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中的民间力量

2009-12-29 00:00:00姚冬琴
中国经济周刊 2009年18期


  民间组织的成立、公民社会的兴起,被认为是国家、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改革开放30年,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深藏的民间力量也在与日俱增。而教育程度和社会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是社会力量得以蓬勃发展的土壤。
  当灾难事件发生,活跃在社会各个领域的民间组织往往对来自政府的力量形成有益的补足。企业出于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关怀而付诸慈善行动。对缓解灾情和灾后重建起到了直接而重大的作用。而随着网络普及并进入到一般民众生活之中以后,以网络为媒介亦逐渐凝聚了越来越大的公民力量。
  
  志愿者近3000万
  
  目前,中国的志愿者队伍主要集中在共青团、民政、红十字会三大系统。
  据共青团中央统计,截至2008年12月,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注册志愿者人数达到2946万名。15年来,累计已有3.82亿多人次为社会提供了超过78亿小时的志愿服务。2008年度有1.14亿人次的注册志愿者提供了17亿小时的志愿服务。其中,仅汶川地震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就有超过506万名志愿者参与。
  据中国红十字会统计,2008年全国共有150多万红十字志愿者,与2007年底相比,增加了近37万人。
  来自民政部的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12月4日,全国社区志愿者组织数已达到43万家,参与志愿服务人数达3000多万。
  而在这些注册志愿者之外,基于道德和良知,本着友爱、互助、不图回报的精神,为社会、为他人自觉自愿奉献的社会公民,更是不计其数。
  
  
  
  <img src="https://img.resource.qikan.cn/qkimages/zjzk/zjzk200918/zjzk20091829-4-l.jpg?auth_key=1734994828-1598847847-0-0856525e1ab056e69f3368bb0b589c17" hspace="15" vspace="5" align="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