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人物速描
钱丹慧,浙江省湖州市南浔锦绣实验学校校长,中学高级教师,浙江省“领雁工程”讲师团成员,浙江省品德教学分会理事,浙江省品德教材审定委员会委员。曾荣获全国“知心姐姐”、浙江省教科研先进个人、浙江省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主编或参编教材、科研论著等10本,主持或承担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40多篇。
钱丹慧出身于教师家庭,幼承家学,对教育有着一份天然的依恋。“爱学生如同爱生命”是钱老师从业的准则,她爱字当头,以德为先,敬畏课堂,尊重生命,始终站在教育教学的第一线;“行者无疆”是钱老师人生的信条,她孜孜不倦,上下求索,一切皆为追寻德育之美。
她,倾心建设美的品德课堂
德育之美是什么,各人见解不同。在钱丹慧老师眼里,所谓德育之美,就是借助一切美的因素与载体,让学生受到美的感召,践行美的品德,使德育散发出无穷的魅力。
追寻美的品德课堂,是钱老师几十年潜心教学,为之不懈努力的目标。她认为,美不应只是一件艺术的外衣,更应该闪烁着思想的光辉。美的品德课堂离不开生活的本真与内心的真情,否则知识之花将会枯萎,品德之魂难以铸就。只有顺应童心,引导学生亲历生活,真情体验,自主内省,才能帮助他们感悟和践行美的品德。
利用社会重大事件,让学生触摸真实生活,自主建构品德,是钱老师打造“美的品德课堂”的有效实践。钱老师认为,社会重大事件具有独特的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它影响深,信度高,更利于学生的价值建构。2008年6月,在浙江省的一次品德研讨活动中,她执教《媒体连着我和你》(苏教版)一课,给观摩教师留下了深刻印象。课堂上,钱老师利用课件播放了以“2008年国内外大事”为主题的一组电视新闻集锦,如南方雪灾、三鹿奶粉事件、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等,然后引导学生通过网络引擎现场搜索,了解“我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与美国总统奥巴马亲切会晤”等新闻,切实体会到“媒体连着我和你”,瞬间点燃了学生的探究热情,让他们充分感受到了现代生活的方便快捷。
钱老师在教学中对重大社会事件的运用炉火纯青,介入时机恰当,运用角度丰富。她和徒弟们在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重大事件资源的介入方法:一是情境话题介入。即根据重大事件创设成情境话题,随机介入课堂。如执教《怎样和他联系》(苏教版)一课,她设置的情境话题为:汶川大地震发生的第二天,小明的爸爸就随抗震救灾医疗队奔赴灾区救援,小明怎么和爸爸联系?哪种方式最合适,为什么?二是主题全程介入。即将与教学主题有关的重大事件资源有机渗透在教学的全过程。如执教《我们共同的家》(苏教版)一课,她始终围绕汶川大地震这一事件组织教学,由救援人员到达灾区的距离等感受祖国之大,由志愿者的服装特色感受民族众多,由“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善举感受民族情深,等等。三是归类适时介入。即将不同的重大事件资源进行整理归类,有机渗透在全册教材乃至整套小学品德教材的教学中。在她的课堂上,如“神七”升空、上海世博会等重大事件比比皆是,其丰富的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让学生触摸时代的脉搏,感悟真实的生活,使课堂生动自然,充满智慧之美。
大胆借鉴西方道德教育方法,是钱老师打造“美的品德课堂”的有益尝试。如执教《一寸光阴一寸金》(浙教版)一课,她尝试运用了“价值澄清”教育,用“一天24小时生活分配馅饼图”来组织教学:先让学生用一个圆圆的馅饼来表示一天24小时,再根据自己所要做的事按时间需要把馅饼划分为若干份,然后请大家上来展示自己原始的价值定位,讨论分析各自的观点及理由,通过倾听交流,审视修改自己的原始图式。在参与绘制时间馅饼的过程中,学生不断内省,明晰了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学会了珍惜时间和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使课堂情理交融,充满思辨之美。
钱丹慧的课堂重视孩子的情感体验,注重知行结合和真善美的统一。原浙江省教育学会副会长、浙江省实验学校研究会长王炳仁教授曾这样评价:“钱丹慧的课表现出纯熟的教学技能,高超的教学艺术,强烈的创新意识,富有诗意,极具活力,给人以德的引领、美的陶冶。”
钱丹慧的成功源于她潜心的钻研,广泛的阅读。至今,她已撰写数十本读书笔记,内容涉及教育名家的名言名句、教育理论、教学故事、新课程理论乃至老一辈革命家的语录等。大量的阅读给了她广博的视野,为她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因为阅读,她对新课改后的品德教育原则与方法把握到位;因为阅读,她敢为人先,出手不凡;因为阅读,她形成了情理相融、至性至情的教学风格。近年来,她主编了浙江版《品德与社会》四至六年级教案集,已出版或将要出版的专著有《教育如此美丽》、《追梦“美的教育”》、《让品德课堂走向美》等。钱丹慧当之无愧地成为了湖州市小学品德教学的领军人物。作为湖州市教育学会品德分会会长、湖州市教科研中心的兼职研究员,她很重视品德课程教师的团队建设,在她的点拨、指导、培养下,一大批教坛新秀迅速成长,吴建琴、沈利芳、管志英、姚惠芬、杨悦蓉等教师先后在省市品德优质课评比中获一等奖或作精彩展示。
她,用心培育美的德育文化
一路从课堂走来,再走上南浔锦绣实验学校校长的岗位,钱丹慧对德育之美进行了逐渐深入的思考和探索。她认为,学生真善美品行的培养,需要每位教育工作者树立起大德育观,使品德教学从课内向课外延伸。在学校管理中,从人文环境的建设到实践活动的组织,都应当努力彰显德育之美,用心培育美的德育文化。
在她的积极倡导下,学校确立了“真、善、美”的校训,形成了“美的教育”品牌建设蓝本,校园环境融建筑美、自然美、形式美、艺术美、生活美于一体,已成为了一抹亮丽的风景:校园建筑、林荫小道、广场绿化无不线条流畅,色彩和谐,令人深受吸引;自然别致的楼道文化,清新大气的灯柱文化,都蕴藏着美的德育内涵;无论是墙壁上赏心悦目的《新道德三字经》,还是橱窗里独特新颖的“我最美”形象大使,都不仅美化着校园环境,为师生营造出美好的学习氛围,更编织着特色鲜明的德育文化。
在她的精心策划下,学校开展了以“美”为线索的各种教育活动,让学生在美的活动中震撼心灵,经历体验,养成德性。每年5月和11月是锦绣实验学校的“美读节”。期间,各式各样的美读活动均可纳入其中,如师生共荐美文书目、锦绣十佳辩手争夺赛、美文演讲比赛、读书征文评比、美文手抄报比赛、课外知识擂台赛等。在她的带领下,全校上下轰轰烈烈地开展着以“赤、橙、粉、绿、青、蓝、紫”七种颜色命名的“七色美读争章”活动,不同的章别代表不同年级美读活动的要求,既注重经典的梯度积累,更注重美德涵养的逐步提升,无不体现争章活动“以章导读,以读导行,以美育人”的目的。此外,“我为母校种植纪念树”、“锦绣一元慈善基金会”、“日积一美,五分钟践美劳动”等精彩难忘的德育主题活动,都能让师生或饱含热泪或倍受鼓舞,成为了积累真善美品行的新起点,为培育美好的德行奠定了基础。
她号召全校教师倾心投入的“三个一百”活动,更是馈赠给学生的最好礼物:每个学生在锦绣实验学校九年的生活中,能了解一百个名人成长的经历,体悟名人励志成才之美;能聆听到老师一百次美的谈话,感悟为人处事的道理;能读到一百个智慧小故事,领略生活的哲理之美。人们相信,在如此美好的文化氛围里,学生的精神家园一定能收获无限的幸福。
为切实提升全体教师的育人艺术和人文涵养,她充分利用“锦绣名家大讲坛”这个平台,经常邀请各方专家前来讲学,其中有苏州大学朱永新教授,浙江教科院方展画院长,华东师范大学周斌教授,上海东方航空公司国际培训部主任教官周蝶女士,等等。钱老师还组织教师利用古镇南浔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厚重的人文资源,开发和编写校本德育教材——《与美丽同行》,整册书图文并茂,古今相融,将传统与时尚有机结合,向师生展现了南浔独特的风土人情,极富教育之美。
浓厚的文化氛围,多彩的德育环境,让孩子们获得了美的熏陶,美的启迪。2009年4月,在“浙派教育家发展共同体”学术沙龙上,钱丹慧作了《教育回归美》的专题发言,她说:“……我们的目的,就是让师生在美的德育环境里接受美的教育,在美的愉悦中完善自身的人格素质,提高人文品位,为拥有幸福美好的人生积淀。”也许,这就是她用心培育美的育德文化的最好注解。
她,幸福收获美的结晶
真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感情,也是一切德育之基石。钱丹慧老师从18岁迈入教坛的第一天起,就领受家训,开始懂得爱心是当好教师的必备条件。她坚持践行,自觉把这种美好的情感毫无保留地奉献给莘莘学子。她爱生如子,用她自己的话来说:“我真奢望能让他们都做我的儿女,这绝不是做作——我实在是太爱他们了。”“即使是睡觉,脑袋里仍满是孩子们的身影。”她对孩子的爱已经形成了习惯,升华为品格,极其自然地流露于一个个生活细节之中。她用爱心滋润孩子的心田,吸引他们亲师敬道,不断前进。
在《品德老师好》一文中,她这样写道:“给一年级孩子上品德课,总有一种无法言说的趣味。……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真切体会冰在什么情况下融化得快与慢,我特意叮嘱食堂的师傅,提早一天在食堂的大冰箱内为每个孩子放一碗水,让它变成冰(学生大多住校)。第二天上课的时候,孩子们拿着平时很少见到的冰,东一堆、西一堆地在那儿做实验,搞研究,其热情、投入、专注和收获都是无与伦比的……和孩子们做‘网小鱼的游戏,你逃我网,满操场飞出串串笑声,连我也童心灿烂。就这样,生命中最美的情感在这里唤醒……”于是,每一次,当她行走在校园里的时候,孩子们就会远远地喊着跑过来:“品德老师好!品德老师好!”
钱丹慧用拳拳爱心培育孩子美好的情感,呵护孩子稚嫩的童心,也赢得了他们的信任和爱戴。学生林伟、沈雁飞、沈澎泓等现已在上海、南京、杭州等地工作,但如今仍经常想起小时候在钱老师家吃饭、睡觉的情景;学生周晓飞、沈会良等现已在美国、香港工作,如今仍记得钱老师为他们买演出球鞋,经常表扬鼓励他们的情景;温超群、蒋国昌小时候由于贪玩,成绩并不好,但钱老师从来不会忽视他们,反而给他们更耐心的帮助,如今这两位学生,一个成了“小老板”,一个成了公务员;1996年,她曾为一个贫困孩子贴补生活费用1000多元;2002年,她为一位外地来校插班的体弱家贫的学生赠送一学期牛奶;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她默默地以“一位学生”的身份向灾区捐赠了10000元善款;她用写评语交谈的方法,鼓励一位“爱哭鼻子”的聪明女孩走向坚强,步入清华……她无私的精神和人格的魅力,影响了一批又一批人。不久前,她入选为“浙江省首届十佳师德标兵候选人”,其事迹在《浙江教工》上刊登介绍。
走近钱丹慧,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她对教育真挚的热爱,对德育之美执着的追求!正如她在给《锦绣年华》一书写的寄语中所说:“此刻,别无他求。惟愿满心荡漾着温情与真爱的你,能和我一样,下定了要与孩子们站在一起的决心:牵着他们的手,共同守候——如锦似绣的美好未来!”这就是钱丹慧,充满了人性的真、善、美,不停歇,永向前,直到永远。
责任编辑李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