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英
语文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美学,特别是教材改编以来更能体现这一说法,从多年的教学中我体会颇深。在此笔者以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教学实践为例,就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试作探讨以适应教材改革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一、发现美
首先,进入第一个环节“发现美”。我先让学生默读课文,整体感知,同时划出自己认为最“美”的句子。学生带着一种兴奋的急于发现美的冲动,开始了兴致很高的阅读。在学生初步的阅读感知后,我要求学生在刚才划出的“美”句里倾注自己的感情,带着自己的体会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以诵读的方式溶入语文的音韵美。目的在于把教材的无声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把文中静止的情感变成学生流动的真情实感,把学生带进课文情境中,与文本与作者展开直接的情感交流。
在此基础上,我请学生对自己挑出的句子作出点评,说说“美”之所在。学生的发言踊跃而多彩,课堂气氛一下活跃起来。让学生抓住有一定内涵的“美”句来品味语言,意在牢牢抓住学习语言这一根本。
二、欣赏美
接下来进入第二个环节“欣赏美”。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引导学生讨论明确了北国之秋的特点:清、静、悲凉。接着我把全班同学分成五个小组,完成以下任务:1.用美术老师教的绘画技法描绘一幅想象中的故都秋景,在设色、构图时要体现“清”、“静”、“悲凉”的特点。2.给自己的故都秋景图拟个富有诗意的题目,并作简要解释和描述。
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有的出谋划策,有的积极讨论,有的执笔描绘,有的添上文字解说……教室里大家忙得不亦乐乎。经过大约十分钟的合作、探究后,学生的作品基本成型了。我在学生作画、题词时不断巡视,最后选出了五幅较有代表性的“故都秋景图”展示给大家。再让学生给大家讲构图思路、拟题原因,学生边指点、边描述,讲得条理清晰、头头是道、且颇有诗意,大大出乎我的意料。有的描绘了“小院赏秋意自闲”,低矮、破败的小院,凝神望天的赏秋者坐在枝叶稀疏的老槐树下,面前小桌上摆着斟茶的器具,墙角有几根尖细且长的草,还有几朵攀附在墙外的零落、枯萎的牵牛花,画面透露出了闲适、冷清的意味;有的勾勒了“桥头秋景”一图,构思仿照了卞之琳《断章》。远处小楼上的作者遥望着桥上两个闲人,只见他俩佝偻着背,缩着脖子,手里各自提着一柄收起来的雨伞,桥下是流水脉脉,还有个肩挑水果叫卖者,却少人问津,几片落叶随风飘飞,暗示了一年光阴所剩无多,表现了人到中年的深沉感伤……
在介绍描述时大家都沉浸在欣赏自己劳动成果的愉悦中,不仅再现了课文情、景、语之美,还调动了学生的丰富想象力和生活体验,表现了各自对文本不同的解读,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感受。通过对郁达夫笔下故都之秋的描绘和欣赏,大家心有所感,情有所动,始终处于情绪的感染中,且能以情动情,使他们在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受到情感陶冶,享受到文学的美,心灵被美所滋润。
三、创造美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当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体会到美时,就会产生跃跃欲试的创作冲动和灵感,这时老师就该趁热打铁、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把整个审美过程进一步提升。所以,在这一板块里我设计了这样两个环节:一是课上让学生“导游神木”;二是课后仿写,用饱蘸深情的笔描绘自己身边的秋景。在第一个环节里,先让学生小组充分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口语表达、交际的机会。然后,让各个小组推荐不同风格的“导游”作为代表上台表达。学生在“导游神木”的活动中,不仅充分表现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还表现了他们对家乡山水人文景观的热爱。有导游石碑林立、溪水潺潺的杏花摊,有导游山势雄奇、庙宇高耸的二郎山,有导游古朴凝重、历史辉煌的杨家将古城,有导游沙漠明珠、旅游胜地的红碱淖……同学们的导游各具特色,生动亲切,还加入了自己的想象和感情色彩,给人留下了鲜明而深刻的印象。第二个环节在课后完成,是为了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积淀情感,深入思考和感悟。并在这一环节里把济慈的名言告诉学生“美的文词就是思想的光辉”,让学生明白在感受自然景物之美的同时,要构建起有思想厚度、有真情积淀的文章。
最后我还想要说的是:本课教学尽管开阔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究的积极性,但我发现也有一部分学生没有参与,对这些学生该采取什么对策,如何在语文课堂上不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真正让语文走进每个学生的心灵世界,还有很漫长、更艰辛的探索之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