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形式下的历史课程创新教育

2009-12-21 10:00刘学东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09年11期
关键词:新课改历史内容

刘学东

【摘 要】在课程改革实践的今天,如何进行历史课程创新是摆在我们历史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迫切而尖锐的问题,因为旧的历史课程与教学普遍存在内容与形式死板不为学生喜欢的问题。就此我们先要研究几个与历史课程创新有关系的因素,找到创新的思路。【关键词】课改 历史课程 创新思路在课程改革实践的今天,如何进行历史课程的创新是摆在我们历史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迫切而尖锐的问题,因为旧的历史课程与教学普遍存在内容与形式死板不为学生喜欢的问题。就此我们先要研究几个与历史课程创新有关系的因素,找到创新的思路。我们在研究中认识到,有一个重要问题必需探讨解决,那就是我们当今的教育有哪些因素影响着创新教育,只有弄清了这个问题,我们才能更好地实施创新教育。影响历史创新教育的因素有哪些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教师教学方法、教育理念和知识结构陈旧;学生缺乏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创新动力和习惯;教材经典化等三方面是的三个重要因素。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共同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有可供教学的教材。因此,构成教学的基本成份是:①教授——教师的活动;②学习——学生的活动;③教材。教学就是在这三者的相互作用中展开的。本文从教师、学生、教材等方面对影响中学历史创新教育因素略作分析。一、 教师——教学方法、教育理念、知识结构陈旧在我们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中,近50%的学生对历史不感兴趣是因教师教学方法落后导致的。我们现在的历史教育是什么?就是将事先做好的价值判断准则和极具权威性的历史解释,教给学生去背,这样的教学,其实只是讲“教”,而不讲“学”。况且,许多人认为历史是过去的事情,没有什么创新的地方,这种理论和实践脱离的思想严重制约着课堂教学的创新和学生的创新思维。因为在实践中在课堂上,教师应注重把过去的历史与现实相联系,找到联系点,启发学生对历史的热爱,认识到历史随时都在发生,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实用性。除了思想的落后之外,还有教师教学手段的落后,在信息化程度高潮的今天,如果教师是电脑的菜鸟就会被学生们嘲笑,因此在教学手段上适当使用或经常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把历史变成可观性强的课间也是创新的重要课题和手段。二、学生——活动单一、阅读量有限在课堂的活动中,学生普遍就是2-3种课堂活动,听、背、做。活动的单一性把学生的创新思维局限在一个狭小的圈子里,束缚了思维和感情的生发。而且很多学生没有课下阅读历史书籍或故事的习惯和爱好,致使知识面比较狭窄,也束缚着创新的学生思维。这样在历史创新教育中,我们教师要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爱好面,引导学生的情趣,多设计课堂的模式,增加趣味性,比如演话剧的形式来演绎历史的感性内容,培养学生的情感,比如让学生来讲解的方式来让学生来了解这段历史的特征,等等。三、教材——内容陈旧、单一新课改的形式下,教科书的改革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全国有4个不同的教材版本,其指导思想就是增加灵活性,给教师留出更大的生发空间,演绎丰富的历史内容和知识。同样学生也要有这种思想,自己可以演绎教材,这样就激发着学生去寻找与历史相关内容有联系的历史知识,在信息化的今天,这是最好的学习的动力。教材是一个基本的依据和版本,但是大量的知识要学生自己寻找和补充,同时知识是否真实它的来源如何,这又涉及到学生史料搜索和论证的能力,体现新课改培养学生内力的思想。

猜你喜欢
新课改历史内容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