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人教社小学语文实验教材第二册第15课《夏夜多美》是一篇童话故事。故事发生在一个夏天的夜晚,一只小蚂蚁不小嘴进池塘,在朋友们的帮助下回到了家。
学习者特征分析
(1)学生在第一课时,已经利用多种方法学习记忆了生字词,学写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拓展阅读了“跨越式”阅读资源中有关描写夏夜景色的文章,能初步感受夏夜特有景物与其他景物的不同,初步感受夏夜的美好。为第二课时归纳主要内容、实现情感目标的跨越做好了准备。
(2)学生是广州市东风东路小学一年级“跨越式”实验班的学生。他们从一开学就进行“跨越式”的实验研究,学生已能熟练运用Word、PowerPoint和金山画王软件,能初步运用网络搜索、收集有用的资料帮助学习,并能熟练使用留言板上传文件等。
(3)学生思维活跃。肯动脑筋,喜欢提问,对借助网络学习很感兴趣。
设计理念
(1)《语文课程标准》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理念。
(2)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学生跨越式发展的理念。
(3)语文教学“以读为本”的理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自主利用网站中“生字学习”模块,会认“莲、哭”等13个生字,会写“她、他”等6字,能正确读出“惊醒,着急、亮晶晶”等词语。
(2)读懂课文,利用“课文学习”资源中的“词语热键”来理解文中“惊醒、感激、飞机”等词语,利用游戏的形式积累“AAB”形式的动词,能利用网站中提供的“填空”练习,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体会文中蕴涵的思想感情,并搭配了课后“读读说说”的词语练习。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课文的主要内容。
(3)能围绕“校园多美”进行网络环境下的打写活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网络环境下的自主识记、教师检测、小组合作、朗读实践等多种形式,掌握生字词的音、形、义和理解课文的重难点语句。
(2)通过交流、听读互评等活动,让学生在读与评中理解6c2e67d5fa408cd234ef32d8739e4328体会,不仅理解课文,也体验到协作学习的方法,提高评价与协作的意识和能力。
(3)通过阅读拓展资源、特别是“加星”资料的阅读,学生实现在教师引导下的自主阅读。
(4)利用网络留言板的写作、展示、评价工具,掌握运用信息技术学习语文的方法和策略。
(5)在情境学习过程中,体验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初步感知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学习语文的兴趣。
(2)从大量有关互爱互助的童话故事中,体会助人为乐的美好情感,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
(3)培养学生喜欢写话、喜欢创作表达的情感。
教学策略
1、问题任务驱动法
本课以“送蚂蚁回家”这一线索贯穿全文,以利用网络自主解决问题的方式辅助教学。不仅要让学生了解故事内容、体会夏夜美景,还要让学生体会小动物们助人为乐的精神。由于课文中描写夏夜美景的内容并不多,因此本课时的学习任务没有简单设计为“夏夜的美,美在哪里”,而是设计成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找出“最打动你的一个句子,努力把它读好,并说说为什么打动你”。
2、以读代讲、以学定教的“双主”教学法
创设有利于调动学生情感的多媒体情境,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开展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低年段语文阅读教学活动。
3、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方法
本节课信息技术成为创设情境的工具;成为交流协作的工具;成为提供丰富资源,进行信息加工的认知工具,成为彻底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工具。
资源准备
自制CAI课件。本节课中教师使用的资源是:情境导人、课文学习、资源宝库、练习平台、展示空间等模块。学生使用的资源是:课本、课文学习、资源宝库,展示空间、练习平台等模块。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看图说话(2分钟)
(1)点击课件中“创设情境”按钮(配乐描述)。
师:孩子们,当天边的夕阳收起她最后一缕霞光,喧闹了一天的公园渐渐安静下来。夜幕降临,皎洁的明月挂在湛蓝湛蓝的夜空,洒下点点银光。闪闪的星星倒映公园一角的池塘,像颗颗珍珠撒落。啊!多么迷人的夏夜啊,就是在这样一个夏天的夜晚,发生了一个更加美丽动人的故事。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美丽的夏夜,用心去感受这动人的故事。齐读课题。
指导:一读读出夏夜的静谧;二读读出夏夜的美感。
(2)看图说话。
师:瞧,现在我们就来到了池塘边,谁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课件出示美丽的池塘夜色图和“说话建议”——我看到( )的( )。随即贴画:小蚂蚁、睡莲、蜻蜓、萤火虫。
(3)过渡。
师:就是在这样一个美丽的夏夜,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设计意图:优美动听的音乐和老师的感情描述,将学生带入到公园池塘边那美丽的夏夜,奠定了学生理解课文的情感基调,调动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看图说话训练、丰富了学生的语言。在此环节中信息技术作为情境创设的工具。
2、学习课文,感受美好(18分钟)
点击课件中“课文学习”模块。
(1)从问题人手,利用网络自读自解,体现网络环境下的学生自主学习。(3分钟)
师:课前,在班网作业本里我布置了大家对这篇课文进行提问,现在就请同学们带着你们的问题,利用网络自主阅读,文中的热键解释可以给你帮助。等一会儿我们一起来分享你的收获和问题,好吗?
(2)解读课本,深层感悟。
师:刚才同学们利用网络自学解疑,收获真大!那咱们朗读课文能不能读出感情呢?请同学们关闭电脑,抽出写字板,将书翻到64页。要求:自由读全文,找出打动你的句子用波浪线画下来,边读边想是什么打动了你。
设计意图:在了解“AAB”形式的动词之后,运用所学到的词语。体现了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联系,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
师:其实像睡莲姑姑这样热心、善良、乐于助人的好人在这美丽的夏夜还有谁呢。谁从课文中读到了?请给大家说说。
(3)示范朗读,体会情感;情景表演,深化理解。
师:是啊,由于大家的帮助,小蚂蚁得救回家了。所以,每次读到这里,我的心情就特别激动,我很想给大家读读,可以吗?我在读的时候,你们可要一边听一边想,从老师的阅读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学生汇报:感到小蚂蚁到家心情很快乐;感到大伙儿的帮助对小蚂蚁来说多么重要;感受到当人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要伸出热情的双手来帮助别人,让别人感受到快乐,自己也会感受到快乐!
师:你们想不想把这一幕表演出来呢?(个别学生配乐读)
学生表演:采访——小蚂蚁你坐在蜻蜓背上舒服吗?你都看到些什么?蜻蜓你累吗?为什么?萤火虫你呢?
小结:原来帮助别人不仅能让别人快乐,自己也是快乐的。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运用“边读边想”的方法体会了文中主人公的美好心灵,感受到了景美情更美的思想内涵。这不仅体现“双主”的教学模式,也为下面学生拓展阅读和打写创作奠定了基础。在此环节中,信息技术成为提供丰富资源和加工信息的认知工具。
(4)语言描述质疑。
师:可我还有一个问题不明白,你们能帮我解决吗?既然萤火虫又能点灯。又能飞行,那就让萤火虫一个人去送小蚂蚁呗,干嘛还要蜻蜓也去呀?
学生汇报:蜻蜓的背像飞机可以让小蚂蚁坐得更舒服,萤火虫要在前面飞为他们开路,保障飞行的安全。
设计意图:质疑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在问题中回顾全文,了解到景美人更美的创作意图。这个问题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加深他们对课文的理解,丰富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实现情感目标的大幅度跨越,达到移情的目的,为总结升华推波助澜。
师:是啊,原来在这美丽的夏夜里,小动物们都在尽自己所能去帮助小蚂蚁,让小蚂蚁安全到家。看来,还有比景色更美的东西,那是什么呢?(教师板书画心)那就是小动物们美好的心灵和乐于助人的精神啊!
3、总结升华,拓展阅读(11分钟)
点击课件中“练习平台”模块、“资源宝库”模块和“背景音乐”按钮。
打写填空,总结课文,发散思维。
师:孩子们,这篇课文我们学完了,它讲了一个怎样美丽动人的故事呢?可以参考“说话训练”,在四人小组里说一说,开始吧!(学生分组讲述)
谁愿意给大家讲讲这个故事呢?(请一位学生示范)
谢谢你,给我们带来这么美好动人的故事。其实,在我们的身边经常有乐于助人的事情。不信,你就去“资源宝库”看看那些有趣的故事。请大家先阅读加星的文章,运用边读边想的方法:看看文中的主人公们做了些什么让景色看起来更美了呢?(学生个别汇报读后感)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有归纳总结、发散思维、激活想象、积累阅读的作用。在网上阅读中,我为孩子们选择了5篇童话故事,并且用“加星”的方式对阅读内容加以引导。让孩子们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题材来体会乐于助人的美德,积累文字材料,将语言文字内化成自己的情感体验。也为后面的选题打写作铺垫。
4、选题打写,评价交流(9分钟)
点击课件中“展示空间”模块和“背景音乐”按钮。
师:其实我们的校园也很美啊!在老师眼里,这么美丽的地方因为有了你们这群天真烂漫的孩子而更美了;在你们的眼里,校园因为有了慈祥的老师和团结友爱的同学而更美了。那么,就请你来写写我们美丽的校园以及在校园里发生的美丽动人的故事吧!
作品交流。
教师总结。
师:由于时间的关系,我就不一一展示同学们的习作了,课后大家还可以互相欣赏、相互点评。同学们,今天我们共同分享了许许多多美丽而动人的故事,让我们记住这动人的故事,留住这美好的瞬间吧。最后,让我们伴着优美的音乐一起试着吟唱这首《当我们在一起的时候》,来结束我们课文的学习。
设计意图:以上四环节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在学完课文后有创作表达的欲望,提高学生网络打写的水平。通过网络的协作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习,在评价中进步,体验写作的成就感。我选择的习作练习一个是看图编童话,一个是写写校园的美。这两个习作练习题易激发学生的习作欲望,使学生有话愿说、有话可说。这个环节中的信息技术是作为协作交流、抒发情感的工具。另外,本环节还使用到“背景音乐”,创编了《当我们在一起》这首歌。这一资源的使用不仅能渲染气氛、激发情感、总结全文,更能凸显主题,一举多得。
点评
《夏夜多美》是一篇以情感类目标为主的童话故事。教师结合课文的特点,紧紧围绕故事中的人物(小动物)及他们之间发生的故事展开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过多地讲解,而是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结合自身的引导,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的运用,在读中学习、在读中感悟,使得学生的情感在读中进发、在写中升华。总体而言,本课有几大亮点值得借鉴和学习。
1、结合教学需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工具性
本课教学多次运用了信息技术,每一次运用都是出于教学的需要。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本课的教学目标,尤其是情感目标得到了很好的落实。导入环节的情境创设,一首动听的音乐使教师的导入更加优美,学生在不知不觉之中进入到教师创设的情境,完全沉醉于宁静、优美的夏夜之中。拓展阅读环节,教师为学生提供了许多与本课主题相关的阅读材料,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体会、感悟乐于助人的美德。语言文字的积累和内化,使得本课的情感目标顺利达成,避免了空洞的讲解。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一年级的学生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通过网络来表达自己学习的收获和感受,并与同伴们分享。借助信息技术,学生的情感体验得以升华和抒发,同时还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2、巧设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坚持“以读为本”的原则,让学生拨文入情,在读中感悟。但对于每一个环节中学生的读,教师都有不同层次的要求和安排。从开始的初读读“静”,再读读“美”,到教师通过问题的设置,来引导学生在读中思考、体会,无不是教师的匠心所在。教师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带领学生分别进入不同“人物”的内心,来感受帮助者与被帮助者的内心体验。教师通过质疑的方式,让学生在认知的冲突里自主寻找问题的答案,而答案的获得也加深了学生对本课主题“尽自己所能帮助别人”的理解。
3、步步深入,让学生实现从情感体验到情感抒发的飞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过多地讲解,而是结合学生的点,层层递进,巧妙设计各种教学活动来夯实情感教学目标。首先,引导学生通过“说语言”来回忆课文的大意,把握课文的脉络;然后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通过“对话”理解课文的内涵,通过“演”来体味书中不同角色的心理,体会助人的乐趣,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第三步是拓展阅读,教师提供更多“美好动人的故事”让学生阅读,让学生在“品语言”的过程中进一步引发情感的共鸣;最后是写作环节。教师及时提供机会让学生迁移到自身实践,发现身边的好人好事并在平台中和同学分享,通过“写语言”让学生实现从体验情感到抒发情感的飞跃。就这样,课文的情感目标在语言文字的运用之中得到落实,在学生的听、说、读、写之间得到升华。就在这一听、一说、一读、一写之际,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情感和美感也渗透给了学生通过语言的运用,学生不但读通、读顺了课文,还真正读懂了文意、读透了情感、读出了美感。这对于低年段以情感类目标为主的文章的处理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