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及动词化语法隐喻

2009-12-30 09:51李晓燕欧阳俊林蒋兰惠
关键词:隐喻

李晓燕 欧阳俊林 蒋兰惠

摘 要: 隐喻是人类认识世界和自身的不可或缺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任何非过程成分转换成过程即可产生动词化语法隐喻。以新闻文体的语料为研究对象,可以证实动词化隐喻的发生频率远低于名词化的隐喻,且动词化的产生以名-动化为特征,并与名词化无关。

关键词:隐喻;动词化;语法隐喻;新闻文体

中图分类号:H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101(2009)03-0069-04

在我国,隐喻最早称为“譬”,出现于《诗经》。墨子第一个给出隐喻的定义,即 借乙物明甲物,通过类比更清楚地了解甲物。先秦时期的学者就如何运用隐喻达到劝说和交 际的目的进行了研究。隐喻就是利用不同事物的抽象的相似点来“打比方”,隐喻以浅显说 明深奥,以具体说明抽象,以熟悉说明生疏,并创造生动的意境和形象[1]12。

西方学者对隐喻的研究呈现出多视角多领域、交相辉映的局面。亚里士多德既研 究隐喻的修辞功能,又研究其认知功能。20世纪以来,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隐喻上升到 思维领域,其认知功能及其对人类思维的推动作用得到了普遍认可和高度重视。Richards论 述了隐喻的要素、特征等,并最先探讨隐喻的认知功能。Black提出了隐喻创造相似性这个 观点,即有时只有在使用某个隐喻之后,人们大脑中才出现本体和喻体之间的某种新的特别 的联系。美国语言学家 Lakoff 和Johnson强调人们用来思考和行动的常规概念系统本质上 是以隐喻为基础的,隐喻是人类用来组织其概念系统的不可缺少的认知工具,是通向真实的 一种途径,能够创造新意义,表达新思想[1]14。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对隐喻的研究逐步深入,研究视野开阔,成果迭出。束定芳探 讨了现代隐喻学的研究目标、方法和任务[2]。郑洪仁探究了隐喻辞格在 语言中的具体运用,指出隐喻是语言艺术中的艺术。安晓杰着重指出喻体在比喻中起最重要 的作用,喻体运用恰当,本体的特征和性质得以呈现和突出。聂炎论证了隐喻的四种功能, 认为隐喻思维的具体形态是联想和想象。

一、隐喻的类型

学界对隐喻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及其产生的不同情况进行了分类。隐喻在复合词中的投射有不同层面。投射到词义层面,引起词义演变,可称为词义隐喻。投 射到语素层面,产生喻体语素,喻体语素以其隐喻意义参与构词,可称为构词隐喻。真正能 够产生新词的是构词隐喻。复合词构词隐喻的隐喻结构类型可分为喻体语素在前的借喻造词 和喻体语素在后的暗喻造词[2]。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看隐喻,最为学者重视的是容器隐喻,它是Lakoff & Johnson提出的三种 概念隐喻中本体隐喻的一种重要类型。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大量的容器隐喻存在,这反映了 两个语言民族隐喻思维的共性和差异性[3]。也可揭示人类认知与语言之间的关 系。

从翻译学角度看隐喻,可根据英语隐喻的形式和意义将其分为四种类型:简明的隐喻,半隐 性隐喻,隐性隐喻和复杂的隐喻。本体、喻体和相似点是深刻理解英语隐喻的前提。相应的 翻译策略应以直译法为主,必要时选用意译法、转译法或合译法[4]。

此外,根据本体、喻体和喻词这三个部分的异同和隐现情况,一般把比喻分为明喻、隐喻( 也叫暗喻)和借喻三类。Peter Newmark将英语隐喻分为六类:死隐喻、陈腐的隐喻、常用 的隐喻、有所改变的隐喻、最近形成的隐喻和新颖的隐喻[5]。

二、语法隐喻的类型

语法隐喻理论自Halliday创立后,得到广泛关注。系统功能语言学语法隐喻理论植根于语言 分层思想。从纵聚合角度看,语言符号系统由表及里分三层:音系层、词汇 语法层和话语意义层。从横组合 角度看, 话语意义层的各功能成分如产生意义范畴的跨越,那么语法隐喻就发生了,这种功能成分转换反映到词汇语法层就是词类转换。如:

(1a) The driver drove the bus too fast down the hill,so the brakes failed.

(1b) The driver's over-rapid downhill driving of the bus caused brake failure.

在(1a)的两个小句中, drove和failed 是表示过程的动词,但在(1b)中,这两个动词分别 转化成名词driving和failure,过程小句也就转化成名词短语,也就是说被名词化了。Hall iday认为语法隐喻包含“元功能”和“层次”两个方面,并区分了不同的语法隐喻类 型。对语法隐喻进行分类,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深入量化分析的可能,同时也可解释人类语 言演化中的某些事实,如名词化反映的概念抽象过程。

因此,本文试将语法隐喻的基本类型进行梳理,根据及物性过程的功能成分,以及这些功能 成分在词汇语法层面的具体体现形式,即词类,来反映各自从一致式转换到隐喻式的路径, 以体现语法隐喻类型的分布和变化趋势,总共整理出以下13种隐喻类型:1.形容词变名词,即物体的性状隐喻为实体;2.动词尤其是情态动词变名词,即物体的过程隐喻为实体;3.介词或副词词组变名词,即环境成分隐喻为实体;4.连词变名词,即关系隐喻为实体;5.动词尤其是情态动词变形容词,即过程隐喻为性状;6.介词或副词词组变形容词,即环境成分隐喻为性状;7.连词变形容词,即关系隐喻为性状;8.介词或副词词组变动词尤其是情态动词,即环境成分隐喻为过程;9.连词变动词尤其是情态动词,即关系隐喻为过程;10.连词变介词或副词词组,即关系隐喻为环境成分;11.无词汇形式变名词,即无及物性过程的功能成分隐喻为实体名词;12.无词汇形式变动词尤其是情态动词,即无及物性过程的功能成分隐喻为过程;13.名词变形容词,即实体隐喻为性状。

上述13种隐喻类型,第1种“性状”转换成“个体”,也就是“形容词”的“名词化”。总体看来,隐喻趋势基本是单向的,几乎都朝事物性方向发展。并且13种类 型中,“名词化”隐喻有5种——“1,2,3,4,11”,也就是说任何功能成分都可以直接 实体化。这对应了Halliday自语法隐喻理论创立以来对“名词化”的重 视,认为“名词化是创造语法隐喻的最重要资源。”[6]

三、动词化语法隐喻

Halliday曾以科技语篇分析为基础,突出强调了名词化的意义。国内学者也有归纳分析,再 次证明名词化在语言表达方面的突出地位[7]。但动词化研究尚属 空白。系统功能语言 学从语法隐喻视角提出“动词化”也是其独到之处,但因过于突出“名词化”,到目前为止 ,“动词化”鲜有讨论[8]。然而现实语料中大量存在“实体过程化” “性状过程化 ”——即“名动化”“形动化”。例如,美国方言学会投票选出来的2006年度流行词是“ Pluto”(冥王星)。这个刚被科学家降级剔出九大行星之列的星球的专名,无疑代表一个 实体[9]。

(2a) “Have you been taken as a Pluto?”

(2b) “Have you been plutoed?”

(2a)中的Pluto在(2b)中被转化成动词,表达“降级,罢黜,冷落”这一过程功能。这符合H alliday的语法隐喻划分标准,却完全没有被纳入动词化语法隐喻范畴。

出于对隐喻的进一步研究的需要及对动词化语法隐喻所持有的不能被忽视的理念,笔者对以 新闻文体为实证研究的语料来源进行了以下分析:

为尽量排除干扰因素,本文语料均来自在国际上得到公认且阅读量较大的美国媒体近年发表 在New York Times(《纽约时报》)网站上的文章。采取随机抽取方式,选用了最新时文5 篇,内容涉及电影、美食、旅游、健康。为便于比较,如篇幅过长,取前300字左右。

由于动词化语法隐喻总是发生于由其他词类转换而来的动词中,因此首先要确定动 词句,然 后在这些动词中鉴别出含有语法隐喻的那个动词。其次按照系统功能语言学以动词的数量来 确定小句。如:

(3)He was resentful,and told me how hard he had tried to excel at games.

例(3)是个复句,从语表看,它包括两个半独立小句,即he was resentful和he told me ho whard he had tried to excel at games,第二个小句又包括两个潜在的半独立小 句,这样原句共包含四个命题:

(3a)He was resentful.

(3b)He told me something.

(3c)He was hard to do something.

(3d)He had tried to excel at games.

因此,确定例(3)共含有小句的数量为四。

(一)统计分析步骤

1.统计每篇文章小句数量。

2.统计动词化隐喻的数量。

3.计算动词化隐喻发生频率。将动词化隐喻数量与小句(过程)数量的比值称为动词化程 度,即体现动词化语法隐喻发生的频率。

4.分类统计动词化的数量:名-动化、形-动化。

(二)统计计算结果(见表1)

(三)结果分析

1.动词化总体发生频率低

新闻时文中小句总数108个,动词化仅有21例,或许这便是动词化长期没有引起关注的原因 。一个小句中,过程只能有一个,而且越是正式文体,过程动词越是被淹没在一堆承载高密 度信息的名词化词组中。如:Just for this reason,we shall concentrate on 玃450and the following 2獷1,on the simple result,i.e.the result consisting of a si ngleindependent cause as the most central part of the case.其中表示过程的动词concen trate被淹没在一堆信息密度更高的名词化词组中。

2.动词化的价值

按上文动词化程度计算方法,平均动词化程度不高,分别为0.24和0.19,但动词化类型分布 却有鲜明对比,以名词、形容词的动词化为主,尤以名-动化为特征。

(1)新闻文体的动词化体现出强烈的情感召唤

表中21例动词化隐喻有16例是名/形-动化。这种动词化是逆着“事物性”方 向的,而且动词化涉及的都是同源词,隐喻过程中词汇语义的共同基础没变。但从一个概念 化或近乎概念化的静态范畴转换成动态范畴,大大增加了情感召唤力。例如:

(4a) And soon she was giving the grace to the pages of Life,Vogue ,and Glamour.

(4b) And soon she was gracing the pages of Life,Vogue,and Glamou r.

(5a) Heat is equal to flavor.

(5b) Heat equals flavor.

(4b)(5b) 把“grace”和“equal”作 为动词使用,生动活泼。相形之下,(4a)(5a) 似乎在不动声色谈一个客观事实。新闻文 体主要用来报道事件、追踪人物、描绘场面等,需要的是以情动人,吸引读者。而不是像科 普文似的中规中矩,毫无声色。名/形动词化恰能增强感染力,充分唤起情感交流。

(2)动词化具有浓缩信息的功用

动词化几乎都有密集信息含量的作用,徐盛桓认为经过“功能代谢”为基础的语法过程,名 动转用实现了含意内化[10]。也就是说,新闻文体的动词化是在同源名词 语义基础上增加 了动作含义,从而提高信息含量,不涉及句中其他成分。例(4)中“grace”动词化后内化了 “give”的含义,表达简洁。再如:

(6a) She was admitted to hospital with an eating disorder in herlate teens.

(6b) She was hospitalized with an eating disorder in her late te ens.

例句中的“hospital”动词化后,除了原本表达的某个地点的语义,还增加了“admit”的 语义,不仅生动而且用字经济,适应新闻文体吸引读者,争夺“眼球”。

形容词转化为动词的形-动化密集信息的机制与名-动化基本类似。例如:

(7a) One of its setup options makes photos to be able tofloat on a black background.

(7b) One of its setup options enables photos to float on a blackbackground.

例句中的“able“动词化成“enable”后,浓缩了“make”的含义。

(3)名/形动词化与名词化不相关

如上文分析,名/形动词化从词汇语法角度看,是个语义“内化”的过程[11] ;从语法隐 喻角度看,其功能转变不涉及句中其他成分。因此,此类动词化与名词化无相关性。这一点 和关系过程化总伴随名词化不同(如前文例1)。观察例(4)~例(7),句中其 他成分都没有受影响。再如:

(8a) New excavations near Stonehenge have moved the cover from h earths,timbers and other remains.

(8b) New excavations near Stonehenge have uncovered hearths,timb ers and other remains.

例句中的名词“cover”转换成动词“uncover”,内化了动作含义,表达精炼而生动,但丝 毫不涉及小句其他部分。

四、结论

基于对隐喻及语法隐喻的分析,相对于名词化语法隐喻,动词化语法隐喻发生频率远远低于 名词化。新闻文体的隐喻形态以名动化、形动化为主,隐喻方向逆着“事物性”;在静态范 畴动态化的过程中,增加了情感召唤力;名词或形容词的动词化通过语义内化提高了信息含 量,一方面表达简炼,另一方面不涉及其他功能成分转换,尤其是与名词化无相关性。

参考文献:

[1] 李忠初.汉语隐喻造词法的系统性特点[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版,2003,25(6):12-14.

[2] 颜红菊.隐喻的文体价值[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2008(2):54-55.

[3] 朱晓琴.隐喻的认知功能[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08(3):32-34.

[4] 谭卫国.隐喻的分类[J].中国翻译,2007(6):19-21.

[5] 张艳玲.论比喻的分类及其结构形式[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2):21- 24.

[6] 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等.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 社,2005:352.

[7] 刘承宇.语法隐喻的文体价值[J].现代外语,2003(2):27-29.

[8] 朱永生.名词化、动词化与语法隐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2):43-4 5.

[9] 徐盛桓.名动转用与功能代谢[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8):16-19.

[10] 徐盛桓.名动转用的语义基础[J].外国语,2001(1):10-13.

[11] 高芳,徐盛桓.名动转用语用推理的认知策略[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4 ):34-37.

[责任编辑:吴晓红]

猜你喜欢
隐喻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汉韩“风/바람”的隐喻对比研究
《活的隐喻》
描写·对照·隐喻——阿来《瞻对》艺术谈
隐喻手法帮你理解词义
电影的隐喻本质
“足”的隐喻认知对比研究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
多模态视角下的隐喻*——兼评Charles Forceville 的隐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