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剑
1.现阶段体育课外活动的模式体育课外活动在现阶段是以体育俱乐部(多指大学的体育社团)和课外体育训练两种模式存在,而除这两种模式外还有其他形式,在中学则以自发的以班级、年级组织的活动为主。1.1体育俱乐部模式体育俱乐部运作模式主要分两种,一种是由学校根据社会和学生的需求定向设立。一种是学生按个人的兴趣和爱好自发组成并设立。两种模式的共同点都是以学生依据个人的兴趣和爱好自愿选择加入。其次都是会员制社团管理模式。不同点在于由学校根据社会和学生的需求定向设立的体育俱乐部,其表现为成员稳定,特色鲜明;管理规范,教师的指导力度强;并具有一定的规模。其次是俱乐部与社会的信息交流快,有利于其成员的社会化。这些是学生按个人的兴趣和爱好自发组成并设立体育俱乐部所不具备的。1.2课外体育训练课外体育训练是学校以竞技成绩为目标,以提高学校体育专业水平为目的专业性强的组织。项目是由学校指定,成员是该项目具有一定专业水平的学生。这一类的组织计划性强,指导力度强;专业水平高,实践机会多。虽然这一部分的人数占学生总数的比例很小,但对普通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激励作用。1.3自发的以班级、年级组织的活动这是学校目前最主要的课外活动形式。大部分的学生在上体育课的时候积极性都不高,因为体育课是采取老师讲授和指导的形式,学生的参与性普遍降低。而体育课外活动是学生自由活动时间,出来有时间的规定外,对于活动的内容并没有多大的限制。所以学生多倾向于乐于参加体育课外活动。而为了使体育课外活动有一定的秩序,多以班级、年级组织为主,多采用对抗性、竞技性强的方式。2.体育课外活动的形式由学校根据社会和学生的需求定向设立的体育兴趣小组以及体育训练队是采取课制教育。其体育兴趣小组更加灵活。由于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上课时间不同,体育课外兴趣小组每学期也根据情况适当调整项目和上课时间,开出不少于十个选项清单供学生选择。学生根据自己的课程安排和兴趣选择1-2个项目,各班由班长负责登记报名,统一交至体育组管理机构,将各班学生选择的项目进行分类汇总,对报名人数少于10人的兴趣组将取消开课,并通知学生重新在已开设课程中选择。而学生自主组建的兴趣组在这方面随意性比较大。当然,并不是每个地方的学校都有这样的条件来组织类似的兴趣组。在一些比较偏远的山区的学校或者经济相对比较落后的地方,学校则多以自发的学生个人的体育课外活动为主。而相对的活动的内容就比各大经济发达地区的学校的课外活动内容少,甚至比较单调。3.体育课外活动的活动范围课外活动的活动范围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局限在学校内部,其次是立足于学校,参与校际、社会的体育活动。这方面由学校设定的体育兴趣组和课外体育训练队具有很强的优势,但随着信息化的高速发展,这种差距正在减小。4.体育课外活动与社会交流的内容与形式4.1体育比赛参加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各级体育比赛,竞赛面向的是体育训练队的成员。例如学校组建健美操队,而在除了参与平时的训练队训练,还可以由老师联系各相关企业为其进行表演,以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提高学生对社会的认识。4.2社区的文体活动由于学校地区社区之中,学校的训练队充分发挥体育的知识技能专长,深入到各机关、企事业单位,为其进行相关的指导,甚至是小规模的比赛。这样就有利于学生提早接触教师教学这一方面。4.3与企业的合作在帮助企业开展体育活动种,有些学校团体的活动能力得到企业的认可,成为企业的代言或活动的形象大使。这样也可以使学生能提早接触一些企业的工作运作模式,加大学生与社会的接触面。5.影响体育课外活动的因素5.1学校的学习环境而现行的学校体育课堂教学存在很多影响学生体育兴趣的因素:(1)体育课程单一的评价制度;(2)体育教学内容单一;(3)学生自身运动水平底,身体条件差;(4)活动场地器材少,学习时间紧压力大。5.2性别上的差异在现在物质生活发达的社会,家庭对于孩子的身体健康是非常重视的。所以现在学生普遍发育期都在初一,女生比男生早,大致在12岁左右,而男生则在13岁左右。这就使一些女生有了生理期的烦恼,而这就导致她们在生理期拒绝参加各种体育活动。而一些男生则是恰恰相反,男生在发育期对于体育锻炼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因为在男生之间有了身高、体形上的差异。6.学生参加体育课外活动的好处美国专家认为,借助体育课外活动除可以完善身体素质,身体技法外,还可以完成更广阔的社会教育任务。主要有:(1)使学生养成对待体育活动的积极态度;(2)培养学生独立的性格和能力;(3)创设一定的情境,培养学生和睦友善的处世态度;(4)加速儿童的个体社会化。学校体育课外活动绝非单纯地作为体育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也不单指部分有特长的学生在教师精心指导下进行的课余运动训练。体育课外活动是体育教学过程的必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经受锻炼,发挥自身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也是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