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明
探究教学法从根本上讲是在教师的启迪引领下,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问题为目标进行思考、感悟、探索、研究等多种形式地教育教学活动,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探究素养和思维习惯为宗旨的教学方法。探究过程的中心是问题,它是探究教学法实施的重要基础,因此笔者浅谈一下问题设置时应注意的方法规则。
一、 问题设置的艺术性原则
1、问题设置要有趣味性
苏格拉底说:“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不是告诉人们答案,而是向他们提出有趣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科学的有趣味性的探究问题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问题探究效果,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这就需要教师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做到课堂教学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道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方法和能力。在科学知识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中,所有的知识都面临着过时的可能性,而只有探究问题的方法和能力,才能用于不断发展的新知识,解决千变万化的新问题。问题探究的方法和能力是靠学生在问题探究学习实践中获得,而引起学生探究学习兴趣的主要因素就是设置有趣味性的探究问题。只有趣味浓厚的问题,才能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学生才能乐此不疲,将问题探究的过程变成愉快的旅行,把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转换成智慧。
2、问题设置要有适度性
问题设置的适度性,就是与学生的学习基础、认识水平及最近发展区相适应;与学生生活的环境、年龄特点及心理特征相适应;与国家的方针政策及新闻热点相适应等。这样才能引发学生的对问题探究的积极性、主动性,才能收到良好地探究效果。首先问题设置要与学生的学习基础、认识水平和最近发展区相适应,就是说要有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问题探究又要有一定宽度难度拔高的问题探究,切忌设置过于简单和难度过大的问题,以失去探究的价值,使学生失去探究兴趣。其次问题探究要联系学生的校园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要适应学生青春期年龄心理特征,让学生思考探究起来感到实在亲切。再次问题设置要联系当前的时事新闻,把国家的方针政策,国内外大事引入课堂问题探究,紧密联系课本内容,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增强学生热爱祖国、关心大事、公平正义的责任心。
3、问题设置要有层次性
问题设置分不同的层次,一般地,低层次的问题只考察学生对知识理解和掌握水平,而高层次的问题探究是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能力等。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设置不同层次的探究问题,以适应课堂教学的需要。低层次的问题探究对知识目标的落实作用较大,高层次的问题探究更能引导学生实现教学的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也就是说低层次问题探究只能是向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高层次的问题探究更能教会学生学会思考的方法,探索的技能技巧。根据教学的需要也可以对一个大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设置不同层次小问题,以适应不同基础、不同智力水平的学生进行问题探究。
二、 问题设置的选题性原则
1、 疑难设问,重点探究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愤者心求知而未通;悱者口欲说而未表。疑难设问就是在知识疑难点设置问题探究,针对教学的疑难点,启迪学生的智慧,开拓学生的思路,使学生通过思考、领悟、讨论、分析、综合的过程明辨是非,使问题获得正确的答案,通过努力茅塞顿开,蓦然回首领略到知识的魅力和深邃。重点探究就是为了突破教学的重点设置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学生们的通力合作下,化难为易,通过独立思考、信息交流、资源共享、突破难关,使学生共享成功地喜悦,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自身的探索兴趣和学生之间合作探究的热情。另外在教学的重点难点处设置问题探究也是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时效性实现教学目标的需要。
2、 旧知识复习,新知识探究
“温故知新”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也是我们问题设置出题原则之一。课堂上如何实现新旧知识的成功衔接,使知识得到深化,确切恰当地设置问题探究,既能引导学生对旧知识的复习,又能引起对新知识的探究兴趣,起到温故知新的教学效果。第一,可以在已学知识的重点难点处,设置应用性、引领性的探究问题,其功能在于复习旧知识的同时又引领并探究新知识;第二,可以在新旧知识的矛盾处,设置思辨性、变通性的探究问题,其功能在于加深对旧知识的理解基础上,通过思辨变通来引发学生探索研究新知识;第三,可以在新旧知识的过渡点,设置导向性、迁移性的探究问题,使其在归纳总结旧知识的同时引领学生知识迁移,产生对新知识探究学习的兴趣。另外思想政治课往往与历史、地理、语文等其他学科知识密切联系,教师在与各科知识串联教学时,设置导入性、启示性问题探究,能使各学科知识有机衔接过渡自然,有利于构建起知识网络,提高文科知识的综合能力,扩充学生思维内容空间和综合探究技能。
三、 问题设置的可实施性原则
1、 问题设置要以教学目标为准则
每一节课要有一个切实可行的三维教学目标,作为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指南针,它是各项教学活动的起始点和落脚点。因此问题设置要以教学目标为准则。但是我们在问题设置时往往只注重教学的知识目标,只探究问题的本身而忽视了能力目标的实现,更谈不上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因此问题设置应落实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的统一;过程目标与方法目标的统一;问题解答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统一。如果将问题探究孤立化,为探究而探究,则将偏离教学目标。问题设置必须接受是否有利于教学目标达成这一标准的检验。
2、 问题设置要与课本内容相适应
问题探究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问题设置首先有利于促进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利于教师用问题沟通书本知识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的联系,有利于书本知识的学以致用。其次问题设置根基在课本内容,用书本知识转变成问题的形式来进行探究教学,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强化其思考的动力。再次教师在备课时,可根据教学内容由浅入深设置不同探究问题,使学生循序渐进地获取知识。例如在讲授“透视追星”这课时,我根据教学内容设置了问题探究一:“我心中的明星”,问题探究二:“明星闪光大家说”,问题探究三:“明星成长的经过”,问题探究四:“追星利与弊”,四个问题探究紧密联系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层层递进,用课本知识转化成问题,使学生在自我探究中得到教育。各探究问题之间穿插进行讨论、分享、反思、交流等教学活动与之密切配合,通过问题探究的教学方法,呈现并实施了课本内容,优质高效地完成了课堂教学。
3、 问题设置要有利于与其他教学方法相结合
探究教学法只是多种教学方法之一。它必须与其他教学方法相互结合,优势互补,共同用于一节课的教学中,才能起到良好地教育教学效果,因此问题设置要体现便于和其他教学方法相互配合使用的特点。例如探究法与小组讨论法相结合时,问题设置要有一定的开放性,给学生一定的讨论空间,这样才能使同学们有话可说,便于交换看法观点、交流思想情感、取长补短、修正错误形成正确认识和问题答案。再如探究法与调查法相结合时,问题设置要注重选取密切联系生活、学生熟悉的热点问题,才能便于学生调查研究,提高问题探究的积极性、主动性。又如探究法与情感体验法相合时,问题设置要有体验感悟、深邃思考的特点,能有效地提高情感态度价值观地转变,促进学生在体验感悟的过程中思想情感得到升华。
4、 问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课堂教学
高效的问题探究教学,应是调动起学生探究兴趣,开拓学生思路,创新问题解答以及教师实施纲举目张、发散和归纳并举的教育教学活动。这就要求教师设置出新颖有趣、开放适中、宽度恰当、难易适度的问题。如在讲“和平统一”这课时我设置了“台湾问题的由来、台湾问题的现在、台湾问题的将来”的问题探究三部曲,通过探究讨论从蒋介石到李登辉、从陈水扁到马英九执政时期的政治事件以及美国的态度变化,围绕着“统与独、谈与打”众说纷纭看法不一,学生们提出了许多新问题新设想,其中有的学生提出了,如果和平统一后我们的国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还是中华民国”的问题等,教师对不同的新问题,新设想及时进行了整理归纳引导,使学生认识到祖国的经济腾飞、繁荣强大、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将是历史的必然。恰当的问题设置便于学生提出新问题、新设想、创造新答案,便于实施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课堂教学。
(作者:山东省章丘市圣井中心学校教师)
责任编辑:樊平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