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信息革命对于现代化进程中的图书馆从业人员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素质要求,他们不仅必须掌握传统印刷文献的收集、整理和流通知识的能力,而且还应熟悉新的信息环境,了解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的技术背景和发展趋势,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图书馆人才。现代社会图书管理工作离不开高素质人才的加盟以及对人才的科学管理。
关键词:图书馆;高素质人才;人力资源管理
中图分类号:G2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9)29-0062-02
以计算机技术、存储技术、通信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今日社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然而作为信息资源存储、传递的专业机构——图书馆如何在新的技术条件下,把图书馆事业推向理想繁荣的境界,是一个崭新的课题。笔者认为图书馆高素质人才的配置与管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
一、明确认识何为图书馆的高素质人才
这里的高素质主要表现为具备三个方面的素质:(1)适应信息教育需要的素质。信息教育是图书馆传统用户教育的一种延伸,以客户群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为宗旨。(2)认知的素质。现代专业知识已步入了极端,作为服务于读者的图书馆员要清楚自己的客户群。一则要以绝对优势的知识面与之交流,达到服务的最优化。一则来一次角色互换的尝试,多角色的体验,同时结合多学科知识,寓高层次管理于日常的服务之中,为读者营造一种图书馆知识信息化的氛围。(3)计算机管理理论素质。以计算机应用为主的图书馆员,没有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将会寸步难行。
二、加大力度增加高素质人才的配置比例,是实现图书管理现代化的人力资源保证
(一)引进高素质管理人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图书馆事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图书载体的多样化,信息传递的自动化,以及图书馆向着虚拟图书馆、无纸图书馆发展的趋势,无不亟待大批高素质管理人员走进图书馆。另一方面我国图书馆界严重缺乏高层人才,由于待遇偏低、工作单一等原因,造成大学生、研究生不愿留在图书馆系统工作,加上上级主管部门对图书馆的人才队伍建设缺乏足够的重视和认识,使图书馆想进的有用人才进不来,而那些不懂业务、知识层次低的人员却被大量安排进来,造成图书馆人员素质良莠不齐。所以图书馆的领导者需要更新思路,加大力度,大胆地引进高学历、高素质的新教师加盟,给图书馆师资队伍建设融入更多的生机,这不但有利于图书馆师资队伍年龄结构、学历结构的调整,有利于图书馆的学术水平呈现学缘、地缘的多元化,更有利于图书馆事业的快速发展。
(二)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素质
当然光靠高素质人才的引进是不能够完全解决问题的,因为毕竟现有的图书馆工作人员在图书馆中占绝大多数,而且相对而言素质普遍偏低,所以还要努力提高现有工作人员的素质,才会在较短周期内使图书馆人员素质得到整体性的提高。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素质的具体措施:
1.依据信息社会对图书管理工作的要求,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图书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方式有多种:(1)短期业务培训。聘请有关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专题研讨班等。(2)在职学历教育。我国的在职教育已形成了高等专门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和中等教育三个层次,图书馆应根据本馆的实际情况,让馆员接受不同层次的在职教育,通过系统学习和技能培养,为图书馆造就高素质人才。(3)函授教育。函授学习(包括电大、夜大、函大、自学考试)一般都利用假期或其他业余时间进行系统的专业教学。函授教学目标明确,课程设置合理,学习专业对口,学以致用,是一种提高文化专业知识的好形式。(4)组织自学。由馆员根据有关部门编制的指导书自学,也可由本馆业务水平比较高的专业人员给大家授课。
2.强化“人本投资”是提高人才素质的关键。所谓“人本投资”,是指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目的的投资。图书馆应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鼓励职工参加各种学习、科研活动,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和学术水平,从而为提高人才素质提供物质保障。
3.强化图书信息教育改革。随着图书馆的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传统的图书信息教育的课程设置、培养目标已经落后于中国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的现代化进程。我国图书信息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
三、图书馆人力资源的管理
现代化图书馆依然强调以人为本,数字化、网络化、虚拟化以及无论多么彻底的自动化都是实现信息服务的技术手段,需要高素质人才的参与、管理和实现。更需要加强高素质人才的科学管理。
(一)建立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模式,是现代社会对图书馆管理的要求
长期以来,图书馆管理者忽视了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对人的管理简单、枯燥,大多采用行政手段和经验管理。其结果是图书馆工作人员人浮于事,使图书馆的人才难留、外流,发展后继乏人。因而我们应清楚地看到搞好对人的管理才是搞好管理的核心。人力是图书馆中最重要的资源,是对图书馆工作影响最大的可变因素。图书馆管理者应及时转变观念,将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对人的管理上来。
(二)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是人才资源开发的保证
管理者是管理的关键因素,有效的管理可使组织内充满活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使组织的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图书馆是一个复杂的群体,它业务范围纷繁杂乱,人员素质良莠不齐,人际关系错综复杂,而且图书馆还具有工作场所空间范围小、部门紧密、人员相对集中的特点,这都给图书馆的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一个注重效率的图书馆管理者首先要做到转变观念,“抓大放小”。传统的图书馆管理往往是馆领导“一人堂”,这样,一方面使领导隐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之中,从而忽视了对图书馆长期发展方向的考虑;另一方面又使得职工无参与感、责任感,工作缺乏热情,从而导致图书馆工作停滞不前,难以上档次。因此,图书馆管理者应建立完善的用人机制,强化岗位责任,大胆放权,适度指导,鼓励创新,使每一个人感到自己被赏识、被重用,确信自己在工作中能成功、有成效,而领导则应将自己的注意力更多地集中于图书馆发展战略的重大事项上来。其次,图书馆管理者应善于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人是社会人,除了有物质上的需求外,还有精神上和心理上的需求。融洽的人际关系往往是人们除了经济、物质待遇外另一个重要的择业因素,因此,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营造人才成长和队伍发展的良好氛围,是现代图书馆领导工作的新内涵。
(三)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是人力资源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调动职工积极性的重要措施,是职工努力工作和学习的动力之源。一个单位工作成效的好坏,人员素质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制定和实施了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励的方式多种多样,通常情况下图书馆激励方式分为:成就激励,能力激励,环境激励和物质激励四大类。图书馆管理者应根据本馆的实际情况建立完善而有效的激励机制,既使职工感到在工作中能得到公平、公正的对待,认为自己是图书馆的主人,以图书馆的发展为己任;同时又使他们具有竞争意识,认识到刻苦钻研业务、努力工作能得到肯定和奖励。
(四)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也必不可少
只有在图书馆制定一套科学化、合理化、民主化、程序化的考核制度,才能真正做到奖惩有据,激励先进,达到提高图书馆工作效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詹德优.论我国信息资源管理(IRM)人员的继续教育[J].图书情报知识,1998,(2).
[2]谭伟.论图书馆人力资源开发[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0,(2).
[3]戴燕敏.图书管理现代化浅议[J].杭州教育学院学报,2002,(1).
[4]罗舜芬.激励机制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J].江西图书馆学刊,2000,(4).
[5]吕丛笑.网络时代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试探[J].图书馆论坛,2001,(4).
作者简介:高雅佳,女,承德医学院图书馆馆员,河北大学管理学院图书馆学在读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