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化学
学段:高中
教材版本:人教版选修5
课题:《卤代烃》
知识点:卤代烃的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
[教学片段]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面对高二的学生,应该说实验不再是简单地引起兴趣的工具,而更多的是用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基础素材,实验设计过程因而显得更加重要。本节课选用《有机化学基础》第二章第三节《卤代烃》为教学内容,围绕卤代烃的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展开系列实验设计过程,在实验方案的设计过程中逐步形成“关注环境,排除干扰”的化学观念。
在实验设计的过程中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或者让学生看到教师的思维过程,从而达到化学观念的形成和逻辑思维能力锤炼的目的。无论是用传统的黑板,还是用PPT课件都无法达到满意的效果。白板的出现恰好填补了这一空白。下面以本课时中的一个环节,“请设计实验来验证在氢氧化钠的醇溶液条件下生成的气体是乙烯”为例,来描述如何使用白板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
师生围绕这个问题展开了以下这段对话:
师:请说一说你的想法。
生:选用酸性高锰酸钾来检验乙烯,可以看到褪色现象。
教师从资源库中拖出图形:
师: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什么颜色的?
生:紫红色
教师利用突出显示工具来描绘出药品的颜色,图形变为:
师:可这是一个无法实现的“草案”,乙烯从哪儿来?
生:哦,前面加一个发生装置。(描述发生装置的组成)
教师又从资源库中拖出图形组装成:
生:这还是一个草案,发生装置中的乙醇会挥发出来产生干扰,乙醇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生,在中间加一个装有水的洗气瓶,除去乙醇后再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
教师从资源库中拖出装置:拆分原来的装置后重新组装成:
教师再使用画笔标记,将图形变为:
[教师反思]
在以上这一过程中教师利用白板中的资源库,按照学生的意愿,进行实验仪器的组装。在组装的过程中展示了学生的思维活动,也让知识的形成过程更加外显。过程中也再一次让学生认识到实验方案的设计过程先要提出一个“草案”,然后关注环境,排除干扰,最后才能形成一个完善的方案。同时,这样的方式,在资源库中形成了大量的图片,为以后的课件编辑提供了方便,省去了很多重复性的劳动。
而这一过程如果用传统的黑板来完成,绘制图形的过程太过繁琐,无法实现,如果使用PPT课件,只能按照预设好的动画来播放,无法按照学生的意愿来任意拆分和组装。
[点评]
这个教学片段展现的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研讨和探究。以白板的应用为辅,共同完成一个化学实验设计的过程。虽然这个教学片段并不复杂,且较为平常,但为合理使用白板提供了一个值得探索的切入点。
化学实验设计过程是一个探究与创造的过程,既对学生思维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又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往较高层次发展。在实验设计过程中,学生要亲自动手设计实验方案。教师充分发挥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同时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不断修改、完善。提高质量与效率,应用白板是有效途径之一。
在本实验设计片段中,教师是实验方案设计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提出问题后,由学生提出设计思路,教师根据学生的设计思路提供实验仪器。这一过程,白板及事先准备的实验装置素材资源库,随时调用、随时修改,为师生共同设计实验方案提供了便利的工具。教学过程中的设疑,通常是教师事先的预设,而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只是开始提出问题,而后面的“疑”则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自己欠周的设计思考生成的。教师在现场把握、利用了这个生成,因势利导,借助素材资源,图画功能便于显示实验的结果,拖拽、书写、修改功能可随时对实验的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使回答问题的学生的思维过程展现在每位学生面前,让大家参与思考,参与修改。这样,强化了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巩固,实现了问题的知识化。并且培养了学生探索创造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