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英国、加拿大、韩国特约记者 纪双城 陶短房 詹德斌● 本报记者 王跃西 ● 王艳 陈一
欧盟22日公开指责美国和中国破坏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使之沦为“灾难”和“惨败”。这样的言辞与此前一天英国大臣米利班德对中国“劫持”气候峰会的指责如出一辙。美国《纽约时报》随即回击称,欧盟此言不过是想转移外界对其“笨拙推进气候战略”的指责。在哥本哈根峰会结束近一周后,多家国际媒体将人们对此次峰会最深刻的记忆定格于“欧盟的失落”。德国波恩大学教授辜学武说,欧洲人带着按照自己理念塑造一个新的世界经济与工业结构的野心来到哥本哈根,却在峰会上遭到毁灭性打击。分析人士注意到,就在欧盟强硬指责美中同日,法国总理菲永带着63亿欧元的大单离开中国,中法之间的“误解”宣告消除。峰会前频繁攻击中国的印度媒体也突然改口用“朋友”称呼中国。而此次带头向中国“开炮”的英国恰恰是过去几年欧盟“三驾马车”中与中国摩擦最少的一个。一名中国专家说,哥本哈根峰会打乱了国际政治的分野,以往联盟的划线出现了紊乱。英国《金融时报》直接称,哥本哈根协议为这个世界划出了一条新的政治分界线。
“失望和沮丧”笼罩欧洲
欧盟对美中的最新指责来自其轮值主席国瑞典的环境大臣卡尔格伦。据路透社报道,正在布鲁塞尔出席欧盟环境部长会议的他22日公开表示,尽管欧盟在哥本哈根峰会上团结一致,但此次峰会“简直是场灾难”,并称峰会以“惨败”收场,部分原因是一些国家拒绝在一项有约束力,并且规定了减排目标和时间表的协议上签字。卡尔格伦点名批评美国和中国并不希望峰会能够取得更大成果,称“由于峰会的惨败,失望和沮丧的情绪笼罩了欧洲各国”。
在此次哥本哈根协议公布之时,国际媒体就有报道称,这份协议是由美国与中国、印度、巴西和南非4国“撮合而成的”,而一直以地球环境守护者自居的欧洲竟然被晾在一边。韩国《朝鲜日报》将欧盟当时的心态总结为一个词——“颜面尽失”。
从那以后,法国总统萨科齐、英国首相布朗、德国总理默克尔等欧洲国家领导人先后以点名或不点名的方式批评别国破坏峰会,有的矛头直指中国,有的将美中一起批评。在这种似乎急着寻找替罪羊的情绪下,欧洲媒体集体对中美口诛笔伐。德国《莱茵—内卡报》称,20世纪的世界也许还以欧洲为中心,以德国为强大的发动机。但21世纪的世界不是这样了。今天定调子的是美国和中国,“这两个国家都无意为环境保护这样浪漫的理想牺牲本国的经济增长,哪怕千分之一也不行”。该报总结道:“哥本哈根峰会失败于这两个大哥大”。德国《埃斯林根日报》称,中国又一次证明自己是踩刹车的国家,而美国总统只做了一点点可怜的让步:以少得可怜的几亿美元参与对穷国的财政援助。
在这种背景下,卡尔格伦对美中的点名批评成为了美国《纽约时报》网站23日的头条新闻。这篇题为“欧盟为气候大会惨败指责别人”的报道称,欧盟领导人明显是想转移外界对其在哥本哈根峰会上“笨拙推进气候战略”的指责。欧盟带着“带头减排”的策略来到哥本哈根,宣称到2020年时与1990年相比减排30%,以为这样就能让美中做出更多让步,但结果对美中没起到任何作用。这一结果对欧盟来说是一种“极其痛苦的失望”。法国《快报》23日称,欧洲人太迷信诺贝尔奖的魅力了,以为凭此就能搞定奥巴马,但事实是欧洲人搞错了努力的方向。
德国波恩大学全球研究中心主任辜学武21日对“德国之声”表示,哥本哈根峰会最大赢家是中美,而最大输家是欧洲。峰会的结果基本上剥夺了欧洲未来30年对世界工业结构、经济结构和人类生活方式的主导权。欧洲人想按照自己的理念来塑造一个新的世界经济与工业结构的野心,在峰会上遭到了毁灭性打击。这可以解释为什么欧洲媒体和政治家对峰会这么失望。
法国《周末报》23日评论说,欧盟对中国的指责有些偏颇,这些指责者不了解中国国内发展的不平衡和它为改善环境付出的努力。但另一方面,欧盟也被中美在哥本哈根峰会上激烈争吵的“双簧”蒙蔽了,其实“中美之间有许多心照不宣的默契”。辜学武认为,中美都不愿按照欧洲人的编排去跳舞,不愿按照欧洲人设计的方案整合未来30年到50年的工业格局。
一些欧洲政客似乎并未对此过于悲观。英国《金融时报》23日刊登一封题为“联合国在气候谈判中应该走布鲁塞尔道路”的信件。作者是比利时前首相伏思达。他在信中表示,联合国寻求成员国一致通过的表决方式效果有限,应学习欧盟不断改进决策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