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巍 邵薇薇
[摘 要]当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最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本文将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在大学英语多媒体网络教学中的应用来讨论大学英语教学工作。在教学实践中,通过设计合适的情境、构建协作的平台、鼓励学生相互交流、促使学生实现“意义建构”来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建构理论;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网络
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被广泛应用到教育领域,使教学工作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即教学工作从单一传授知识转为培养人去发现知识、处理知识、更新知识和创造知识的能力,全面应用多媒体和网络信息技术时代的英语教学,也从传授语言知识转为培养学生搜寻、接收和处理英语信息的能力。多媒体网络技术所提供的情境创设、协商会话、意义建构,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要求的学习环境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多媒体网络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广泛运用,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创造了理想的条件,建构主义已经成为教育改革和弥补传统教学不足的主要理论基础,为多媒体网络英语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一、建构主义在大学英语多媒体网络教学中应用的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下,借助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建构主义认为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要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学生只有亲身参与和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才会获得有意义的知识结构。语言不只是通过记忆语言规则、话语和功能等来学会的,学习者必须经过一个积极的理解过程,构建他们自己对语言世界的理解。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是集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构建于一身的现代教育方式,可以生动形象地展示大学英语学习内容,创造逼真的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紧张适度的英语学习气氛,学生在完整的真实的环境中进行积极有意义的语言活动。
二、建构主义理论下的大学英语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
1.设计合适的情境。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情境创设中,强调设计真实情境,要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去进行各种生动的情境的设置。在进行大学英语教学设计时,教师不仅要分析教学目标,还要重视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设计问题,并应该把“情境”看做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教师必须对新教内容进行情境设计,学生要对新设计的情境给予充分的理解,利用教师提供的多媒体资料,使自己置身于这种情境中,在教师的启发下学习者自然地要用所学过的语言知识来表达自己的感受、看法、 设想或者是疑问。多媒体网络技术将丰富的信息传输给学习者,使学生的求知兴趣愈加浓郁,产生巨大的学习动机。
2.构建协作的平台。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相互之间的“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收集与分析、观点的交流、学习进程的自我反馈和学习结果的评价以及意义的最终建构,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使用本协作平台,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指导者; 由教材的执行者转变为教材的研究者; 由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设计者。同时,本协作平台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空间,使学生亲身经历知识获得和方法获得的过程。协作平台可以提供基于文本、视频等多媒体的教学支持,网上师生的交互不仅可以使教师控制教学的全过程,及时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状态,还实现了师生双边的交流,如讨论、辅导、答疑,确保了教学质量;可以给学生提供了富的学习资源,学生在学习时可以向老师、专家请教,并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态度、需求决定学习内容、速度和方式,根据学习的结果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
3.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建构主义在强调设计合适的情境、提供协作的平台的同时,也强调在英语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建构主义认为,每个人在自己的活动和交往中形成了自己个性化、独特性的经验,正是这些经验背景的差异,学习者对问题的理解常常各异,学习者可以在一定的社会群体中,相互沟通、相互合作,形成对问题的多角度的理解。2004 年,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出以“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为目标。教学目标中的“特别是听说能力”的表述,意味着学习者要学习听别人说话,也要把话说给别人听,这反映了语言学习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合作。多媒体网络环境的师生、生生、师师、人机互动,将学习者带入真实或创设的情境中,与同学、教师或专家学者交流、对话,合作完成任务,以适应对新型外语人才的要求。
4.促使学生实现“意义建构”。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的内容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深刻的理解。因此,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利用情景、协作、会话和网络资源等学习环境要素,通过对学生的知识、认知特征和背景分析,设计适合学生的学习资源、学习策略、认知工具;并通过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主动性、责任感和创新精神,有效地实现对知识的意义构建。
三、结语
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摒弃以教师为中心、单纯强调知识传授的传统教学模式,采用以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为学生知识的主动建构创设有意义的情境。建构主义理论和信息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广泛运用必将进一步深化外语教学改革,开辟现代外语教学的更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Piaget J The Principles of Genetic Epistemology[M].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1td.1972.
[2]VygotskyLSMind in Society [M].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8.
[3]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4]王寅龙,等.建构理论在研究生多媒体技术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4):100-101.
[5]刘湘庭.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大学英语网络教学体系研究[D].长沙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05,(1):173-175.□
(编辑/刘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