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抚州市产业扶贫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2009-12-24 10:48苏建国
老区建设 2009年21期
关键词:一村龙头企业群众

多年来,江西抚州市围绕产业开发建立和完善农民增收长效机制,促进了贫困农村科学发展。

一、成效

1.支柱产业形成规模。每个县都建立了一至二个扶贫支柱产业,并形成规模。如以南丰蜜桔、金溪蜜梨、茶叶为主的果茶业;以广昌白莲、烟叶、菌菇,乐安蚕桑、油茶,临川西瓜、黄栀子为主的经济作物等。

2.“一村一品”成效显现。通过在重点村实施“一村一品”工程,全市所有重点村都基本形成了“一村一品”雏形,覆盖了90%以上贫困群众。

3.龙头企业发展壮大。经过重点扶持,发展壮大了一批如广昌昌顺公司、崇仁鸣跃食品、南丰梦龙果业、资溪浩龙竹业、乐安旁安利民集团等国家、省级龙头企业。

4.带动群众增收脱贫。通过产业化扶贫,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开辟了有效途径。2008年底,全市重点村农民年人均收入由2005年的1579.5元提高到2238元,其中,从扶贫产业中人均收入达760元,并涌现了一大批通过产业致富的典型。

二、做法

1.因地制宜,选择产业促发展。新阶段扶贫伊始,我们即把产业扶贫定位于扶贫工作的首要环节,创新思路,狠抓落实。一是围绕市场制定规划。按照“县为单位,村为基础,统筹规划,规模开发”的思路,经过深入调研,发动群众参与,每个重点村都制定了适合当地发展的产业扶贫规划,规划一经确定,即全力组织实施。二是全面实施“一村一品”。要求每个重点村根据当地产业特色,因地制宜地选择一个产业作为扶贫产业,并努力使其形成规模,最终成为重点村群众增收的渠道。广昌县驿前镇驿前村发展白莲产业,两年间全村种植白莲面积达2200亩,白莲产业为该村人均年增收680元,昔日的贫困村如今变成了白莲专业村。乐安县牛田镇旁安村,近年来大力发展蘑菇生产,全村蘑菇面积达近300亩,成为我省蘑菇种植第一村,从蘑菇产业中人均增收1200元以上。三是创建基地促进发展。经过扶持,全市各县(区)扶贫部门都建立了产业基地,既进行科技推广,又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推动作用。黎川县科技扶贫示范基地,总投资110余万元,通过该中心的辐射和带动,全县建设以三级扩繁场为基础,集中养殖综合开发为一体的基地有70个,每个二级扩繁场年产500—600头三元杂交商品仔猪。70个三级扩繁场带动500多户贫困户和低收入农户,参与项目实施的农户人均增收460多元。

2.培育龙头,牵引拉动建平台。一是培植龙头企业,在政策、资金、服务、人才等方面为龙头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扶持和服务。去年,我市重新认定和申报了南丰梦龙果业等21家国家、省级扶贫龙头企业,每年对产业化扶贫龙头企业贷款贴息额度均占省下达贴息计划总额的85%以上,通过扶持扶贫龙头企业发展,进一步增强其产业化扶贫的辐射面和带动力。二是引进龙头企业参与扶贫产业的培育发展。宜黄县依托华林实业、坚华林业等龙头企业,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方式,与全县5000多户农民签订了毛竹订单合同,大力开发毛竹系列产业,带动群众增收。2008年全县采伐毛竹加工竹材1000万根,产鲜笋3.75万吨,贫困群众从毛竹产业直接增收500元以上。三是发展和培育农民经济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生产组织化程度。如今全市已建立100余家产业经济合作组织,涉及西瓜、白莲、烟叶、粮食和种养加工等各类产业。

3.能人帮带,引领群众奔富路。发展壮大扶贫主导产业,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关键在于培养大批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并通过他们的拉动和辐射,引导贫困群众早日脱贫。一是结合帮带致富工程,培养以农村干部为主体的致富带头人。全市60%以上的重点村都建立了以村干部为核心的示范主体,大部分村两委人员有自己的发展产业,充分发挥了党员干部带头示范致富作用。乐安县南村乡南村村支书、种烟大户陈中来,结对帮助2户(张根生、陈中明)贫困户发展烤烟生产脱贫致富。二是培养了一大批掌握实用技术的农村专业户和创业者,提高产业扶贫中的科技含量。如资溪县以全龙、建生为基地,组织1500多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参加面包蛋糕制烤技术培训?鸦南城县在重点村专门举办水产养殖培训班;金溪县培训了300多蜜梨种植农民;临川、东乡更是把西瓜、生猪等种养技术送到田间、地头、农户家。三是实施农村乡土能人与贫困户结对创业。结合“全民创业”活动,我们在全市重点村选择农村乡土能人,带领贫困群众增收脱贫。扶贫部门对此提供资金、技术、培训、信息等全方位的服务。南丰县市山镇进贤村贫困农民章荣春,家有5口人,以前一直在贫困线上艰难挣扎。2007在开始,在蜜桔大户邹长良的帮带下,发展蜜桔种植,如今,他们桔园面积有20余亩,栽种南丰蜜桔1000多棵,年产量稳定在7万斤,年产值超过10万元,跨入全村富裕行列。

4.多元投入,推动发展增后劲。建立多元投入机制,是保障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一是进行项目扶持。仅2009年就已确定扶持产业项目33个,投入扶贫资金560多万元。二是把招商引资与扶贫产业开发相结合。乐安县扶贫办引进的乐丰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开展蔬菜脱水、加工、冷藏、保鲜项目,采用公司+基地+农户方式,与800多户贫困户签订订单合同,公司提供种苗、技术、肥料并负责市场、资金、技术,并以保护价收购农民蔬菜,全县种植蔬菜1000余亩,参与农户可增加收入近2000元。三是充分整合社会资源,加大产业发展投入。广昌县盱江镇下湖村,通过整合定点单位、社会贤达人士等方方面面力量,到目前为止,已争取社会投入100余万元,用于发展产业项目。仅茶新菇产业就整合“一村一品”上级扶助资金30万元,现已发展了300万筒,全村2312人人均从扶贫产业中就可增收1100余元。

三、扶贫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1.劳动力素质偏低,思想观念落后。主要是在思想观念上,部分群众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在科学文化素质方面,普遍存在劳动力素质偏低现象。一些先进实用的农业新技术由于受劳动者素质的影响?熏不能得到大面积推广,农业科技含量低,产业发展缺乏能人带动。

2.品牌培育不够,市场竞争力较弱。由于具有支撑地位的主导产业还是不多,大多农产品品牌在市场上知名度低,品牌效应差,竞争力弱,靠出售原始产品维持生产经营,使产业效益大打折扣,影响产业规模扩张和层次提升。

3.资金制约明显,产业启动速度缓慢。虽然政府投入力度每年都在加大,但是真正意义上投入到扶贫产业发展上的资金不多,且多头管理,难以形成合力。

四、思考与启示

1.贫困乡村要选准发展思路。贫困地区自然资源、经济基础、农民素质不一,在发展扶贫产业时不能搞一个模式,更不能行政命令,要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发展适合本地的特色产业。事实证明,市场是做大做强任何产业的唯一途径。在发展的过程中,要注重“三个突出”:一要突出区域化。即突出地方特色,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要求,加快发展和壮大“一村一品”、“一村多品”,逐步形成具有贫困地区特色的主导产业带。二要突出精品化。鼓励和引导重点村围绕市场、围绕效益、围绕订单、围绕中心城区建设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三要突出规模化。按照市场化运作方式,鼓励重点村逐步扩大产业规模,由一户带多户,多户带一村,一村带多村,逐步形成扶贫主导产业基地,推广“企业+扶贫产业基地+农户”的模式,走上小农户大基地,小规模大群体的发展路子。

2.各级政府要鼓励扶持推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大力发展扶贫产业,为贫困群众建立稳定的增收渠道是其中的重要举措,各级政府必须制定各项发展措施。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财政每年要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扶贫产业的发展。要研究和制定扶持产业发展的信贷政策,解决产业发展融资难问题。二要强力整合各类涉农资金扶贫。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负其责、各立其功”的原则,由政府向有关部门下达扶贫开发指令性计划,强力整合各类涉农资金用于扶贫开发。三要积极培育名牌农产品。我市要全力打好中国蜜桔之乡、白莲之乡、麻鸡之乡、西瓜之乡“四乡特色牌”,打造一批商标知名品牌,要加强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四要下大力气抓好市场建设,搞活商品流通。五要大力培植龙头企业。政府要给足并落实扶贫龙头企业的各项优惠政策,通过扶持扶贫龙头企业发展,进一步增强其产业化扶贫的辐射面和带动力。

3.扶贫部门要全力做好服务。一要强化信息服务。加强农产品供求信息的收集、分析与研究,准确、及时、完整地向贫困群众发布市场需求信息,实现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效对接。二要做好引导服务。按照“民办、民营、民受益”,鼓励引导产业实行横向联合,建立完善各种行业协会、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农村产业流通组织,集聚农户资源,增强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三要做好科技示范服务。增加科技投入,以科技创新和进步为动力,增强产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产品附加值。四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产业发展后劲。五要进一步提升贫困群众素质和致富技能。各级扶贫部门要以培养农村科技带头人、示范户、致富能手为重点,大力培养造就能掌握农村实用技术,致富技术的乡土人才,使他们成为带头人。同时要围绕产业的发展,做好劳动力转移培训。

[作者简介]苏建国,男,江西省抚州市扶贫办主任。

[责任编辑:尧水根]

猜你喜欢
一村龙头企业群众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兴宁19家企业获评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
吃瓜群众的真相,你怎么懂
各界群众前来省作协吊唁陈忠实先生5
虚惊一场
最幸福的三个“学生”
海南橡胶被认定为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我看你有病
The Chinese Olympic Committ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