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水”作文,以写促教

2009-12-24 01:59郭帅英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09年7期
关键词:课外意象材料

张 兵 郭帅英

摘要在作文教学中,笔者一直坚持写同题学一起写同题作文,本文对此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并论述了通过这种方法提高教师作文水平和指导水平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作文教师作文水平

从2001年开始,我就与学生一起写同题作文,8年来,我一共写了160多篇“下水”作文和几十次片段作文,通过“下水”作文,我感觉在以下几方面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

首先,通过“下水”作文,我在作文诸多细节之处逐渐提高了认识水平。

写作是一段不断摆脱尴尬的心路历程。越往后写越觉得以前写的文章有许多不足。比如~次我在以“走进……”为话题叫学生作文时,我自己也写了一篇《走进古典边塞》,那时认为引用诗词的文章好就大量地引用诗文,现以下段为例:

边塞是一把昂扬高吭的琵琶,急弦翻转中弹奏出几多男儿气壮山河的豪情。在狼烟四起,国急家危中,“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的愤怒,激励了多少人抛妻别子。奔赴沙场。御敢于国门之外;在九死一生、捷报频传里,“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又让多少人前赴后继,舍生取义;即便是醉眼朦胧,身在边塞,无边的沙漠、无边的草原、无边的月色也会让人意横四海:“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醉也无悔,死也无悔。

虽说单看一段我感觉还是可以的。但由于整篇都如此引用,就比较单调了。后来我就试着想得更细一点,在引用的同时融入其它写作技巧。比如在让学生写2006年安徽卷以“读”为话题作文时,我就在引用诗文的同时也融入神话传说:

若你在夕阳西下时路山观水,水荡情思,定然会使你思接千载,你也许会从滔滔江水声读出“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的缠绵悱恻,读出“行人莫听官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的苍凉感伤,读出“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的依依不台。

而对于我来说,这情形会让我想起魂牵梦绕的一条河流——“湘江”,想起当舜死于湘江旁的苍梧之后,他的两个爱妃娥皇和女英,从北往南,奔赴千里,最后双双葬身于湘江,随夫而去,留下了感人肺腑的爱情传说,湘江——让我读出了什么是海枯石烂心不变。什么是沧海桑田爱永传。

这一段,我就采用前边引用,后边融合的形式,形式和内容都显得比前一段丰富一些了,正是在这种种“下水”写作的细腻思考中,我感觉自己作文的认识水平一点点提高,对学生的指导时也就更有底了。

另外,通过“下水”作文,才能真正把前人的经验变成自己的东西,从而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和指导理念。

法国哲学家叔本华曾经说过:“读书是走别人的思想路线,而写作才是自己的思想路线,只有经过自己的思想路线,把得来的知识消融掉,才会变成自己的东西。”经过多年的学习和探索,我逐渐摸索出一套自己的写作风格和指导理念。

比如在选材方面,我逐渐认识到,只要长期坚持按照横线“课内——课外”和纵线“意象一诗文名言一社会人文”两方面来选材也就很容易解决这个问题了。这是因为“课内材料”能让学生感到学有所用,“课外材料”给了学生个性发挥的空间。“意象”能使文章描写或抒情时更有形象美;“人文事例”的选取使文章更实在。同时,这样选材能概括较为全面的写作信息,调动更多的积累。从而达到考纲“材料丰富”的要求。

一次在以“守护心灵的孤独”为话题作文时,其中有两段,从横线上的“课内”我就想到了鲁迅、朱自清这两个材料、从“课外”我想到了苏武这个材料,在纵线上这两组材料又都属于“历史人文”方面,在“意象”方面我想到了“思妇和游子”,于是我写成了下面两段话:

在守护心灵的孤独中,还有许多感人的事迹不断从书笺中飘落出来,还有许多不屈的脊梁傲然独立于天地间,在长久地涤荡着我的情怀:当苏武不愿接受匈奴的高官诱惑而孤独地在冰天雪地中紧握那根光秃秃的汉朝使节时,我知道他守住了孤独。也守住了大汉的尊严;当朱自清不愿接受美国人的“嗟来之食”而甘愿饿死时,我知道他守住了孤独,更守住了一个民族的铮铮铁骨:当鲁迅在黑屋子里《彷徨》多年而最终《呐喊》一声叫醒国人并一发面不可收拾的时候,我知道他同样在深沉的思索中守住了自己的孤独苦闷,守住自己对一个苦难深重的国家永远难以割舍的那份使命和责任……

在历史的沙滩上行走,呤听岁月深沉的琴弦,我是如此挚深地感受到了守住心灵孤独的价值和份量,回望烽烟,思绪如潮,我的感动就这样不知不觉悄然从笔底滑落,融入了时空和岁月的苍茫之中……我明白了,孤独不只是春闽梦里人梦醒时分的寂寞,孤独不只是羁旅天涯客四海为家的忧伤,孤独更不只是仕途失意者唏嘘长叹之后绝尘而居的冷默,孤独还是齐秦歌中那匹来自北方的狼,苍穹广袤,它在烈烈西风中迎风而跑,在时问的长路上留下了一串串深沉的足迹,在历史的天空中扬起了一缕缕永不消失的风尘,让人们凝神沉思、感叹不己……

除此以外。在文章结构、表达形式等方面我都做了很多思考和探讨,并在写作中坚持加以应用和提升,既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写作理念,也使自己的作文初步具备了一种雅致的风格,并影响着自己的学生。

第三、通过“下水”作文会让自己思维更活跃,同时。在不断总结和学习中,还能不断推陈出新。

在“下水”作文时,我常常会体会到许多快乐:当意象如春花般开放在大脑之中时,它们让我的心灵也绚丽多彩:当人文事例典雅庄重地从记忆深处走来的时候,我的情绪似乎也浸润了他们的喜乐悲欢:当一句句诗文名言在浮想连翩中触动心灵的琴弦时,它们会在我的世界里弹奏出悠扬的乐音。这种思维活跃带来的快乐会促使我更竭尽全力地去把自己的文章表达得更好。

当然,作文还需要不断创新,在一次月考中,作文是“别跌倒在优势上”,我就把《红楼梦》的梦幻式和《三国演义》以诗点评的形式结合起来,课内材料选了《失街亭》及《短歌行》中的内容,课外材料选了“火烧新野”和“赤壁之战”之中的相关内容,并学着《三国演义》,以自己作诗点评的形式体现,用白话文言完成了这篇文章,题目为《长空遗梦》:

一日午寐,悠悠入梦,但觉物换星秽,光阴荏苒,不知进入了何年何月,于冥冥无极之中,忽见身前削壁千仞,上书毛泽东诗一句:“宜将剩勇追残寇,不可沽名学霸王”。下有几句批语:“善用优势,急迫穷寇,江山一统,功业千秋”。正寻思其深意,忽又历史的天空洒下几滴泪,慨叹着一幕幕伤凄往事,遂弃前诗,细看个中景况:

(曹操、蔡瑁、张允立于赤壁上空)正说话问,又见江中樯倾楫摧,人马烧溺死者甚众,情况惨烈。蔡张二人目不忍视,慨叹不已。己而曹操亦长叹一声日:“想我曹操南征北战,一生戎马,智擒吕布,计破袁绍,畴略安邦,本以用计为长。自以为猛将林立,贤士如云,挥戈南指,不日即可灭东吴,得蜀汉;却不曾想赤壁一役,听信无能蒋千之言,中周瑜小儿离间之计,误杀汝二人,此一失也!其后又麻痹大意,连中连环与苦肉之计,此二失也!面对生死之战,于己之长处竟连犯两错,焉能不败?罢了!罢了!念往昔求贤若渴之时,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何等痛快,今为汝二人复横槊再歌。以鉴我心之悔。”说罢,即苍凉而歌曰:“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唱至情深处,怆然泪涌,蔡张二人阐听,亦悄然动容,泪如雨下。正感慨处,忽烟尽火灭,三人皆杳然而去……,诗曰:

雄师百万下江南,马踏孙刘只等闲。岂料周朗巧离间,连环火烧曹阿瞒。

作文中有诸多苦,更有诸多乐,以写促教,顿觉写作天地宽!

作者简介:张兵,四川省内江市十中教师,语文教研组长;郭帅英,四川省内江市十中教师。

猜你喜欢
课外意象材料
论姜夔词的意象处理方式
抚远意象等
《庄子》中的舞蹈意象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来自林间的风
可爱的小瓢虫
材料
摇摇鹅
赠送折纸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