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宫遗址保护50年

2009-12-21 10:01高本宪
中国文化遗产 2009年4期
关键词:文物局大明宫国家文物局

高本宪

根据各时期的不同特点,大明宫遗址的保护工作大体可以1995年为限,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一时期的保护管理工作,主要表现为“看护式”保管,工作重点是建立健全管护机构、划定保护范围、树立保护标志、开展遗址巡查和制止违法破坏行为。遗址重点保护范围达3.5平方公里,三分之一已经没入市区,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展,保护工作的难度日渐增大,遗址安全面临严峻挑战。后一时期则表现为“发展式”保管,地方政府实行多项重大举措,包括分阶段分区域实施遗址环境整治、征用遗址保护用地、逐步搬迁遗址重点保护范围内的常居人口,拆除现代建筑等项目,取得明显成效。同时,国家启动《“十一五”期间大遗址保护总体规划》,大遗址保护资金投入加大,大明宫遗址实施了多项工程技术保护项目,特别是1995-2005年间,三个国际合作的遗址保护和考古项目,对大明宫遗址整体保护具有积极的推动意义。现将50年间大明宫遗址保护发展过程的一些重要事件记述如下。“四有”工作大明宫遗址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后,地方政府在划定保护范围、树立保护标志、征购保护用地、工作记录档案管理、建立保管机构和完善保管制度等方面,采取了诸多积极有效措施。保护单位和保护范围早在国家公布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前,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即于1957年8月31日将大明宫遗址列入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划定保护范围,包括大明宫、东内苑、西内苑遗址区共3.7平方公里。1992年,陕西省人民政府陕政发(1992)35号文件,重新公布大明宫遗址的保护范围为3.5平方公里,缩小了西内苑部分,更加明确了范围的界限。保护标志1962年、1963年、1985年、1995年,地方政府先后4次在大明宫遗址重点保护区周边和单体遗址旁边树立不同形式、不同质地的保护标志30多个,目前大多已经损毁无存。2005年,陕西省政府按照国家文物局制定的统一标准,重新撰写碑文、制作树立保护标志15个,其中总标志10个,分标志5个。保管机构大明宫遗址长期未能设立保管机构,由西安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工作人员定期不定期前往巡查。直至1979年9月,西安市文物局派出朱望杰等八名人员筹建保管机构。1981年,西安市政府设立大明宫遗址保管所。2006年,西安市编委将本机构由科级升格为处级,定编30人。保护用地土地是遗址的载体,征购土地专门用于文物保护,是大遗址保护的根本途径。1963年,西安市文化局征购麟德殿遗址保护用地50.8亩、重玄门遗址保护用地7亩。1985年,国家文物局下达专项资金,征购含元殿遗址近围保护用地64亩,加上原有遗址本体用地40亩,含元殿遗址保护用地达104亩。同年还接收铁道部门移交两处院落土地5.2亩。1993年,为栽植标志林带,征购土地36亩。2005年,西安市政府实施大明宫遗址环境整治项目,共征购两宗土地205亩。同年,还实施了御道拆迁项目,共拆除现代建筑22万平方米,搬迁人口12000多人,将358.3亩城市土地转变为文物保护用地。截止2006年底,大明宫遗址范围内直接用于遗址保护的土地约760亩。标志林带1993年春季,西安市委召集未央、新城、文物园林、团市委等部门,决定实施“保护大明宫遗址青年绿化工程”,在大明宫遗址重点保护范围外围和重要单体遗址周围栽植标志林带。3月12日植树节,团市委组织全市共青团员和各界群众参加这次遗址绿化活动。这项绿化工程共征用土地36亩,栽植刺柏、柳、水杉等树木4971株,形成林带总长5386米。标志林带是大遗址保护的一种创新形式。麟德殿遗址保护工程1984年,国家文物局决定实施麟德殿遗址保护工程,作为遗址保护利用的试点。方案和施工设计由建筑考古专家杨鸿勋先生主持,西安市文物局负责现场施工,第二年,前殿部分完工。此后的20年间,有数十万中外游人前来参观。2005年,国家文物局批准并拨出专款,继续进行麟德殿遗址保护第二期工程,陕西省古建设计研究所承担施工设计和工程监理,大明宫遗址保管所负责现场施工管理,西安市古建公司承建,至2006年底,实现全面竣工。在未来的大明宫遗址公园内,麟德殿遗址将成为一处主体景观。含元殿遗址保护工程1990年代初,国家文物局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了包括大明宫遗址在内的中国亟待抢救保护的数十处重要历史文化遗产清单,积极寻求通过国际合作途径保护中国文化遗产。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日本三方协商,同意利用保护世界文化遗产日本信托基金会提供的资金,通过国际合作的形式,共同保护含元殿遗址。1994年3月,日本首相细川护熙访华时,在北京发布日本政府将协助中国保护含元殿遗址的消息。1995年7月24日,中国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签署《保护唐朝大明宫含元殿遗址行动计划书》,正式确立了这一项目。按照项目计划,1995年至1996年,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对含元殿遗址进行全面考古发掘,为保护方案设计和工程设计提供了考古学依据。中、日专家对考古部门提出的保护方案,经反复讨论、修订,最终获国家文物局审核批准。陕西省古建设计研究所提出的扩初设计方案和施工设计,也获国家文物局批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西安主持召开工程招标会,确定西安市古代建筑工程公司和西安市文物园林工程处为工程施工单位。西安市文物局为保护工程的实施完成了各项现场施工准备事项。自1998年5月7日至2003年3月底,含元殿遗址保护工程经过近五年的持续施工,实现全面竣工。2003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日本三方专家通过视察工程现场和审阅工程技术资料,对含元殿遗址保护工程进行评估和验收。专家认为,通过三方合作的形式实施,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工程符合设计要求,工程质量达到优良,整个工程的实施是成功的,为中国古遗址保护提供了一个范例。此项目日本政府共提供资金235万美元,中方提供配套资金760万元人民币。日本政府无偿援助项目日本政府无偿援助是日本政府为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而设立的一种不带偿还义务的开发性资金援助,日本国际协力事业团(JICA)经管无偿援助项目。2001年6月,西安市文物局向日本政府提出“大明宫含元殿遗址展馆、砖窑址保护厅及环境整治无偿文化援助项目”的申请。2002年11月,日本和我国签订合作协议,“为了协助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实施大明宫含元殿遗址

保存环境整治计划项目”,由日本国政府提供2.8亿日元为限额的无偿援助。经双方相关部门进一步协商,确认项目内容为:建设1005平方米的展览馆;建设374平方米的砖窑址保护厅;展览馆及砖窑址保护厅周围7670平方米的环境整治·器材援助,等等。日本国际协力机构(JICA)委托日本航业株式会社负责该项目管理和工程监理,陕西省文物局作为项目的受援方,主持项目的实施,西安市文物局组成专门机构负责工程施工现场和日常事务管理。按照协议规定,中方派员前往日本招标,确定由中标的日本藤田株式会社承建两国换文规定的建设工程。从2003年5月到2004年3月,经各有关方面共同努力,克服了“非典(SARS)”和超常降雨等情况的影响,保护工程实现全面竣工,通过验收。2004年3月31日,日本方面将援建的展馆等建筑以及器材正式移交西安市大明宫遗址保管所管理使用。展览馆内共陈列出土文物200多件组,并通过图版、模型等辅助陈列,系统全面介绍了大明宫的历史、考古成果、遗址保护成果。2004年5月1日,实施保护工程后的含元殿遗址连同展览馆、砖窑址一并向游人正式开放。大福殿遗址的保护唐朝灭亡以后,不知何时开始,城北逐渐有人垦荒居住,他们往往利用城墙、殿基台或龙首塬断壁开凿窑洞居住,久而久之便形成村落。丹凤门附近有午门村(今自强村),村民多姓童。含元殿遗址东北边有含元殿村,村民多姓肖,太液池遗址东北岸有孙家湾村,村民多姓赵。位于大明宫西北部的大福殿遗址旁边有炕底寨村,早先的村民把大福殿夯土基台看作是一个大炕,他们住在大炕下面的窑洞里,因此才有此名。大福殿遗址占地约5000平方米,夯土基台高约5米。因村民在基台四周挖窑洞和取土,遗址十分残破。2003年,按照国家文物局审定的保护计划,实施大福殿遗址抢救保护工程。重点是对村民不再居住的窑洞进行填实封堵,对危崖断壁采用砌筑挡护墙支撑,防止继续垮塌。在炕底寨村相关村民和村委会的大力支持下,共填堵窑洞22个,填充土砖2063平方米,砌筑挡土墙53平方米,使这处大型建筑遗址得到初步保护。与此同时,还对重玄门、东北城角、望仙台等处遗址实施环境整治,并设置防护性铁围栏。保护规划的修编与公布1990年代初,西安市文物局、大明宫遗址保管所提交《大明宫遗址总体保护纲要》,以此为基础,经深化、细化后,在《文物工作》上发表,标志着我国在大遗址保护方面的深度思考和规划工作的起步。2007年,西安市文物局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要求,将进一步修订后的《大明宫遗址总体保护规划》提交给该组织。与此同时,1998年,按照西安市政府的部署,西安市文物局和规划局组成课题组,专门开展大明宫遗址保护利用规划的修编工作。经过反复修订、论证,直至2004年底,将最终成果正式上报国家文物局,2005年被国家文物局审核批准,同年7月,陕西省政府第17次会议审议通过并正式公布实施。环境整治和御道拆迁项目2005年,西安市政府决定实施大明宫遗址环境整治和御道拆迁两大项目。环境整治项目的实施,使麟德殿遗址周围常年堆积的约5万立方米垃圾被清除,大量临时建筑被拆除,征购205亩土地,扩展了绿地面积,麟德殿遗址的环境面貌得到明显改善。御道拆迁项目的实施,使含元殿遗址至丹凤门遗址之间600米~400米范围内22万多平方米的现代建筑全部拆除,搬迁工厂、学校、医院、商企和居民共3000多户、1.2万人口,恢复了大明宫前朝区的空间格局。这两大项目共投入资金约6亿元,在西安大遗址保护方面极具示范意义。大明宫遗址公园的建设2007年,西安市政府全面启动大明宫遗址公园建设项目,设立大明宫遗址区保护改造办公室,委托西安曲江新区管委会承担19.16平方公里的城市改造任务,其中包括约3.2平方公里的大明宫遗址公园项目。大明宫遗址公园建设项目包括拆除约350万平方米现代建筑、搬迁10万人口、实施各项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全面绿化遗址等内容。截止2008年底,已完成80%的拆迁任务,其他工程也在积极推进,预计在201 O年将初步建成大明宫遗址公园,为大明宫遗址的保护走出一条创新之路。

猜你喜欢
文物局大明宫国家文物局
小草成长记
中宣部、文旅部、国家文物局发布重要文件
走在大明宫
Significance of Belgian Legislation on the Protection of Underwater Cultural Heritage as a Reference to the Amendment of China's Pertinent Regulations
《唐大明宫图》再现盛世荣光
文化遗产
运河记忆
河道变迁
国家文物局将9件周代青铜器划拨上海博物馆
大明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规划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