,校长要靠上,教师要豁上,学生要拼上”等口号。
为中小学生减轻课业负担这句话不知道喊了多少年。1950年毛泽东主席写给教育部部长马叙伦的信中说:“要各校注意健康第一、学习第二……学习和开会的时间宜大减全国一切学校都应如此。”自那时起,就开始对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有了关注。一减用了60年,现在再来看,却是越减越负担,孩子仍在闻鸡起舞、挑灯夜战!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问题甚至被提入了200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在报告中说要把中小学生从过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实践、创造。
在应试教育中,知识从来就不是一种价值,而是一种工具,它本身就是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的天敌。取消文理分科,自然是希望让学生有健全的知识体系,但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孕育健全的心智、人格,而知识学习却未必会带来心智和人格,相反,超强度的、工具化的知识训练恰恰是心智和人格的天敌。知识一旦工具化,文、理分还是合都变得毫无意义。工具理性主导下,知识全备的教育,并不一定能带来健全的心智、人格以及独立自由的思想能力。
3提高综合素质要从改革高考制度开始
高中文理分科问题是个伪问题,陷入这个问题的争论中,将无法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真正路径,因为在应试教育没有改变的情况下,无任文理分科与否,都无法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的培养。必须撇开中学文理分科这个伪问题,直接面对中学教育中的应试教育这个真问题,深入反思中学教育的定位问题,并改革中国的高考制度。
3.1中学教育的定位
知识是无穷无尽的,而且不断在更新。任何人都不可能穷尽所有的知识。那么,人的一生中到底应该具备多少知识?不同的人会根据自己不同的兴趣、不同的需要做出不同的答案。有些知识对某人非常重要,但对另外一个人可能一文不值。由于未来所需知识的不可确定性和人与人之间所需知识的差异性,再加上知识的不断更新,知识教育定位就是一个需要谨慎思考的问题。
那么,中学教育到底应该教什么?笔者认为,中学教育应定位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基本知识的掌握,二是“学习”能力、科学精神的培养,三是人文情怀的培养。
知识无穷无尽,但有些知识是“基本知识”,对几乎所有人的一生都能用得上的,那么就应该让所有人都学会,所以应安排在中学教育阶段。但是这个“基本知识”有个边界,仅限于“基本”,比如基本的识字,基本的算术,基本的天文地理知识,基本的生命知识。“基本知识”不能太少,但也不是越多越好,太多了,对有些人就是浪费生命,而且因为学这些知识必定会占用时间,这样必定会挤压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的培养的时间,结果可能是学习了知识,却失去了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得不偿失。
在当前中国的中学阶段,与知识学习相比,“学习”能力、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的培养,可能更为重要,因为后者是所有人都终身受益的。在中学这几年有限的时间里面,如果知识学习与后者发生冲突,宁愿少学点知识,也要让孩子培养科学精神、人文情怀和综合素质,因为知识的片面或欠缺是容易补充的,在发现自己欠缺某方面的知识后立即补充,完全没有问题。但是,科学精神、人文情怀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下子能够补充的。卢梭在这方面有很深刻的思考:“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使我获益不少”;“在儿童时期没有养成思想的习惯。将使他从此以后一生都没有思想的能力”;“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问题不在于告诉他一个真理,而在于教他怎样去发现真理”。
3.2中学阶段知识教育与科学精神、人文情怀培 养的关系
有人认为,知识教育越多越好,只有掌握足够多的知识,才能形成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这种观点看起来没有错。但,知识习得并不等于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的具备,因为知识习得与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的培养遵循不同的规律。知识学习的过程是一个经验建构和内化的过程;科学精神的培养更强调在兴趣的引导下,让学生自发地、执着地探询,这是培养科学精神的最佳途径;人文情怀的培养主要依赖生活实践。实际上,成年人多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兴趣发展,让孩子多一些自由的时空,这是最大的人文情怀的传递。如果成年人忽略孩子的感受,不尊重孩子的心灵,只顾自己意愿强迫孩子必须学习什么,又如何指望孩子能充满人文情怀?
由于知识习得、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的培养都遵循不同的规律,所以,在中学阶段的教育安排时,不同的教学安排会出现不同的结果:知识教育占用时间太多,则挤压科学精神培养的时间,使得受教育者有知识没能力,综合素质不会高,同样也挤压人文情怀培养的时间,使得受教育者有知识没文化,综合素质也不会高;知识教育占用时间太少,则科学精神、人文情怀培养时间充足,这又会使学生知识结构有缺陷,综合素质不会高;只有当知识教育、科学精神、人文情怀培养时间分配恰当,才能培养出知识结构合理、科学精神、人文情怀具备的综合素质比较高的人才。
当前,中国中学教育阶段的主要问题是知识教育占用时间太多,几乎所有的老师和学生都被高考等各种考试绑架在知识教育的死记硬背式考试训练中,导致学生有知识没能力或有知识没文化,综合素质难以提高。
所以,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当前要做的是减少知识教育的时间占用量,留给学生一些自主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按照自身特点来化“知识”为“能力”,发展兴趣,发展思维,发展心智,健全人格。特别是人文情怀的培养,远远不是在书本中灌输多少人文知识,而是要多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兴趣发展,让孩子多一些自由的时空,这是最大的人文情怀的传递。如果忽略孩子的感受,不尊重孩子的心灵,只顾用冷冰冰的考试来强迫孩子必须学习多少知识,又如何指望孩子能养成人文情怀?
为了减少知识教育的时间,笔者认为当前应降低中学教育的难度,减少中学教育的知识量,给学生留下一些兴趣发展、能力培养、人文情怀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真正成长为“人”,而不是冷冰冰的考试机器。另外,笔者也主张裁减一些中学阶段的课程,构建更加合理的知识教育体系。比如中小学阶段的外语课程,学不学外语,学什么语种的外语,学多长时间的外语,如何学外语,这都是值得重新反思的问题。仅是外语这门课程,就牵制了所有学生的大量时间和精力,但这真正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吗?也许只是大学的敲门砖而已[2]。
3.3高考制度改革非常迫切
中国的中学教育阶段的主要问题是应试教育问题,其中的核心环节又是高考。所以,改革高考制度就是一个迫切的问题。在目前的高考制度没有改变的情况下,取消文理分科,唯一的作用是迫使学生增加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这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毫无作用。
那么,如何改革高考制度才能有利于培养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呢?这里,又得回到科学精神、人文情怀的培养规律上来。
科学精神是指科学活动方式本身所特有的气质,包括探索精神、怀疑精神、求实精神、创造精神等。一个人要培养这些精神,一般需要有浓厚的兴趣来支撑。只有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一个人才会不怕困难,不断探索,不断创造,久而久之,则会培养出享用终身的科学精神。如果是在自己不感兴趣的领域,一个人迫于考试,被迫学习,但内心缺乏一种主动探索的心智冲动,一般不会主动去克服困难,遇到困难绕着走,久而久之,不但形成不了探索、创造等科学精神,反而会形成厌倦、机械服从等反科学精神。
人文情怀主要是指对他人或人类深切关怀的人道主义胸怀,它包括高尚的个体人格、强烈的责任感和道义感,以及为人类的利益及事业奉献的精神。一个人要培养人文情怀,这首先需要他在现实生活中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各种人文情怀,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和关怀。人文情怀的培养是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包括家庭、社会和学校各种人文的熏陶。但是,就教学来说,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人道化,就是对学生的最大尊重和关怀。如果在教学内容的安排方面照顾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对学生不同的兴趣、不同的特长做出制度上的尊重,而不是强迫学生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那么,学生自然不会接受到反人文的讯号。这样,自然就会增强学生的人文情怀。
从上面的分析可知,中学教育阶段的科学精神、人文情怀的培养,都指向学生的兴趣发展。现在,受迫于冷冰冰的统一的高考制度,所有的学生都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整天死记硬背着各种考试所需要的“知识”,这是无法培养出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的。
事实上,正是强调卷面分数、将分数作为唯一录取依据的统一高考制度,才是造成整体素质低、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缺失的本源。在这样的升学制度引导下,学校教育必然以知识教育为重点,突出记忆与背诵,哪怕是人文学科的教育,也是走知识化、技能化路线;文科和理科,在学生看来,都是需要记忆、需要考出好成绩的科目,谁会真正关心学习这些科目能增长多少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
只有把教育对准人本身,教育的内容才可能真正有益于受教育者人格的健康发展,而这样的教育,必须建立“以人为本”、注重人个性、特长的多元评价体系与升学制度。离开了这一制度的构建,无论是中学的课程改革,还是高考科目改革,其对受教育者素质的培养,都将止于空谈。所以,给孩子多一些发展兴趣、发展个性的时空,应该是高考制度改革的方向。
从发展学生兴趣、个性,培养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的角度出发,要构建多元评价体系的高考制度,笔者提出的“分专业高考制度”[3]不失为一个好的思考方向。分专业高考即在完善现行高中毕业会考制度的基础上,废除高考中的公共科目语文、数学、外语,高考按照物理、化学、生物、体育、美术、音乐、语文、数学、外语(进一步细分为英语、德语、法语等)、地理、历史、政治等专业来分类进行命题考试,分专业招生。这既能满足学生们的兴趣、特长发展的多元化方向,也契合“高考为高等专业教育选拔有专业兴趣、专业潜质、专业基础的学生”这么一个功能定位[4]。
有人担心分专业高考会导致更为严重的偏科,甚至认为太早地分科,可能会损失一大批像苏步青、钱伟长一样文理兼容的大师。但笔者却认为,因为有毕业会考制度把关,分专业高考制度不会导致偏科的发生;而且,中国的中学生学习的知识量已经太多了,必须减少;只有减少一些无谓的知识学习,才能让学生有必要的时间和空间来培养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才能学会“学习”,才能提高综合素质。在高考选拔中,一味地强调“全科”发展,可能会损失吴晗、老舍等数学、外语得低分甚至0分的专才、偏才、怪才。
有读者问,分专业高考制度还是一种考试,在分专业高考制度下,中国的基础教育还是一种应试教育。笔者认为,在当前中国,基于预防腐败的需要,还难以推行西方高校的那种自主招生考试模式;分专业高考虽然还是一种考试竞争,但它把竞争从语文、数学、外语等科目转移到学生自己选择的、感兴趣的科目上,所以,这是一种正面竞争,不再是一种无谓的消耗。在分专业高考制度下,每个学生的学习已经从枯燥乏味的“应试学习”变换为一种兴趣引领下的“兴趣学习”。“兴趣学习”,虽然还是有竞争,但由于充满了兴趣,必定有利于培养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提高综合素质。
如果实在有人担心,笔者建议不妨让现行高考制度和分专业高考制度同时进行,让学生自愿选择参加哪一种高
考,也让高校自主决定按照哪一种高考成绩来录取学生。
参考文献
[1]钱民辉.教育处在危机中 变革势在必行——兼论“应试教育”的危害及潜在的负面影响[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4):40-48.
[2]李雪岩,龙耀,李娟.中国外语教育品牌战略思考——中国外语教育制度研究系列之二[J].教学研究,2007,30(2):111-115.
[3]李娟,龙耀.中国高考制度改革的社会学视角 [J].教学研究,2008,31(2):95-103.
[4]龙四古,李娟.中国现行高考制度设计的逻辑误区[J].教学研究,2009,32(1):9-13,17.
Knowledge of arts and sciencesScientific spiritHumanistic feelings
——On the division of arts and sciences
LONG Si-gu
(School of Public Management,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Jiangsu210093,China)
AbstractDivision of arts and sciences of high school is actually a pseudo-problem,because the division is not the real reason leading to the knowledge structure one-sided,the scientific spirit and human feeling isolated and missing;the exam-oriented education is the real problem.A direct result of the exam-oriented education are incapable of knowledge,a direct result of the scientific spirit and human feelings of isolation.The implementation of sub-professional exam to test a more diversified selection criteria,you can take care of different interests,can adapt to the diversity of talents requirements will help guide students from stifling the spirit of science and humanity of the "examination-oriented learning" to cultivate a scientific spirit and humanity of the "interest in learning".
Key wordsdivision of arts and sciences;examination-oriented education;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