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凤 余昌江
谈心是教师运用语言实施教育的重要手段。但现实中常有这样的情况:谈心过后,有的学生解开了思想疙瘩,激发了热情,增强了进取心;而有的学生反而加重了思想包袱,产生逆反心理,从此一蹶不振。这说明谈心是一门学问,是一种教育艺术,要掌握一定的艺术技巧。
一、 体察入微,分析心态
教师与学生谈心,首先要察言观色,弄清学生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确定方法,找准突破口,不然的话,不仅谈不下去,甚至会谈崩。那么学生在谈心时,都有怎样的心理状态呢?
1.揣测心理。“老师找我谈心,意图何在,是批评还是了解情况”?谈心之初,学生往往会这样揣摩老师的用意,十分注意老师的表情和语气,因此,老师一开始就可说明目的,以消除其不必要的疑虑。
2.防御心理。“差生”往往会有这种心理。犯了错误的学生一听到要谈话,即使说是谈心,也会产生一种“防御定式”,存有戒备之心,在脑中想好对策。教师可以坦诚态度,打消其顾虑,消除其防御心理。
3.惶恐心理。偶犯错误或错误较大,学生往往诚惶诚恐,不知老师如何处置,情绪紧张,坐立不安。教师说话应尽可能自然、风趣一些,应注意说话的分寸。
4.沮丧心理。平时表现好的学生,偶犯过失容易产生“这下完了”的心理,情绪低落,垂头丧气。教师可重在开导、鼓励,表示信任,使之放下“包袱”,增强改过的信心。
5.期望心理。谈心时,学生本多半希望给老师留下较好的印象,希望老师能理解和帮助自己。特别是学生主动找老师谈话,这种期望心理更加明显,教师应珍惜这种情感,使之成为促其前进的动力。
二、 有的放矢,因人施教
针对优等生的自傲心理,要找出其“自省点”。优等生较自信自负,有时看不到自己的缺点,与他们谈心可采取“提醒式”,在肯定成绩时,用暗示的言辞,含蓄的语言,指出其自省点,使其能正确评估自己。
对有自卑心理的后进生,要发掘“闪光点”。后进生在班上往往抬不起头,情绪低落,意志消沉,表现出防御、对抗心理。可采取“对话式”方法,用富有说理性的内容教育他们,特别要注意挖掘其“闪光点”(哪怕是极小的优点),鼓励其树立“抬起头走路”的信心。
针对中等生无所谓心理,要开启“动力点”,要抓住其“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缺乏拼搏干劲、抱着无所谓态度的心理特点,采取“触动式”谈心方式,促其猛醒,增强动力。
一些犯错误学生有自弃心理,要激发其“内燃点”。平时表现较好,由于客观环境影响,或接触了表现坏的同学,或家庭遭变故,或自己受到挫折,思想产生波动而犯错误,教师可用“参照式”方法谈心,进行“横向”或“纵向”对比,分析原因,增强其改过的信心。
三、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古人云:“动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与学生谈心多一点“人情味”,则很容易和学生沟通感情。但倘若只依赖感情的力量,也难以达到教育目的。我们在“动之以情”的基础上还要“晓之以理”。有位班主任找一位早恋的学生谈话,不仅仅是用校规去警告或者强制约束,而是首先谈谈自己对个人情感的体会和对早恋的看法。并且从生理和心理上分析这种在高中生中十分普遍的现象,说明其对学生的危害性。学生也表示对老师的理解与认同,并在以后的行为中自我约束。
说服学生,做学生的思想工作,要动之以情,要晓之以理,情理交融,方能奏效。正像一位老师所说:“没有理,达不到教育的目的;没有情,理难于进入学生心灵。”
四、 方法得当,入耳入心
谈心方法,多种多样。找准时机,说话得体和态度诚恳是基本的。唯其如此,师生才能沟通情感,谈话方能入耳入心。
1.选择轻松环境。有经验的老师认为,采用“无意识”的谈心方法,在多数情况下,比有意识谈心效果好得多。在谈心时,应注意创设舒缓、自然、轻松的环境,用心选择谈话场合。一般来说,选择单独个别谈话比多人在场谈话好,选择室外比在办公室谈话好,选择非正式场合比正式场合好。对于地点的选择,应是多种多样的,比如操场上、马路边、花园里、散步时和共餐时等等,未尝不是有效的谈心场合。总之,选择清静而不受外来干扰的场所,师生谈心才可无拘无束,便于情感交流。
2.巧用“顺耳”忠言。常言道:“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其实,良药并非一定苦口,忠言也未必一定要逆耳。如果忠言顺耳,则更能让人易于接受。因此,要取得谈心的好效果,教师要多用顺耳忠言,而不用或少用逆耳的训诫。
3.当好学生的知音。在学生诉说的时候,教师绝不可心不在焉,而要全神贯注,耐心倾听,这样学生会感到对他的尊重和关心,也愿意将心里话告诉老师。有的时候学生情绪激动,甚至言语顶撞,你也要耐心听完,然后再说你的看法。有的学生是慢性子,半天不着边际,也不能发火,应点拨引导,适时插话,尽快导入正题。在听取对方倾诉时,教师也不要急于下结论,要有冷静和理智的态度,认真分析判断。◆(作者单位:江西省景德镇市第七中学)
□责任编辑:廖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