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尾及句尾“了”的语用和语法探析

2009-12-25 08:54吕腮菊
新一代 2009年9期
关键词:词尾语法

吕腮菊

摘要:本文通过对词尾“了”用法的语用特征进行分析,得出用不用“了”是适应语义表达需要,是调整语句的需要及同所采用的语体也有一定的关系,进而对句尾“了”的语法意义、“太+形容词+了”及表“时”的标记等几方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词尾“了”;句尾“了”;语用;语法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09)09-0175-02

虚词“了”一般分为词尾“了”和句尾“了”。作为词尾的“了”的使用不只起语法作用,更是语用和修辞的重要手段,而句尾“了”的语法意义为表示“变化”或者“出现新的情况”。本文着重就词尾“了”的语用特征及句尾“了”的语法特征作考察。

一、 词尾“了”

(一)用“了”表示不同的时体。如:吃饭吗? 1) 吃。2)吃了。 例1)表示想要做的动作,例2)表示动作完成。两者相比,很明显动词后有“了”才能表示动作行为已经完成。“了”字让例1)和例2)有不同时体。但在“要........了、快要了、就要了中 “了”表示动作、情况即将发生。“要”表将要,“了”是语气助词。其中的“要”可省但“了”不能省。如:1)看样子,快要下雨。2) 看样子,快要下雨了。

(二)用“了”表示不同状态。如:1)我重了2公斤。2)他重2公斤。例1)表示我的体重增加了2公斤,是动态情况。例2)动词后没有“了”就只表示静态的一种状态情况,他只有2公斤重。两种情形表示截然不同的意义。

(三)用“了”突出主题意义重心,但句子基本意义没有区别。如:1)我刚吃完饭。2)我刚吃完了饭。例2)用“了”突出动作的完成,但例1)和例2)意义都一样,只是例2)中突出“完”为主要信息。用不用“了”在语义上也基本相同,所不同的仅仅是说话人是否要将事件的实现特别说明而已。

(四)用“了”调整语句的节奏。例:1)兼并重组不仅优化了该地区的产业结构和资产配置,实现了优势企业的低成本扩张,而且使劣势企业得到了调整淘汰,提高了国有经济的整体实力。此句用“了”使句子在节律上保持一致,念起来更顺口,如不用“了”,虽然语法正确,语言能通,但在句子表达效果上就会逊色一些。

(五)用“了”是不同语体的需求。一般来说,公文事务语体、学术科技语体等要求语言简省、结构紧凑、用词准确、较少感情化的表现方式的语体尽量少用“了”。而作为演讲这一语体来说,有时用“了”则能给语言带来强烈的感情色彩。如:1)我来到了北京,我喜欢上了北京这个城市。2)我来到北京,我喜欢上北京这个城市。例1)比例2)更能让听众感觉到讲演者所表达的强烈感情,这使得演讲这种语体显得也更有感染力。另外注重修饰的语言、注重表示感情的语言、注重事件实现变化的描写性文艺主体,“了”就更多一些。

二、 句尾“了”

汉语句尾“了”其实就是过去时的标志,其语法意义是表示 “变化”或“出现新的情况”。从认知的角度来看,“了”字句的使用必须有一个背景,这就是原来知道一个情况,而现在有一个与之不同的新情况。这种“变化”的理解就来自于这种前后不同状态的对比。如1)花红了。2)下雨了。例1)和例2)中的“红”及“下雨”发生变化,由“不红”到“红”,由“不下雨”到“下雨”,这里的“新”如果理解为时间上刚刚发生的事则是误会。我们可以指着窗外的现实说“唉,下雨了!”也可以回忆着往事说:“我们早就用手机了。”所以,“出现新的情况”其实就是一件对方不知道,或者说与对方已知不同的事实。有些句中有“已经”作状语,说明某情况已然发生,这样句子的句尾一般要用“了”,否则语气未尽,还需下文。如:1)他已经好久没给我写信。2)他已经好久没给我写信了。3) 我想他一定已经长得很高。4) 我想他一定已经长得很高了。

“了”加在形容词上(“形容词+了”)虽表面上失去“表示变化”的性质,其实还是表示一个前所未知的新状态,如某人挂东西请你在后边看,你会说“高了,高了或低了,低了。”但“太+形容词+了”则表示过分地超过标准,需注意的是表示程度过分,多用于不满、不喜欢、“太”修饰的是消极意义的词,如:1)这话太伤自尊了。2)这衣服太贵了。3)公交车太挤了。而表示程度极高多用于赞叹,“太”修饰的是积极意义的词,如:1)这办法太好了。2)你来得太极时了。3)长城太壮观了。“太”字句比较的对象不是其自身的前状态变到后状态,而是同类事物之间的比较。别的同类事物只是合乎标准,而此事物则是出乎标准。有时候好像是同一事物的前后比较,如“这回可太好了。”其实还是分散开看的,如果把一个事物的前后的不同看成是时间上的差的话,这时的比较就转成空间上的比较了,于是也就失去了发生“变化”的感觉。不过“对比”还是存在的,因为如果没有对比做基础的话,“太+形容词+了”也就没有赞扬或者批评的作用了。所以,“太+形容词+了”也是表示一种新的情况。

一般认为汉语没有“时”,不过在发话时一个动作是否已经执行是十分重要的,句尾“了”起着标记“时”的作用。“了”虽然可以用于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任何时候,而实际上,说话时报道的事态不属于发话时的现在,而是过去或将来,这个时间点是要特别指明的。如:

1)明年我该大学毕业了(将来)。2)25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知道用火了(过去)。例1)和例2)虽用“了”但都点明了时间。 如:1)A: 我40岁了。B:什么,你不是70年出生的吗?A:我是说两年后。可见,“我40岁了。”的理解只能是到发话的时候是40岁,否则就是说假话,要么就必须指明时间点是“两年后”。当“了”句有时间标记的时候,以指明的时间为参照,默认(缺省)的时候,以发话的时间为参照。如上例“我40岁了”没有指明时间,听者当然就以发话时为参照了。又如一个学生在进(下转174页)(上接175页)行完论文答辩,可以高呼“当博士了,当博士了。”虽然也许会被审查委员会刷掉,希望落空,但他如在上大学的时候就喊“当博士了,当博士了。”就会被理解为开玩笑,虽然他将来也有可能成为博士,但因他没有明确指明时间,听者就以他说话时作为参照。

参考文献

[1]朱德熙.《语法讲义》[J].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7).

[2]方霁.《新世纪现代汉语语法研究》[J].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1).

[3]王还.《汉英语法对比》[j].1992,(3).

[4]张旺熹《汉语特殊句法的主义研究》[J].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007,(5).

[5]刘勋宁.《现代汉语句尾“了”的语法意义及其解说》[J].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3,(4).

[6]刘月华,潘文娱等.《实用现代汉语语法》[J].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8).

猜你喜欢
词尾语法
-CK Sounds
好懂、好记、好用的语法来了——《讲道理的语法》
词尾与词缀的区别研究
跟踪导练(二)4
Book 5 Unit 1~Unit 3语法巩固练习
参考答案
基数词巧变序数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