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阅读生态 培育人文精神

2009-12-23 03:39陈尤嘉
中小学德育 2009年21期
关键词:纪念日人文精神同伴

陈尤嘉

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强化人文精神已经成为当今教育的迫切需要。人文精神的培育需要个体发自内心的自觉和体悟,而阅读正好能直抵学生心灵,让他们在文化的浸润中完成人文精神的重塑。作为人文精神形成和发展的摇篮,校园阅读担负着传授人文知识的重任。但是,如果仅将其局限于校园,必然会影响学生阅读的广度和深度,进而影响学生人文精神的形成。因此,我们主张拓展阅读空间,构建阅读生态,以立体化的阅读空间和多元化的阅读方式,真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一、结合节假日、纪念日等举办阅读活动,提高阅读的价值追求

阅读的目的从社会层面上看,具有传承文化的功能;从个人层面而言,有提升个人道德操守和文化修养的功用。当前,日常阅读作为一种常规行为,更多地停留在对文本的消化与吸收上。这种缺乏与生活相关联的阅读难以触及学生内心深处,也就难以让学生形成植根灵魂的价值追求。如果我们结合节假日、纪念日,如端午节、孔子诞辰纪念日、国庆节、中秋节等举办诗歌朗诵、诗歌创作、作文竞赛、资料展示等活动,无疑就会提升活动的价值,不仅可以使传统文化得到弘扬,还可以让学生受到情感的陶冶,实现道德的升华,从而使单一的阅读变得生动且富有人文意义。

二、发挥同伴阅读的功能,培育互帮互助、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

同伴群体对学生的影响很大,有时甚至会超过教师。因此,充分发挥同伴的力量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提高阅读效益的一条捷径。具体操作上,我们可在学生自由组合阅读群体的基础上作适当调整,以使阅读群体的构成相对合理。之后要创造机会,让学生开展阅读成果交流和展示活动,如:可在手抄报、好词好句本、作文集中设同学留言板、点评栏等,让学生在相互激励中不断进步;可通过群体中的几位同学共同制作一份剪报或作文集,以带动阅读能力稍弱的同学共同前进;可通过评比,促成群体中你追我赶阅读氛围的形成。总之,同伴阅读有助于学生学会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促使团队精神的形成。

三、指导亲子阅读,打造书香家庭,使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日常生活方式,使对真善美的追求伴随他们的一生

家庭是学生阅读的重要场所。在一个有着良好阅读氛围的家庭中,孩子一般都会有良好的阅读习惯。但现实中,还有相当数量的家庭并没有形成这样的氛围,这就需要学校发挥教育的主导作用,提出相关的要求,进行相关的指引,以实现校园阅读和家庭阅读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可通过设立亲子阅读卡、开展亲子一日阅读活动、评比书香家庭活动等,规范和指引家庭阅读行为。家庭的介入,保证了校园阅读的连续性。当阅读成为学生日常生活的一种习惯时,他们自然会从中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学会为人处事,学会认识美、欣赏美和创造美。

四、参与社区阅读,拓展实践渠道,培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如今,阅读的内涵和外延较以前大大扩充,阅读的场所也不再局限于校园和家庭,更拓展到了社区。让校园阅读与社区阅读相结合,这既是创建学习型社区的要求,也是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需要。为此,社区与学校可联合举办阅读活动:组织学生到社区阅览室参观访问;做一日社区图书室管理员;参与书香型社区的建设;调查社区人员的阅读情况;帮助社区制作阅读宣传栏;到书店调查图书种类和人们购买情况等等。通过以上活动,学生自然会提高对社会的认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并逐步将阅读作为个人的需求,通过阅读不断成长进而回报同学、回报学校、回报家庭、回报社会。

(作者单位:广州市荔湾区芳村小学)

责任编辑徐向阳

猜你喜欢
纪念日人文精神同伴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My Thank You Year
如何在高中历史学习中培养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一种文化的自信
寻找失散的同伴
嘿,这欢乐的日子!
新月历
落地
结婚纪念日
背负十字架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