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 枫
摘要:课程的设计和定位是组织教学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国高等摄影专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存在诸多问题,需要专项深入研究,本文通过例证和调查讨论课程的系统设计、相邻学科的融会贯通特别是人文学科对摄影专业的重要意义,并从创意的角度论证数码摄影课程作为热点究竟该如何进行课程定位。
关键词:摄影;教学;课程;人文;数码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09)09-0167-02
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到现在全国开设摄影专业本专科教学的高校大约有100所,(不含仅开设摄影课程的高校),在校生人数1万多,每年毕业生大约有4000人。虽说是一门相对新兴的学科,然而经过一轮粗放式的增长,中国的高等摄影教育在逐步摸清办学规律的同时也同其他任何专业一样,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学生人均占有教育资源不足、产学分离、就业困难……由于传统认知下的低门槛技术职业定位和非科班出身同行强有力的竞争,影像泛滥的时代里摄影专业的学生获得社会认同和职业发展的空间仿佛更是难上加难。因此,作为教育者有责任不断进行宏观的反思和细化深入的教学改革,才能使得高等摄影教育整个系统从每一个环节得到深度优化和发展。摄影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构建便是其中的重点环节之一。
一、 理性系统地进行课程设置并突显办学特色
当摄影教育的专业培养方向确定后,作为教学系统的设计者就必须仔细考虑接下来如何根据培养目标合理地配置相应的课程,并突出办学特色。这个过程必须是严谨的,来不得一丝马虎,往往需要系科领导、专家小组、任课教师在一起经过反复地研讨磋商才能制定出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大多数学校常常会借鉴其他院校现成的课程设置办法,虽然无可厚非,但有一些院校基本上完全照抄照办兄弟院校的课程设计,根本不考虑自身的软硬条件和专业方向的特征问题,以至于在这样的课程系统下出现有些课程无法货真价实地开设的情况。临到某门课程要开课了却没有老师上课,有的课程没有相关的硬件支撑导致教学成了纸上谈兵。有些院校在课程的总体设计上东拼西凑,缺乏系统性,导致课程衔接不良等诸多问题产生。
课程的总体设置是否理性并能紧扣专业方向并且体现专业特色,这还需要摄影教育界人士多多思考,在这里我们不妨来看看中央美术学院的课程设置是如何体现其办学特色的:
中央美术学院摄影系的培养目标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在技术上达到商业摄影需要的高级摄影师的层面,在艺术创作能力培养方面使学生有可能发展成为一个纯粹的摄影艺术家。因此它非常重视对摄影基本功的严格训练,开设了《彩色影像基础理论》、《数字影像体系基本原理》、《影像品质控制》等课程对摄影专业理论进行了精细的分工,讲解比较深入,而且对学生的要求比较严格。同时,它注重艺术理论教育,开设了《摄影史》之类的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起到良好的作用。
摄影与设计在商业领域、现代艺术创作领域中结合得越来越密切,“媒体复合化”的趋势势不可挡。因此央美摄影系在大四的课程中专门开设了《平面设计与印刷基础》,这门课程弥补了学习摄影的学生不懂设计印刷的缺陷,避免学生在照片的商业加工、广告制作过程中茫然不知所措的情况产生,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
此外,央美的课表中还有一个非常具有特色的模块:《综合训练——个人推广》,这门课程主要解决学生作为自己的或他人的照片经纪,如何把作品推向行业圈、推向社会的问题。这个环节恰恰是很多学摄影的学生甚至很多教摄影的教师最为陌生和薄弱的环节,也恰恰是关系到一个摄影师成功与否的重要的环节 。在国外的摄影教学中往往比较重视行业介绍和行业操作规范及流程的介绍,我在2007年参加澳洲摄影高等教育师资培训时就被澳方专家告知在澳洲摄影课程体系中含有此项课程内容,比如在澳大利亚拥有较高的摄影教学质量和声誉的TAFF学院就是如此。然而在国内,几乎没有专门的照片经营与管理类的课程,央美在这一点上的确是走在了我国教育同行的前列。
二、 不可忽视相临学科课程的融会贯通
《中国商业摄影》杂志2006年对中国具有代表性的几所摄影专业院校毕业生进行了一次关于高等摄影教育的采样采访,其中西安美术学院版画系摄影专业毕业的商业摄影师柯伟谈到:“四年的大学摄影学习不能直接成为商业摄影师,国外,学校老师会当面教授怎样看市场行情、如何拍产品、怎么用设备、用光、怎么打报价单、甚至怎么开发票,让你最大限度地参与到作为一项工程的商业摄影任务中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毕业的张剑则提出:“功夫在画外,商业摄影师从事的工作中只有30%是拍摄。”
对于当今的摄影师尤其是商业摄影师来说,摄影不是简单化了,而是越来越成为一项与市场运作密不可分的繁琐工程,摄影师很多时候不仅仅要关注拍出照片,实际上更需关注照片的流通。而这样的理论经验和技巧必须从貌似相去甚远的市场学、营销学、广告学中去获得。而作为纯艺术或新闻传播的照片,其审美和传播价值,恐怕也不是照片本身体现出的摄影特性之美,而更在于照片背后所蕴涵的社会洞察力、哲学思辨力、美学价值观等人文深意。从这个层面上讲,“摄影学”必须包括“视觉”、“摄影”、“传播”三项理论、技术、材料的知识,才算“完整的摄影学”。
把目光投向摄影的起源地——欧洲,法国巴黎第八大学以人文艺术学科实力雄厚著称,在其中,摄影及多媒体影像系是一个年轻而富有特色的系。在课程设置上,摄影史、美学、艺术史、当代艺术等理论课程占了总学分的一半。同时,巴黎第八大学还可以在同一学科领域跨系选课,艺术方向包括电影、艺术造型、舞蹈、音乐、摄影、哲学、戏剧、艺术收藏、影像技术与艺术等多个系,学生都可以自主学习。学校结合成熟的商业环境为学生提供了许多与市场、营销、生产管理相关的课程,以便毕业生在走上社会后能顺利创业、谋生。在摄影专业和印刷专业等课程设置中,就包括了这些专业的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版权的界定及维护、合同制作与业务洽谈等内容。
相形之下,我们在课程的制定和设计时往往只看到了摄影作为摄影的单一属性,而忽视或难以驾驭摄影必然具备的社会性、传播性、市场性,狭隘地将摄影教育锁定在传统的摄影光影控制范畴。而偏废了那些看起来相去甚远,实际上与学生真正迈入行业门槛后习习相关的课程内容。这将导致学生的知识被局限在一个封闭的缺乏变通和迈向更高层次的结构之中。
如何改变这种情况,当务之急是要加强摄影专业的人文教育。顾铮老师提出:“广义的人文学科是指能帮助学生修成一种现代文明所公认的价值观、伦理观、审美观、历史观等一系列有关人的完全成长所必须的人文素养教育学科。”那些传世经典的照片正是因为具备丰厚的人文底蕴,在艺术、商业、传媒等领域形成独有的价值才得以被珍藏、记忆。可以说摄影和其他艺术学科一样天生就是人文的一个组成部分。
遗憾的是,还是有很多学校根本就没有开设相关的课程,且不说那些奠定人文素质的跨专业学科如历史、哲学、美学、艺术史等课程不在摄影专业课程体系范围之类,就连开设属于专业课范围内的强化人文修养的课程如摄影史与摄影批评的院校都并不多见,即便开设了,只是把此类课程作为选修课、平台课,其地位和效果都差强人意。我在2007年10月曾经对南京师范大学、南京艺术学院、南方摄影学院摄影专业近200名本科学生进行过一次调查,数据显示学生对于技术性专业科目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要明显高于理论性专业科目。同时,迫于用作品说话的现实压力,学生更关心怎么拍出好照片,如何对照片进行文化分析,艺术解剖却漠然置之。“殊不知没有了历史的梳理,文化的对视,影像的发展要么是浅水行舟,要么是盲人摸象。”诸多的井底之蛙就是这样被批量生产出来的。摄影史解决了艺术创作“从何而来”,“向何而去”的问题,避免了学生在创作中浪费精力唱别人已经唱滥的调还为自己的“创意”沾沾自喜。而摄影批评课程的开设,并不是把学生都培养成“只动笔杆子,不动镜头盖”的影像批评家,而是要求他们通过这样的学习,具有一种慧眼识珠的眼光;一套能够正确地评价自己与他人的创作的基本准则;一种能够在纵向把创作放在历史的维度上加以衡量,在横向能够把自己与他人的创作、与同时代人的创作加以比较评判的能力。摄影史与摄影批评的作用在于让学生充分了解摄影的丰富性,防止因为视野狭窄而成为一个趣味褊狭、甚至一旦有所成时成为一个趣味霸道的人。当然,如果经过此类课程的训练,日后在学生中也完全可能出现专业的影像评论家,影像史学家,像林路老师、顾铮老师、王瑞老师这类人才目前在我国不是太多而是太少, 他们后继也需有人。 如果摄影史与摄影批评的课程能够得到充分保证,这对于养成学生宽容对待各种不同摄影观与风格的风度、情商、心智,自觉地严肃对待前人的知识遗产大有益处,对于院系来说又可以真正树立起一个大学专业应有的文化氛围,带动起科研热情,而使摄影摆脱 “低门槛学科”的尴尬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