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的感觉真好

2009-12-29 00:00:00吕彩虹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09年13期


  一天,学校领导满脸喜悦并有些庄重地对我说:“区里要搞一次数学网络教学团队的比赛,你去参加。”网络教学团队?这是什么东西?第一次听说的新名词,让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正发呆,领导将一个比赛通知塞到我的手上。接过通知,我有些茫然。“我行吗?”这句话似乎没经过考虑,就从我的嘴里溜了出来。“看看比赛要求吧。”主任充满信任和期待的眼神,让我无从拒绝。看过通知,我大致了解到数学网络教学团队就是由三个教师组成一个团队,根据临时抽签的内容撰写教学设计,然后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评价、陈述、答辩,同时还有课件的制作。
  既然接受了任务,就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可是,我只教过两年多的数学,并且都是中、低年级,教学经验非常缺乏,对高年级的教材把握也是一张白纸更不用说课件的制作了。这么多空白,如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去填补?我无所适从。好像什么都要准备,但又不知道从何做起。几天下来,一点收获都没有。这样下去可不行啊。于是,我静下心来,理清思路,还是从整体来个计划吧。我将剩下的时间分成三个阶段:资料查阅阶段——选手交流阶段——模拟比赛阶段。有了这个轮廓,我觉得自己清醒了很多,做起事来也有条理了。看什么资料呢?经过分析,我想:既然是比赛,策划人员一定会选择比较大的课题。于是,我把范围缩小,锁定了一些大标题的课题。可是要想设计出彩,光看教材和教参是不行的。于是,我每天有空的时候,第一件事情就是上网,浏览网站上同行们对同一课题的不同设计,遇到好的,我就将它复制下来,粘贴在自己的博客里,哪怕是比较理想的一个小小环节也不放过,每天弄得很迟才睡。就当我对这学期所有年级的教材有个大体的了解时,教育局关于教学团队比赛的补充通知来了:比赛内容选定在三、四、五年级的上册。唉,好些天的准备都白费了。我赶紧从学校里找来,上学期的教材、教参和教案,只有再来一次。通过好几天的挑灯夜战,总算对教材有点数,心里也踏实了些。可是,课件呢?其他两个选手———年龄相对大些,每天练习打字都要花费很多时间,哪有精力去学课件的制作;另一个,虽然年轻,但孩子小,家里连计算机都没有。所以,指望她们制作课件是不行了。于是一有空,我就琢磨起课件来。一边在相关网站上找一些下载速度快、能改动的课件的地址,一边自己学习制作。遇到不懂的就请教同事。好在同事非常支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让我在几天的时间内学会了制作一些简单的课件。就在我的信心一点点建立起来的时候,一番对话,又把我的信心打击得全无踪影。一天晚上,我在小数群(小学数学教师教研交流群)里看见了同行们的对话,是关于课件制作的,他们用的专业术语让我就像听天书一样。我想,过两天我将和这样的人去比赛,我拿什么去比?仅有的一点自信又消失殆尽。
  可是,该来的还是来了。终于到了4月25日,我很早就醒了,很想让自己再休息一下,但是睡不着,可能还是因为紧张的缘故吧。通知上说是8:30前报到,我准备8:10从家里出发。可是不到8点,同事就打来电话说,很多人都到了,催我快点去。看来紧张和认真的人不是我一个啊。来到比赛地点——二中,看到了很多同学,心情稍稍放松了一些。抽题了,我心里默默为自己祈祷,希望能抽一个平时关注比较多的课题。可是,事与愿违,很多人都抽到了我们平时讨论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而我抽到的却是四号——《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虽然教学的内容很容易,但是要想设计、创新似乎有点困难。我坐在自己的位置上郁闷了半天。事已至此,也只有动手写了。写着写着,我的思路似乎清晰起来,平时看到的有些东西居然能突然显现在我的大脑。很快,我敲键盘的速度快了起来,不到50分钟就将教学设计的主体完成了。我深深地吸了口气,继续将一些细节考虑得再细致一些。
  下午是将三人写的设计综合一下,写一份最理想的团队设计。我们三个人经过交流、讨论和思维的碰撞,达成了一致。形成了一个由“创设情境-自主探索-总结归纳-实际应用”为模式的教学设计。因为下载的课件和我们写的教案不吻合,所以我独立完成了一份课件的设计,虽然水平不高,但那也是我的作品啊,心里不禁泛起一丝甜蜜的感觉。在我制作课件的同时,同事也基本完成了对五号团队教学设计的评价。下午的任务算是完成了,心里轻松了很多。第二天上午的任务是根据指定团队对我们的评价和建议来修改自己的设计与课件,另外还有教学设计的陈述与答辩。准备时间只有一个多小时,太短了。所以我们决定利用晚上的时间来加班。我们草草地吃过晚饭就来到学校,将教学设计从形成过程、媒体资源的应用和设计亮点这三个方面进行了认真地分析,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一直忙到近9点。看着自己的成果跃然屏幕之上,一种久违的满足感涌上心头。
  第二天早晨,我们依然早早地来到比赛现场,将教学设计和课件重新调整,进一步完善,把最完美的答案提交到指定的博客位置。接下来就是答辩了,我怀着忐忑的心情走进答辩室。评委微笑的表情让我的心情放松了很多,也自信了很多。我将事先准备好的陈述稿娓娓道来。答辩的内容也基本在我们的预计之内。终于,所有的过程都结束了。走出答辩室,似乎有一种“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轻松和愉悦,外面的阳光也变得格外灿烂。虽然成绩还没有出来,或许结果并不如意料中的满意,但我觉得这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有了这样的经历,我认为自己已经是一个胜利者。
  经历的感觉真好——经历意味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