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生物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009-12-25 08:54罗爱党
新一代 2009年11期
关键词:创新能力生物教学

罗爱党

摘要:本次新课程改革中把新课程目标的重点定为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生物科学是一门自然学科,它和人们的生产、生活关系密切,更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本文旨在探讨通过合理构建课堂结构、改进教学方法、延伸课堂空间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 :生物;教学;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09)11-0078-01

江泽民同志曾经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关键在人材,人才靠教育。”一个民族缺乏创新能力,就难以傲立于民族之林;一个国家缺乏创新素质,就难以发展壮大;一个人缺乏创新能力,就难以生存和发展。如何在生物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发展创新能力,倡导—种新型教学方式,正是我们探讨的重点。

一、构建合理课堂,确定阶段目标

合理的课堂结构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合理课堂结构应抓好以下环节:激趣生疑、自主探究、交流总结、应用拓展。

(一)激趣生疑: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认为,在学习时教师不要把教学内容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向他们提出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研究,并由学生自己收集证据,让其从中有所发现。这样能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生物课堂教学的激趣生疑可根据这门学科的特点结合生活、生产实际创设问题情景巧妙导入。复习课导入要结合学生实际,精选与重点密切相关内容,做到快速切入,短时高效,平中见奇。新课导入要紧紧吸引学生的认知注意力,激发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为新知识的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其主要目标是利用温故而知新的方法为学生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为学生在生物课堂上积极思维、主动探究、发展创新创造条件。

(二)自主探究: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动手、动脑、合作交流,针对上面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究验证。在自主探究中教师要利用恰当的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使学生在看、听、说、做的过程中将外部的学习活动内化为自身的智力活动,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探索求知的过程中,以实现新生物知识的学习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协同发展的目标。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遇到问题和困惑时,教师要鼓励和指导学生通过自己看书、查阅资料、同学之间讨论等方式解决,改变过去那种遇到问题都等老师替学生解答的被动学习方式。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习惯,增强学生创新意识的学习方法。

(三)交流总结:在这一过程中,在各学习小组充分合作探究的基础上,由各组推荐代表向全班同学回报本组探究的情况、意见或结果,从而获得新知、发现规律。

二、改进教学方法,实现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

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根本,恰当、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要“教会”,学生要“学会”,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体,学生是老师灌输知识的容器,培养出来的学生虽然生物学基础知识扎实,应试能力强,但是学生在动手能力、自主性、创新性方面表现们的比较差。而现代教育过程正好可以弥补传统教育的不足,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要由“教会”转为“会教”,学生要由“学会”转为“会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强。

(一)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由 “教”变“导”。课堂上体现师生平等的观点,教学中最大限度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参与教学过程是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的前提,通过兴趣、思维、意识的诱导,使探究新知识的活动变成学生的心理需求和自觉行为;通过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的引导,使学生由被动接收到主动获取,将知识转化能力;通过探究方法、思维习惯、合作意识的指导,培养学生刻苦勤奋、敢于创新的良好学习品德,为学生的自我发展和终身学习打下基础。例如,我在教学实践中,利用生物教学内容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特点,课前指导学生提前预习,搜集相关资料。学习“遗传的物质基础”时,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了大量有关DNA分子研究、人类基因组计划、转基因食品等方面的信息,为课上探究学习、小组讨论创造了条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设计相关问题,全班同学分组讨论、交流。通过对课下搜集的典型材料的分析,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从而对遗传的物质基础有了更深的了解。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去主动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创新。

(二)学会学习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更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的需要。创新能力是学会学习的重要内容。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置问题、积极引导学生讨论,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激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自己独立解决问题,这就是创新的过程。例如,课堂上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应予以充分肯定,决不能用自己的“标准答案”来评判。对于正确的观点要让学生说出依据;对于不正确的观点要帮助他们找到错误的原因;对于新思路、新想法应鼓励他们从多个方面进一步探索。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由“学者”变成“研究者”,创新能力得到培养。

三、延伸课堂空间,巩固发展目标实现创新能力的培养

生物课外科技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巩固发展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是学生科技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只有在活动内容选择、方案设计、思维引导、实践操作等方面始终贯彻敢于创新的思想,才能创设学生树立科技创新意识及发展科技创新能力的空间和条件。

总之,在生物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通过合理构建课堂结构、改进教学方法、延伸课堂空间来实现。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生物教学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第12话 完美生物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