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存瑞
夏日的一天,驱车来到山西吕梁临县黄河边上的碛口古镇,在古老的民居院落中度过了一个难以忘怀的双休日。碛口,是清代晋陕黄河峡谷中的第一镇,是一处沉睡多年的世界级旅游资源。
走进碛口,首先会听到黄河的浪涛声和渡船的马达声。碛口古镇在黄河的东岸,对岸是陕西省的吴堡县。碛口,是历史长河中形成的一个水陆运输古渡口。黄河水在碛口浅滩上飞溅,发出巨大的声响,激起雪喷般的浪花,成为一道亮丽的景观。当地的一些小伙子、老船工在这浅滩上组成队伍,头上扎着白毛巾冲浪,非常壮观。还有一群一伙的人坐着渡船从陕西过来,赶碛口的集市。
“在俺们这里叫冲‘碛,不叫冲浪。”一位年已73岁,人称碛口“活地图”的老导游张大爷告诉我:碛,在当地人的说法里是指黄河上因地形的起伏而形成的一段一段的激流浅滩。黄河从内蒙古入晋,流到这里因河床的落差就形成了一段激流浅滩,在古时,从北往南的黄河河运到了这里就得落浅而转入旱路运输,从而形成了碛口古渡。
到碛口看什么?古老的民居,是当地的第一景观。这里的民居群多建于明清年代,依地形斜坡组合排列,构筑成一条条街道,这些街道又矗立在黄河边。街巷里,古老的黄河卵石铺成了街面,古老的砖瓦构筑成了房舍,飘逸着一种古韵。房屋虽己大多斑驳失修,有些残破,却风骨奇峻。一条条青石,一排排大瓮,一个个油篓子,一座座饮马槽,烙印着历史上商埠的痕迹,让人感受到过去的辉煌与商业氛围的浓郁。
古街上,陈列更多的是古老用品或仿古品,古木器、古铜器、古书画、古工艺品等等,散发出古老的光韵,与碛口的古韵非常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还有引人眼亮的条编,虽然只不过是些日常生活的用具而已,但城里人却是很难看到的,因而常引起游客的惊讶赞叹。
“驮不尽的碛口,填不满的吴城”、“碛口街上尽是油,三天不驮满街流”……从这些流传至今的民谚说起,对碛口古镇历史文化颇有研究的临县政府办主任李泽林和临县新闻办主任高志勇,在黄河岸边对我话起了昔日碛口的繁华兴盛。
清康乾盛世年间,碛口被称为黄河九曲十八弯的第一镇,是当时著名的商贸中心、水陆运输中转中心。每天码头上的货船,少则几十艘,多则二三百艘,拥挤时三排货船并排于岸边,绵延数里。碛口镇在鼎盛时期云集了380余家大小商号,主要经营粮食、麻油、盐碱、皮毛、药材、钱庄6大行业,各类物资源源不断地从西北产地沿黄河顺流而下,到碛口后再由骡马、骆驼转运至吴城、晋中、京津、汉口等地,而丝绸、茶叶、烟酒等日用品则从这里起运销往西北。当时的碛口,码头上的搬运苦力有2000余人,负责转运的骡马、骆驼有上千头,仪西头村的“运输专业户”陈家就有骆驼300余峰。随着商业的发达,城镇规模也迅速扩充,主街全长5华里。
碛口镇的繁华兴隆,还辐射到周边广大地区,带动了周围一大批村落的崛起,这些村落的商人依托碛口发家,致富后又不遗余力地建设自己的家园,为后人留下了西湾村、李家山、垣上以及碛口等7处保存相对完好的明清民居建筑群,而碛口的历史价值,也只有与这几个村落形成系统时,才能充分体现出来。
先到了李家山村,李家山在碛口镇南山,距碛口不足10华里。先顺着黄河畔的河滩往下走,再顺着蛇形石坡往高崖爬,沿途可以观赏和远眺汹涌澎湃的黄河大同碛,使你真正领略到黄河精神,也就是中华民族的顽强拼搏精神。李家山村是一座形似凤凰的明清建筑群,建在几百米高、约40度的高坡上,现在全村有大大小小百十来个院,400多孔(间)住舍,都是依山而建,高下叠置,从淘到顶多达9层。每个院每孔窑都精心设计,精心施工,造型不同,风格殊异。其建筑均以水磨砖对缝砌筑,砖、木、石雕及精美匾额比比皆是。建筑形式多以砖拱顶(窑洞)明柱厦檐四合院为主,且依山坐楼。街道高高低低,用条石砌棱,用块石铺面,置身其中,真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悟。
站在李家山村高处,还可看到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风貌,这里集聚了黄土高原所有的特色,瞧一斑可知全貌。一处处沟沟峁峁,一道道山山梁梁,一片片支离破碎的山峁,各种黄土高原的地质结构都裸露在此,似一幅幅雕塑作品、一幕幕银屏画面,是一个天然的“黄土公园”。还有满山遍野的红枣林。又成为黄土公园里的一大景观,盆口粗的枣树,苍劲雄浑;新栽培的嫩苗,枝繁叶茂。不时,有村民向游客推销着红枣,一元钱一小袋,使你看得眼花,吃得嘴馋。
最早发现并向外界展示李家山的是我国当代著名的美术大师吴冠中先生。1989年10月昊冠中赴李家山后,曾写道:“我在山西有一个重要发现——临县碛口李家山村。这里从外面看像一座荒凉的汉墓,一进去是很古老很讲究的窑洞,古村相对封闭,像与世隔绝的桃花源。这样的村庄,这样的房子,走遍全世界都难再找到!”清华大学教授、全国著名古建筑学家陈志华先生看了李家山后说:“你们真有运气,你们的祖先给你们留下这样宝贵的遗产,是无法用金钱估量的,是走遍全世界也再找不到的,是独有的一份。人们不看你们的高楼大厦,就是要看你们依山就势,风格殊异的窑洞式明柱厦檐高圪台。”
李泽林解释了碛口及李家山沉睡多年的原委,建国后,随着铁路公路建设的迅猛发展,京包复线的通车,黄河水运失去价值,碛口古镇最终完成了它商品集散中心的历史使命,从此被人遗忘在荒凉贫瘠的黄土沟壑中。在吴冠中先生发现这颗遗落在黄河岸边的明珠后,专家学者纷至沓来,美术、摄影工作者与影视剧组也慕名而至,寂寞了几十年的碛口古镇再一次开始复苏。
“今年的游客来得更多!”开办“李家山古民居农家食宿”的李建新、李银兰夫妇二人欣喜地对记者说。随着李家山村的名气越来越大,近几年来,李家山村迎来了数以千计的海内外文人墨客和专家学者。李家山的村民们也纷纷办起了旅栈、饭馆,兴起了农家游。李建新、李银兰的农家旅馆开在一个四合院内,正房是3孔石拱窑洞,东西房是各3间砖木瓦房,南房只剩下一间门楼,每孔窑每间房皆是雕梁画栋,造型优美,是豪华的清代建筑。院内摆放着比人高的条编大筐,还有两盘石碾石磨,据说是李家祖宗上10代人留传下来的。窑洞前悬挂着一串串金黄的玉米棒、饱满的大红枣。游人住在这里,既可仔细欣赏研究清代建筑,又可体验黄河岸边人家的生活气息。
一边剥着玉米粒,一边吃着大红枣,一边听着黄河的浪涛声,我与李银兰聊了起来。她说,她家这个农家旅馆是几家人合伙开的,连锁经营,还有几个院,能接待60多人,多是来画画的美术学院的师生,有本省的也有外省的,每人每天包住包吃收费20元。有8人一间的大炕,也有4人一间的单床,给客人吃的是本地的农家饭。记者看了看饭菜单,有小米稀饭煮红枣,山药红面擦尖,谷面帽子窝,油糕枣糕。大烩菜,黄河鱼等等,仅从饭菜名看,就仿佛嗅到了一股黄土地的香味。收费不算多吧?不能收得多了,李银兰说,我们村几家开旅馆的约定好都是这个收
费标准,不在收费上竞争,要在服务水平、住宿条件和饭菜质量上比赛。你问我们的收入有多少?除了本钱每家一年有四五万吧。比起过去要多多了,你不知我们过去有多穷啊,山圪梁上的土地瘦,只能靠天吃饭,年景好时能填饱肚子,零花钱得靠鸡屁股。前几年一拨一拨来人看我们村,我们还不理解,瞪着眼睛问人家:“穷山窝窝看什么?”他们说我们是“端着金饭碗讨饭吃”,咱没脑子呀!后来,县里鼓励我们搞旅游服务业,这不,村里的700多口人就逐渐往下搬,腾出房子让人看让人住,现在剩下了200多口人,成立了四五家旅馆,大多都在搞旅游服务。原来外出打工的男人们也回来了,能在本村本地赚钱,生活越来越好过了。在一处大院的门口,我们看到这样一副对联:上联是“古村古屋换发新面貌赚来银满山”。下联是“农民兄弟经商搞旅游迎来新生活”,横批是“感谢政府”。
纯朴的村民与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纯朴的话语在古村古院古建筑间娓娓道来,无不附着中华民族的灵魂,蕴藏着黄土地民情风俗和丰厚的黄河文化。
李家山村还有个现象令人惊讶仰慕,记者在村里遇到了几位年过古稀、身骨硬朗的高寿老人。刚进村时,从山坡上走来一男一女两位老人,头上罩着白羊肚毛巾,脸上布满久经风霜的皱纹,男的提着一个条编小篮卖矿泉水,女的提着一个塑料小袋子卖红枣。看上去他们的年龄实在是很高了,但他们走路双腿有劲,说话声音有力,看人眼睛有神。上前询问,男的86岁,女的89岁,他们每天都要沿着村里弯弯曲曲的石坡小道爬上爬下近千米来卖东西。问他们的长寿秘诀是啥?他们说,一辈子没出过村,没吃过外面的饭,早睡早起多劳动。像他们这样的老人村里还有十几个呢,有的快100岁了还在干活,有的离村搬走没几天就不行了。高志勇主任告诉我,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李家山村历来高寿的人就多,可能是这里远离污染的原因。
西湾村在碛口镇背后,湫水河西岸,是一个三面环山,一面临河的小村庄。西湾村的布局和房屋的结构与李家山截然不同,也不同于山西晋中的乔家大院和王家大院,是城堡式的明清古建筑群。西湾民居群坐落在30度的石坡上,由5条依山就势的长街将全村所有的院落串通起来,现存30余处完整的院落,院与院之间有小门相通,只要从城堡的南牌楼门进去,就可游遍全村。总面积约3万平方米,属全国面积最大的明清民居之一。
西湾村民居整体设计奇特,布局严谨合理,建筑形制各不相同,本雕、石雕、砖雕造形精美,独具匠心,飞禽走兽,形态逼真,栩栩如生。因其依山傍水,风景秀丽,近年来倍受专家与旅游爱好者的青睐。高志勇告诉我,可惜的是西湾村的古建筑群,在日寇侵华期间被鬼子烧毁了一多半,但至今遗存的30多院古建筑和5条古巷,仍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是祖宗给我们遗留下来的稀世瑰宝。
还有黑龙庙、陈家塬的古建筑,虽规模不大,却也小巧玲珑,别具风格,使人赏心悦目。在专家学者们提交给山西省政府的建议中是这样评价的:碛口镇作为清代至民国秦晋峡谷中的第一镇,有非常独特的历史意义。碛口和它附近的村子,反映了吕梁山黄土沟壑地区的历史人文、自然特色,地方特色突出,有不可代替的意义,它们是中国文化史非常独特的珍贵遗产。
碛口古镇己从沉睡中醒来。我在碛口逗留的两天,见到了络绎不绝的游人和一群群支着画夹写生的学生、画家,镇口新开辟的一处大型停车场上,停满了来自各地的车辆。我了解到,为了开发这世界品牌级的旅游资源,山西省有关部门己将碛口定为山西首个旅游扶贫试验区,由省旅游局对口扶贫,并成功举办了几届旅游扶贫试验开发启动仪式。并于2007起投入巨资,用两年时间修通了两条通达碛口的公路,一备是千里沿黄旅游公路,一条是千里沿黄扶贫公路,这两条公路都与太原至陕西吴堡的高速公路相连接,极大地缩短了碛口与外界的距离,方便了人们的出行。
临县县委书记刘永平告诉我,近年来,临县提出了“旅游兴县”战略,加强碛口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历史文物修缮保护工作,打造碛口黄河文化走廊,加大宣传力度,使碛口的旅游产业优势不断增强,知名度越来越高,游人越来越多。2008年接待游客8万多人,旅游综合收入12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