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县雁门乡的萝卜寨村,是一个具有4000年历史的羌族古村落。“5·12”大地震,使这个被誉为“云朵上的街市”、经受住了数千年风霜雨雪的古羌王遗都,在地动山摇中,遭受重创。
4月28日下午3时,《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乘坐出租车从汶川城区出发,赶往雁门乡萝卜寨村。
悬崖峭壁上的古老村庄
上山的路比想象的还要难走。地震过去快一年了,通往萝卜寨的Z字型盘山路上仍有不少巨石矗立路中。一边是陡峭的山体,一边是万丈深渊,窄窄的山路崎岖颠沛,千回百转。
经过近一个小时的颠簸,出租车终于开上了山顶。在寨口的停车场,记者见到了早已等候在此的村干部王国云。沿着有些泥泞的山路,记者在王国云的引领下,进入正在建设中的新萝卜寨。
王国云告诉记者,古羌寨的建筑,由黄土夯实成墙,木材做梁,分上下三层,底层喂养牲畜,中层住人,楼顶堆放粮食,还有一个小楼供奉他们信仰的白石神。萝卜寨的建筑是原汁原味的羌族风韵。最珍贵的是羌族语言,羌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却有自己的语言,羌语的传承完全靠口口相传,没有任何文字实体记载,一旦失去,将是永久失去。“汶川虽然是羌族聚居县,但整个汶川城,几乎已经没有人会讲羌语了,而我们村,无论年长年幼,个个都会说羌语,生活中使用的语言也是羌语,小孩子开始说话就说羌语,上小学一年级才开始学习汉语。”
在萝卜寨,女人们身着色彩艳丽的羌族服饰,在山间行走、在樱桃树下织绣羌绣;男人们身穿长褂,在田间劳作,或坐在过渡安置房门口抽烟,空气中流淌着浓郁的民族风情。
退耕还林拯救了萝卜寨
“大地震彻底改变了萝卜寨的命运。”王国云告诉记者,地震前,全村人口1080人,地震夺去了42条生命,其中包括7个小孩和15个老人,另有85人受伤,这也是汶川县村民伤亡最多的村子之一。
王国云告诉记者,地震发生时,村里正组织村民为老宅子的72条土巷道铺设青石板。忽然,远处一座山冒出滚滚烟尘,那里发生了滑坡。而萝卜寨同样背靠两座巨大的山体,却没有因地震而导致山体滑坡和泥石流,而是羌寨泥结构的土屋,经不起地震的抖动而纷纷倒塌。“如果是两匹光山,那真像是悬在头上的铡刀。村党支部书记马前国曾总结说,是我们村多年坚持退耕还林和植树绿化,拯救了萝卜寨。”
“以前总有村民上山伐木,但地震后再没有人上山了。现在大家都知道,山林是保命的。”
这是萝卜寨可以原地重建的重要因素。此外,它还拥有不可多得的地理条件:萝卜寨就像是生长在一把坐椅的坐垫上。高绿化率的林盘山和垭子口是舒适的靠背,而它的坐垫,平整开阔,900亩耕地土壤肥沃,适宜农耕。
新生活新希望
就在记者来到萝卜寨的当天,村里迎来了一个喜事,由广东省对口援建的萝卜寨饮水工程竣工并投入使用。“上午刚刚举行了通水仪式,县里领导和新闻记者来了不少,再也不用为吃水犯愁啦,村民们笑得合不拢嘴。”王国云告诉记者,一直以来,吃水难是最令村民头疼的事情,雨季的时候,寨子里有蓄水池,收储雨水作为生活用水,或者去山腰的涧川担水。到了旱季,要到5公里外的山洼洼去担水,一担水一个来回要小半天。
在王国云的带领下,记者来到新寨子建设工地。新工地建在老寨遗址对面的山坡上,相距不到一公里。“村民的新房子都是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的,外墙保持了羌族传统的黄泥结构,但墙体里面及房梁则是钢结构的,达到了既抗震又不失羌族风格的目的。”
地震毁了萝卜寨,这伤痛也许一百年都无法愈合,但在王国云眼里,地震同时也给萝卜寨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遇,“其实地震之前,我们的羌文化生态旅游就已经搞得有声有色了,2007年,到我们这里观光的旅客接近4万人次。
随后,记者一行来到被地震毁掉了的老寨子,令记者奇怪的是,这里似乎定格在了地震后的原貌,废墟没有人清理,甚至没有一顶帐篷或过渡房搭建在废墟上。
“旧寨子要保护起来了,建成地震遗址景观。”一边走在老寨子的残垣断壁间,王国云一边向记者描绘萝卜寨的明天,“村支书马前国对村子的未来有很多想法,首先就是千方百计搞活旅游产业。还有就是樱桃、花椒、玉米三大种类的种植,这些将是萝卜寨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村子现有居民231户、1029人,除去外出务工的,常住人口有800多人。马书记经常说,我们村是个大家庭,我们有800多个家庭成员,我们要让‘家里人’少吃苦,多享福。”
王国云告诉记者,地震后,民俗专家来了,地质专家也来了。无论是村子的重建,还是今后产业的发展,都强调“要在专家论证的基础上”。马书记的观点是,严格按照科学发展观来做事,马虎不得。
尽管古羌寨毁了,但是萝卜寨人对新生活充满信心。
过渡安置,恢复重建,旅游开发,农业结构调整,乃至羌文化的发掘与保护,震后等着萝卜寨的事情还有一大堆。“我们世世代代在这块土地上生活,我们的日子还要过下去,而且要过好。”王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