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每日电讯》的时评研究

2009-12-21 02:58赵树旺
新闻爱好者 2009年18期
关键词:每日电讯时评新华

赵树旺

时评正越来越成为媒体设置社会议题、引导社会舆论的特殊手段。时评对时事和时政进行评论,既对新闻事件和人物发表议论,也可以就身边之事、心中所想发表意见。媒体对某一新闻事件的快速评论,对于培养公众对某一事件形成正确的舆论起到重大作用,也有助于奠定媒体的社会地位,进一步增强其影响力。时评作为一种新闻体裁越来越受到各种媒体的关注和重视,并已成为媒体尤其是平面媒体最吸引读者眼球的热点板块,从版面篇幅、形式到时评力度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这一方面,新华社《新华每日电讯》“及时评论”大专栏做了有益的探索。

创造新形式造强势效应

时评的发展离不了形式上的创新,这有赖于媒体和时评编辑的开拓,《新华每口电讯》在纸媒和网站上同时开办了“及时评论”大专栏,其下细分为众多小的栏目。以前,其时评散见于《新华每日电讯》各版,近两年,《新华每日电讯》的第三版推出《新闻观察》专版,将时评版面扩大到一个整版。而2009年“两会”期间,《两会·观察》成为《新华每日电讯》3版的常规版面。并开辟了《新华时评》《及时评沦》《及时评会》《每日一评》《日阅谭》等10多个时评栏目,不同栏目下涵盖不同角度的言论。而且,该版不仅刊登本报记者时评,广开言路,如“媒体评会”刊登其他媒体对“两会”的时评、“顾网闻之”刊载各门户网站对“两会”的看法。每天的第三版成为时评的大花园,异彩纷呈,表现形式多了,自然会吸引更多的读者和作者,时评的影响力也更大。

即便在同一栏目下也有形式的创新,2009年3月16日《这一拔,拔出“年年植树不见树”秘密》已是一篇对《平山:植树敷衍了事,县委书记拔苗》的时评,但竟是三合一,同一标题下还有“再评”《术业有专攻,绿化不必一窝蜂》和“三评”《若无诚心,何以扎根》,论及了“年年植树年年死,年年死树年年植”的方方面面,这种对同一新闻事件的评了又评、“评中评”很容易在读者心中产生强势效应。

及时关注热点正确引导舆论

关注时效,及时引导舆论。新闻时评的时效性首先是发表的时间要快。《新华每日电讯》的《每日一评》《及时评论》《新华旁白》等栏目保证了时评的发表时间。每天都对新鲜事件发出本报声音,引导舆论,并常有时评和新闻同步刊登的情况。3月16日1版的《新华旁白:以司法体制改革应对“看守所危机”》就是针对同一版面的稿件《在押嫌犯被殴致死,儋州看守所负责人停职》有感而发。这样的时评通过对时事进行评论,与新闻事件同步刊发,不仅为受众提供了新闻事实,更为其提供了对新闻的解读。

其次,时评还具有很强的适时性。“两会”跨越三八妇女节、“3·12”植树节和“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新华每日电讯》及时分别刊发时评,如3月16日《消费者权益保护要延长到“365”》。这些时评时机把握准确,不仅有警醒之语,更兼建言献策,巧妙迎合了读者对社会问题的关注需求,实现了读者的阅读期待,及时引导了社会舆论。

关注热点,广泛引导舆论。2009年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期间共收到提案5000余件。会议提案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相对集中,尤其教育和就业的提案最多。“两会”期间,《新华每日电讯》共刊载时评48篇,其中教育和就业就占了11篇,近1/4的比例:《优秀教师被“倒吸”与农村孩子输“起跑线”》、《大学精神回归,从“去行政化”做起》、《每日一评:取消高考的建议,眼下还是免谈吧》等。《新华每日电讯》还充分发挥了新华社新闻采集网络庞大、全面的优势,上自人类基因图谱、航天技术,下至农民烦心事、小学生负担,全面涉足,样样关注。《开发生物质能源,促低碳经济大发展》关注环保和能源;3月4日的《看病不难?看病不贵?》关注百姓的医疗问题。这些时评关注社会生活,紧扣时代脉搏,针对当下发生的焦点问题,做出迅速的反映,及时解析,引领社会议题。

关注民生,平民视角引导舆论。民生即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社会问题,而与民众最相关的无非是衣、食、住、行,以及对安全、稳定等信息的需求。当这些方面出现问题的时候,民众的关切度往往是最大的。《新华每日电讯》抓住了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发挥了媒介的桥梁沟通作用,如《及时评论:家电下乡,细节决定成败》、《及时评会:“拉动消费”何来“敏感”》、《“恢复五一长假”,问专家不如问民意》。这些时评十分方便地对老百姓关注的疑点、难点、热点问题——质询,走入寻常百姓的心灵深处,不再“隔靴搔痒”,

关注时政,正确引导舆论。时评的天职就是针砭时弊,在媒体提供各种生活资讯的同时为受众解读政策、引导舆论。《新华每日电讯》不仅关注当前政策的变化,同时督促未来政策的变化。“及时评论”反映的不仅是政府的声音。而且同时将其他的多元声音放置进去,搭建起一个能够得到充分交流、讨论和理解的公共平台,发挥了媒体应有的“喉舌”作用。3月3日《“节俭的两会”,示范要从形式延伸到实质》中写道:“打造节约型政府,却不是喊几句口号那么简单。应从制度上、从源头上改进。”以具有时代色彩的民主、法制为价值判断的起点。时评越来越成为《新华每日电讯》正确引导舆论的利器。

从《新华每日电讯》“及时评论”可以看到,媒体已经充分意识到自身的责任,正改变其操作方式上的一些弊端,以共同营造一个良好开明的舆论氛围,使公众不仅能通过时评解读新闻事件的意义和价值,更能从多角度出发去理解和思考问题。

(作者为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

编校:张红玲

猜你喜欢
每日电讯时评新华
猪肾在人体内正常工作超一个月
踔厉奋进续写新华章
时评的一般思路
就事说理,激浊扬清——如何写好时评作文
发改委:防止失信认定泛化扩大化
乱发脾气的小熊
嫦娥五号将“打包”带回两公斤月壤
我国严禁擅自填湖“造耕地”
党建时评
漫画·时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