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容 李丽霞
一、“名词短语可及性层级假设”和英语关系从句习得
由于其复杂的句法结构,关系从句一直是语言学家和外语教师研究的焦点。语言学家已经就关系从句的习得研究提出了很多假设,其中最著名的是Keenan & Comrie(1977)提出的“名词短语可及性层级假设”(Noun Phrase Accessibility Hierarchy), 即将关系从句划分为六种类型,即subject relative, object relative, indirect object relative, oblique relative, genitive relative, and object of comparative relative,这六种关系是按照名词短语在关系从句的语法功能划分的。以SU为例,the man在例(1)的关系从句中做主语,所以在例(1)为SU关系从句,具体例句如下:
(1)the man who saw the girl(SU)
(2)the man whom the girl saw(DO)
(3)the man whom the girl gave a book to(IO)
(4)the table that the girl put a book on(OBL)
(5)the man whose daughter is dancing(GEN)
(6)the man that the girl is taller than(OCOMP)
“名词短语可及性层级假设”具体的假设层级为,"SU>DO>IO>OBL>GEN>OCOMP"。此层级假设的意义为,该层级中,最左边的位置可及性最高,因此最容易被关系化形成关系从句;最右边的位置可及性最低,最难被关系化形成关系从句。由于可及性层级提出了二语习得的一个难度顺序,即SU最容易习得,OCOMP最难习得,说明了可及性层级在关系从句习得方面的预测力,也使关系从句研究成为语言习得研究的热点。本文以“名词短语可及性层级假设”作为研究英语关系从句的理论基础,进一步探讨了中国学习者在习得关系从句中问题以及相应的教学策略。
二、关系从句研究结果
国内学者对关系从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名词短语可及性层级假设”为基础的研究,中国学生习得关系从句习得中出现的问题,以及习得不同类型关系从句的难易顺序等,这些研究都着眼于发现中国学习者学习关系从句中存在的问题,以便更好地指导英语教学。
陈月红(1998)在研究中国学生对英语关系从句的习得时发现,中国高水平学习者在学习英语关系从句时,也会受到母语的干扰,对于像关系从句的复杂英语结构并不能真正掌握。因此,有必要通过语法教学,使学习者清楚地了解这一特殊复杂英语结构的语法特点,掌握灵活运用此结构行之有效的方法。
肖云南,吕杰(2005)探究了中国学生对四种关系从句,即DO,OPREP,GEN和OCOMP的习得情况,还考察了不同关系从句结构和从句位置对习得关系从句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合并组句,看图说话等产出型任务中,DO和OPREP类型的关系从句并不遵从预测的习得顺序,其原因在于OPREP自身结构的复杂性能促进学习者在产出过程中对语言形式进行再加工,提高了语言产出的正确率。此外,关系从句在主句中的位置对不同水平的学习者语言产出的影响也不同,因为水平高者在语言形式和产出的加工能力上较高,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从句位置对产出效果的制约作用。
蔡金亭,吴一安(2006),通过实验对比分析了学生对英语关系从句的掌握情况。结果表明,学生在句子解释任务时准确率最高,语法判断中错误最多;受试者在实验中出现保留代词错误;实验结果还表明,受试者在产出型任务如合并组句,翻译中故意回避某些关系从句类型,而代之以其他类型,这种现象符合可及性层级假设的预测。
三、基于可及性层级假设的关系从句研究讨论
国内基于“名词短语可及性层级假设”的关系从句研究都表明,我国学习者对英语关系从句的理解和产出受到母语迁移、课堂教学方法,学习策略等影响,其习得基本符合“名词短语可及性层级假设”的预测。需要引起重视的是,经过继续学习,虽然学生的听说能力比高中阶段有一定提高,但在语法方面,尤其在产出像关系从句等复杂英语结构时,水平停滞不前,甚至比以前有所下降。这说明英语教学在加强学生听说能力的同时,应积极地对中学阶段已经学过的语法等基本内容进行必要有效复习和深化,以保证学生更准确自然地运用英语交流。
四、针对关系从句习得采取的教学策略
就英语关系从句而言,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这个复杂英语结构的特点,以便学习者能更好地掌握此复杂英语结构,能灵活将其运用于交际中。笔者根据课堂教学经验,以名词短语可及性阶层假设为基础,针对学生在关系从句习得中的问题,就教师教授关系从句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策略,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针对学生对不同类型关系从句的错误,有的放矢地设计一些有效的练习。在设计英语关系从句练习时,可根据“名词短语可及性递进阶假设”SU>DO>IO>OBL>GEN>OCOMP的顺序,从易到难,可以利用例句(1)~(6)的基本句型作为原型,然后对其进行扩展加强练习,以便学生对其更好地掌握。
第二,通过例句讲授语法知识,使学习者清楚地了解该结构的基本特征及语法规则。教师可以在课堂教授过程中示范每一类型关系从句结构的分解过程以及两个独立句子组成一个关系从句结构的过程,其中包括对句子中各个语法构成部分作用的分析(如中心语,关系代词,名词短语在从句中的成分等)以及对所涉及语法规则的讲解。只要学生对关系从句的结构有了清楚的认识,就不会一味地使用“避免策略”和“省力原则”。
第三,鉴于英汉关系从句在结构上的差异是造成学生习得关系从句困难的重要因素,为了避免负迁移的产生,教师在课堂讲解过程中可以适当加入英汉关系从句的结构比较,利用英语和汉语关系从句的例句从句法特点,语用含义和思维方面对比分析其特点,加强学生对英汉关系从句和两种语言更深层的理解。
第四,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师课堂教授的效率,配合适当的课堂练习和实践活动是非常必要的。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如通过阅读,让学生找出关系从句并对其进行分类和小组讨论,还可将学生的作文在学生间进行互评和错误分析,这种非讲解性的课堂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这一复杂结构的认识理解,增强学生对复杂结构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蔡金亭,吴一安.从英语关系从句的习得看可及性层级假设.现代外语,2006(11).
[2] 高海英,戴曼纯.中国学生英语关系从句外置结构的习得——显性与隐性教学实证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11).
[3] 蒋秀玲,彭金定.AH假设对中国学生习得应该关系从句预测性的实证研究.中南大学学报,2007(6).
[4] 肖云南,吕杰.中国学生对英语关系从句习得的实证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7).
[5] 王先荣.大学英语隐性分层教学实验研究.山东外语教学,2005(1).
[6] 张扬.关系从句中语用迁移问题研究.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7).
(责任编辑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