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以合理的知识结构为基础,具有专门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并能有效地、创造性地解决教育教学领域中的问题。教师专业化通常认为包括两层相互联系的内容:专业性职业的特质及教师专业化本身的探讨。本文着重从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实现途径两个方面来探讨教师专业化本身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内在动力实现途径
一、前言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以合理的知识结构为基础,具有专门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并能有效地、创造性地解决教育教学领域中的问题。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就是教师素质的提高过程。没有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教师的历史使命就无法完成。教师的专业化更加注重教师在现实的教育教学情景中教学行为内涵和品质上的表现,教师个体内在的专业性的加强也更需要教师主体的自我认识、自我更新。以求胜任研究型或专家型的教师角色。
作为学校教育成功的重要保障之一,教师的素养越来越被社会关注,教师专业化的研究也随即成为学界着力探讨的热点问题。教师专业化一般认为包括两层相互联系的内容:专业性职业的特质及教师专业化本身的探讨。本文着重从语文教师的角度来探讨教师专业化本身的相关问题。
二、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新课标指出:“高中语文课程的建设,应以马克思主义和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改革的基础上继续推进。高中语文课程要充分发挥其促进学生发展的独特功能,使全体高中学生获得应该具备的语文素养,并为学生的不同发展倾向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要为造就时代所需要的多方面人才,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应有的作用。”由此可见,新课标对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具体要求包括:一是要掌握并能灵活运用教学所需要的专业知识;二是要有与时俱进的教育教学艺术:三是要具有良好的师德;四是要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行为。
但教师的专业化是一个复杂晦过程,在实现的过程中并不是自然而然的实现的,如何获取教师专业化的内在动力,使教师的专业化的要求变成教师的自觉行动,并且保证这种动力机制能够长久的持续下去,就成为制约教师专业化良性发展的重要因素。
当前,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动力,不外乎以下几种:出于个人利益的追求,或者是为了物质利益的最大化,或是为了各种名誉,甚至是为了“学而优则仕”这一古训的实现,实现不了,郁郁不得志:一旦实现。便高枕无忧。这直接影响了教师专业化的纵深发展,在笔者接触到的许多中学语文教师中,这种思想是大量存在的。另外,为了语文教师专业化的有效推进,教育主管部门开展了一系列名师培养工程,试图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化,然而这种行政手段造成的结果就是各种荣誉称号的变味,许多优秀的教师由于种种原因与之失之交臂,失去奋斗的动力。而一些本不应该成为名师的教师通过各种“努力”最终获得这一称号,并且将其视为一种名号,为其所累。
我们应该认真分析语文教师专业化的内在动力,以期求得语文教师专业化的持续发展:
首先,语文教师专业化的动力应该来源于人对自我思考的不断深化。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只有不断的思考自己所从事的继承和发扬祖国传统文化的光荣使命,才能够由衷的热爱本职工作,从而将语文教师专业化贯穿到自己一生的工作之中,
其次,要关注语文教师专业化动力的批判特征,语文教师的行为不可避免的要受到社会思潮的影响,有时候影响甚至是难以克服。此时,我们必须有一种清醒的认识:教师的行为必须与既定的社会经济利益与政治集团保持足够的距离,一方面要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又要能够坚持自己的立场促进社会的完善和发展。
再次,要将这种动力持续化,对于语文教师专业化而言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尤其是在取得一定的成绩以后,语文教师永远在专业化的“路上”。
三、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现途径
我国在语文教师专业化的推进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探索,培养了一大批中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坚力量,然而,认真反思当前语文教师专业化的实施途径,我们也应该深切的意识到其中存在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过分夸大名师或者是特级教师的经验在引领和规范语文教师专业化进程中的作用,进而消解或者削弱了普通语文教师在专业化进程中的主体作用。
在目前语文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过程中,总结学习名师的经验成为教师专业化的一种重要形式。我们将名师或者特级教师作为教师专业化的典型,以此引领、规范其他语文教师的专业化方向,于漪、钱梦龙、魏书生等著名特级教师就是众多语文教师学习的榜样和楷模。这种实施路径存在诸多的负面影响:第一,名师或者特级教师的产生有其特定的背景,或者由于其基本功的扎实,或是由于其机遇的完美,从一定程度上讲具有不可复制性,诸多语文教师如以此为奋斗的目标,可能最终会得到不太满意的结果。如:一些语文教师曾经盲目模仿魏书生的班级管理方法,倡导学生自我管理,但没有分析魏书生班级管理方法的基础以及学生素质的高下,最终导致实验的失败。第二,名师或者特级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实际上造成了相当数量的语文教师教学理想的幻灭,形成语文教师的职业焦虑,因而关注语文教师的主体——中青年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成为重中之重,但由于这项工作耗资巨大,并且很难短时间内见效,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所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都不愿意花大力气去做这项工作,结果造成了现在许多地方语文教学名师或者特级教师“一枝独秀”,而众多语文教师“万马齐喑”的局面。
我们必须重新思考语文教师专业化的实施途径,力求实现个性化的教师专业发展之路。
首先,语文教师要坚持求知,求知是人的本性,人类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类不断求知的过程。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更要不断的反思,我们应该追求什么样的知识,我们不能再满足于过去的“一般科学文化知识~语文学科专业知识”“教育科学知识”,而应该着眼于语文教学的实际,通过教学案例研讨、校本教研等活动形成“情境性知识”,因为语文教师面对的多是不确定的、情境性、非线性、复杂性的工作。对于这些生成性的情景,任何固定、预设的技能的作用都是有限的,尤其是面对信息化时代的语文教学,情境性知识更显得尤为重要了。
其次,语文教师要将专业发展立足于日常生活之中,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与日常生活的结合程度更加紧密,语文教师要不断的超越自我,不断的与他人对话,与周围的世界对话,自觉协调自我与社会和自然的关系,塑造良好的人格,为教学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三,要正确处理好榜样示范和自我完善的关系。我们过去靠名师或者特级教师去引领和规范广大教师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但榜样的许多做法却不是简单的模仿或移植就能够直接应用到自己的教学实际的。并且很多榜样的成长有很多偶然因素,很难克隆。因而在学习榜样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灵活的将其运用到教学过程中去,惟其如此,才能真正做到学习榜样,最终超越榜样。
语文教师专业化的过程充满了艰辛和挑战,其中出现的各种矛盾也是在所难免,如何正确协调和处理各种矛盾在考量着社会各方力量尤其是教育行政部门和千千万万语文教师的智慧,巧妙的化解和超越各种矛盾更需要我们语文教师共同的努力。
作者简介:盛莉萍,文艺学硕士,广东省广州市第八十六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