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宫:宫殿废墟的考古 震撼历史的建筑

2009-12-21 10:01葛承雍
中国文化遗产 2009年4期
关键词:大明宫园林建筑

葛承雍

全球各地似乎不缺少因天灾人祸而以建筑群的姿态留下来的废墟,这类废墟当年不是皇家群殿或公共建筑,就是宗教圣庙或军事要塞,著名的有希腊雅典卫城的神庙遗址,罗马历史中心区的宫殿废墟以及斗兽场等遗址,以色列玛萨达宫殿遗址以及耶路撒冷旧城建筑遗址,伊朗波斯波利斯官城遗址,韩国庆州历史区宫殿遗址,……世界各国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这些废墟遗址都是人类历史的有形的永恒记录,与人类的命运永远不可分割。在中国早期历史建筑中,安阳的“殷墟”,镐京的“周墟”,荆州的“楚墟”,咸阳的“秦墟”,长安的“汉墟”,都是掩埋在几米厚黄土之下的城市与宫殿废墟。甚至近代的北京圆明园也是一方遗址废墟。而隋唐的长安作为独特的国际化大都会,其建筑更是中国中古社会盛世的代表作,但也绝大多数成为了废墟。断垣残壁下令人瞩目的当然是曾经恢弘灿烂的标志性皇家建筑——大明宫,如同一个城市没了记忆就没了文化特征,唐长安没了大明宫就没了震撼历史的建筑文化。含元殿“前朝”组群建筑区号称“西内”的太极宫是唐王朝的正式宫殿,而称作“东内”的大明宫在一定意义上则是具有离宫性质的皇家宫殿。大明宫位于长安东北城边,实藏禁苑之中。尽管高宗以后的唐朝皇帝大多都住在大明宫,使得大明宫取代了太极宫的正统地位,但开元时编的《大唐开元礼》规定举行各种仪式时,仍在太极宫设置。可见在唐人心目中仍以太极官作为正式宫殿,二者之间多少是有些差别的。然而,由于始建于贞观八年(634年)的大明宫最初是给太上皇李渊颐养天年避暑用的(贞观三年后唐高祖李渊自己徙居于山庄别业的西内苑,住大安宫垂拱前殿里,一直到死,并没有住在初建的大明宫),龙朔二年(662年)又为高宗李治医疗风痹而增建,因而不论是它的平面布局还是建筑构成,自由度更大。它的二十一门、二十四殿、四阁、四省、十院等分布的地域和组群的大小,都有很大的空间调节余地。大明宫南部的形状呈长方形,北部呈梯形,周围共7.6公里,面积约3.2平方公里。在东、西、北三面,有与宫城平行的重墙,两墙之间为夹城,可通往兴庆宫和曲江等地。宫城共有十一个城门。南面为兴安、建福、丹凤、望仙、延政五个门。丹凤门为正门,有五个宽8.5米的门洞,南北进深3.3米,门道之间两个隔墙均宽3.8米。门的基座平面呈长方形,长51米、宽16米。丹凤门是大明宫最大的一个门,建有高大的丹凤楼,与含元殿互为呼应,改元、大赦、宴请等重大典礼在此门楼举行。广明元年(880年),黄巢攻人长安即皇帝位时,曾登丹凤楼宣布大赦,谕示天下。城门南有宽176米的丹凤门大街,通往城内各处。宫城东面只有左银台门,西面为右银台门和九仙门。宫城北面有青霄、玄武、银汉三门,中间的玄武门与北夹城的重玄门直对,距离约160米。宫城墙底阔10.5米,高7.15米。重玄门门墩高9米,门道为宽5米、进深16.4米的梯形构架。墩顶宽12米、长29.2米,砌有砖壁。墩顶平座上建有面阔五间、深进二间的单层单檐庑殿顶城楼。整个城楼面阔27.2米(傅熹年《唐长安大明宫玄武门及重玄门复原研究》,《考古学报》1977年第2期)。玄武门与重玄门建筑形制基本相同,两座城楼虽比不上正门巍峨高大,但位置重要。玄宗平韦皇后和代宗除张皇后,皆赖此门禁军力量成功。德宗时又外设两廊,持兵宿卫,谓之北衙。尤其是中唐以后,宦官把持北衙兵力,以此控制宫廷,可见城门驻守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宫城的中轴线上前后排列着含元殿、宣政殿和紫宸殿。含元殿是“外朝”,其北300米的宣政殿,为“中朝”之处,常在这里举行朔望、册拜、宣制等大典。紫宸殿在宣政殿北约100米,为“内朝”便殿,有时也在此举行朝会或大典,群臣人此称为“人阁”。含元殿作为大明宫的正殿,是当时唐长安城内最宏伟的宫殿建筑,也是唐帝国凯歌式的纪念碑。由于它建立在丹凤门正北160米处龙首塬的南沿上,殿址高出南面平地15.6米。天气晴朗时,站在含元殿前,远处“终南异五岳,列翠满长安”,近处“水穿诸苑过,雪照一城寒”,视野开阔,意境相当高远。含元殿是大明宫中轴线上第一座大殿,南对丹凤门,是举行元旦、冬至、阅兵、上尊号等一系列重要仪式或朝会的场所。据《唐六典》所载,含元殿的政治地位相当于西内的承天门,是“外朝”。以含元殿和承天门相比,二者都有两阙、朝堂、肺石、登闻鼓,都是大朝会的场所,都在中轴线的起点上,左右都有宫墙,等等。所不同者只是一为殿,一为门。这是由于岗原地形影响,在原应建门的位置改建殿,不仅使门侧二阙改称二阁,而且把上城门用的坡道变为龙尾道,修于殿前,使人直接上殿入宫,少了一道防御城门,大大拓展了宫殿建筑组群的空间,形成了气势磅礴的特点。由含元殿开始的外朝三殿相重的布置方式,为后代宫殿制度所承袭。从丹凤门入口起步,首先是至含元殿阶前呈“凸”字形的广场。广场长615米、宽740米,与丹凤门外的“纵街”彼此呼应,构成了一个中心广场群。从广场任何一个位置观赏,都可看到含元殿仿佛在空中驰骋。顺着御路穿过广场,来到登高上坡的“龙尾道”。长约70米的龙尾道其断面呈“折线形”,北接龙首岗,南及丹凤门地面,宛如龙尾下垂于地(对龙尾道位置、长度与形制,学术界有不同认识,见安家瑶《唐大明宫含元殿龙尾道形制的探讨》,《新世纪的中国考古学》,科学出版社,2005年)。该道为高度不等的阶状,平段为素面方砖,坡段为莲花纹方砖。道两下侧为砖壁加红粉刷涂,道两上侧缘畔有雕饰莲花的青石栏杆。栏杆顶上还有形象生动的螭首。龙尾道经过踏步坡折,自南端逐渐升高10米多,丰富了建筑的层次,颇具崇高之感。加之斜坡铺以防滑的花石砖,行走其上,节奏缓和,又给人以登高轻松的感觉。经龙尾道登上“陛莹冰级”的石踏步,便进入含元殿。据现存遗迹可知(傅熹年《唐长安大明宫含元殿原状的探讨》,《文物》1973年第7期),殿面阔十一间,进深四间八椽,内槽两排共二十柱,外槽前檐十二柱,左、右、后三面为厚2.35米的承重墙,殿外四周有宽5米余的副阶,建造面积2000平方米,内部净跨达10米,和现存最大木构建筑明代长陵棱恩殿与故宫太和殿面积相等。难怪唐代李华在《含元殿赋》中颂发出了“进而仰之,骞龙首而张凤翼;退而瞻之,岌树巅而崪云末”的赞叹。含元殿左右两侧各有向外延伸并向南折出的飞廊,东西行廊为宽6米的单廊,南北行廊为宽9.3米的复廊,东西开间各十一,南北开间各十五,廊面阔2.94

米、进深3.4米,廊基为夯土包以砖壁,铺砖地面(杨鸿勋《唐长安大明宫含元殿复原研究》,收入《唐大明宫遗址考古发现与研究》,文物出版社,2007年)。这两条飞廊横穿东西,贯通南北,向东穿通乾门,向西过观象门,“夹双壶以鸿洞,启重闺之呀嚇”,向北延伸,与宣政门东西廊相接,向南各与殿东南、西南的翔鸾阁、栖风阁台基相连,在南端接近双阁时升高近30度角的斜坡,长廊好似腾空欲飞的凤凰,在烈火中诞生。翔鸾、栖凤两阁台基高出地面15米,周围包砌60厘米厚的砖壁,台角为刻卷草纹的石砌。两阁又称两阙,“左翔鸾而右栖凤,翘两阙而为翼”就可为证。汉以来,阙为三等:一般官僚用一对单阙,诸侯、太守秩二千石以上用一对二重阙,皇帝用一对“三出阙”,计一母阙二子阙。据懿德太子墓壁画三出阙形象和乾陵土阙石基为“三出圈”式,可以肯定翔鸾、栖凤两阁也为三出阙式。阙台上母阙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四周平座出廊,绕以勾栏,上施二层阑额,造单檐歇山顶,使得三阙竞相争出,直指云天。从含元殿平面俯视,中央是正殿,左右阙台上各建有三座阙楼,中间以飞廊相连,平面向前略伸,使总体平面成一浅“凹”字形。这种宫阙造型,是从周秦汉阙发展而来的,并与东汉至北朝盛行的坞壁阙有更密切的传承关系。隋唐以后,随着国家的统一和中央集权制的加强,这种本来在汉代具有严格等级规定的阙又恢复了它昔日的权威性,而且专属于帝王宫室,除了个别帝陵有墓阙外,阙都建于宫门处,形成了宫阙独步的局面。从含元殿宫阙形象可知,唐代左右两阁不再象坞壁阙那样与大门在一条直线上,而是更向前推移出去,说明阙的防卫性意义又降到次要地位,重新实现了它的礼制性意义。但唐阙不是汉阙的某种恢复,唐阙是在阙台与门楼之间有墙连系,或是阁台与正殿之间有廊相连,并特别强调高大巍峨的中央建筑位置后退,与前伸的阙楼形成犄角之势,三者共同组成一座极富统一感的建筑整体。含元殿凹形平面拉开的整组建筑深度,不仅使它比坞壁所能控制的空间大大扩展,而且由于它的绝对尺度的增大,造成了雄伟的气势,平面的进退又加强了对立面高低错落的感受,丰富了建筑造型的层次。人们在远处时更多的是对全景范围的大整体的感受,走近之后是中央殿楼的统一构图随之突现,在整个行进过程中,含元殿都以其不同规模的完整艺术形象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凹形所围的封闭空间,本身就具有压抑感,其内界面又是大片的墙面,更使人们感到森严,对人产生了强烈的震慑作用。阙,充分体现了它作为君临天下的皇权象征的意义。至德三年(758年),唐肃宗在翔鸾阁楼上检阅军队,即出于这样的目的。东都洛阳宫城的正门则天门,也和大明宫含元殿一样,都具有左右阙,纵轴都和正中建筑平行。则天门在开元时改名为五凤楼,名称一直流传到北宋。辽、金、元和明清各代,宫阙形制基本都追循隋唐,役有太多的发展。至今北京故宫的午门,就是明清宫阙,也叫做五凤楼。不过明清午门左右阙的上部建筑已改为重檐方亭,无所谓纵横轴,且中心城楼也没有突出于外的域台,墙面森严单调,下辟门道,冷肃阴暗,气氛更加威严沉重。端门至午门之间,在狭长的庭院里建造低而矮的廊房(朝房),造成压抑收敛的对比效果。若和含元殿相比,含元殿虽然也是仪表堂堂,威风凛凛,但却没有过多的森严禁锢气息,相反显得比较开阔明朗,翔鸾阁与栖凤阁之间约150米的距离,比午门东西二阙楼距离大出一半,更显出唐朝当时博大的胸怀。这不仅是两个时代建筑风格上的差别,而且也反映了不同时代皇权思想甚至整个时代精神的变化。正因为含元殿那居高临下的气势,抬头仰望的地形,严格对称的布局,富丽堂皇的色彩,巍峨壮丽的两阙,宏丽庄严的正殿,蜿蜒曲折的飞廊,使得无数英雄竞折腰,无数诗人竞自豪。追求田园山水诗意的王维却写下了“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诗句。擅长描写塞上风光与军旅生活的岑参,也写出了“鸡鸣紫陌曙光寒,莺麟皇州春色阑,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宫”的名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杜甫更是写下了“五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旌旗日暖龙蛇动,宫殿风微燕雀高”的诗篇。如果说唐代诗歌离不开对“唐盛气象”的理解,那么唐代文化也同样离不开对恢宏气概的宫殿建筑的赞美。营造大师宇文恺、阎立本他们是以建筑作史,文学大师李白、杜甫他们则可以说是用建筑赋诗了。杜甫在颠沛流离、穷滞困顿之中,还要表现对长安深切的眷恋,高吟“蓬莱宫阙对南山,承露金茎霄汉间”,还要时时想着“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尽管他们作诗写赋有恭颂大唐非凡伟大的意愿,有着称颂帝王的愚忠和思想的局限,但是他们对建筑的歌颂议论,反映了文人对建筑的认识和诗意的理解。如果将唐代皇家建筑与明清宫廷建筑作一比较:午门东西阙楼宽度只及大明宫含元殿两翼阁楼间宽度的二分之一,故宫太和殿面积仅是大明宫麟德殿的五分之一,而紫禁城宫城面积更只有长安宫城之一太极宫的六分之一。想象一下唐代宫殿建筑的庞大气魄,怎能不让人产生宏大丰碑的震撼?麟德殿“后宫”组群建筑区在300万平方米大明宫的宫城中,含元殿以南为宫城前部,从含元殿后到紫宸殿为中部,紫宸殿以后即是宫城后部。宣政殿东西两侧称两掖,东有门下省等机构,西有中书省等机构。而紫宸殿是大明宫中轴线上的最高点,建筑艺术的高潮也达到顶点。紫宸殿西有延英殿,是皇帝召见大臣的地方。此殿之后便因坡而下,或殿宇相望,或官室连绵,建筑布局分为园林风景区和后宫居住处。蓬莱殿经过太液池直至宫城北面的玄武门、重玄门,布置有殿堂楼阁,如段秀实向唐代宗画地以对安边之策的蓬莱殿,唐玄宗曾和李白论当世事的金銮殿,白居易等人活动过的翰林院,穆宗不顾帑藏空虚盖起的百尺楼,敬宗用南海舶贾献材建的沉香亭,以及肃宗居住的长生殿,宪宗生活的中和殿,文宗寝居的太和殿,德宗居住的浴堂殿等。这些遗址至今颇引人注目,考古已探得亭殿遗址30余处。1983年于大明宫遗址东部发掘的清思殿,台基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28米、东西宽33米,殿面阔十一间、进深四间,东西有廊道相连。《新唐书·薛延老传》记载唐敬宗造清思殿时,用铜鉴三千片,黄白金薄十万番,金碧辉煌,罕称人间。宫城西北隅的三清殿,则是另一座高台建筑,版筑夯土台高出地面15米,周围包砌砖壁,南北长80米,东西宽50余米。上殿的阶道在南端的正中,并发现大量琉璃瓦和多件鎏金铜装饰残片,证明这座宫

内建筑非常豪华宏丽,是李唐皇室崇拜道教、供奉老子的建筑之一。又如1982年于大明宫宫城遗址西部右银台门以北夹城内发掘的翰林院遗址,共发现厅堂建筑五座。一号遗址台基平面呈长方形,高出当时地面0.7米,东西长23.3米、南北宽15米,是翰林院广五问、进深三间的北厅五间建筑,其中三座居夹城之中,南北排列整齐,形成一条轴线。此外,还发掘出了有门楼的“翰林门”,宽5米多,进深8米多,有磨制的石门槛两道(马得志《唐长安城发掘新收获》,《考古》1987年第4期)。这都使人想见大明宫皇家生活区里非同一般的建筑风貌。如果再作一比较,含元殿表现的是人的意气和功业,向往有广阔的眼界和博大的气势,那么,麟德殿呈现的则是人的心境和意绪,突出驰骋飞扬的动态和承贯连接的旺盛生机。麟德殿建于唐高宗麟德年间(664年~665年),略迟于龙朔二年(662年)兴建的含元殿。它位于大明宫太液池西南隆起的高地上,是宫内地形最高点之一。殿东七八米下坡东至太液池边,因而便于从殿中眺览水面景物,把人的视野带人流动而富有诗画的意境。殿西90米就是宫城西墙,又近于臣僚出人的宫城右银台门,给人以尺度适宜、历历奔赴的印象。所以在大明宫创建时,便有意将此处作为皇帝非正式召见亲近贵族、百官臣僚和举行宴会、喜庆欢乐的场所。这与明清宫殿区里戒备森严、素雅肃穆的环境截然不同的。据文献记载,麟德殿的使用从唐高宗开始,历经玄宗、肃宗,德宗、宪宗、穆宗、文宗、武宗,最后到僖宗时期。在这漫长的历史中,麟德殿主要功能性质见于文献记载:1接见外国使臣。被接见的有室韦、奚、回纥、南诏、日本等国使臣。如长安三年(703年)武则天在这里宴请过日本遣唐使粟田真人。王建宫词“直到银台排仗合,圣人三殿对西蕃”,描绘了皇帝在麟德殿欢宴西蕃的情况。2观赏舞乐。如贞元年间,德宗在这里欣赏过“南蛮诸国”舞乐和南诏异牟寻作的奉圣舞乐。3设内宴慰劳贵族群臣。如永隆二年,因太子初立,宴请百官王公等贵族。元和十四年(819年),宴田宏正等二百多位地方官。大历三年(768年)宴请“剑南、陈、郑神策将士三千五百人于三殿,赐物有差”。4召见臣僚奏事。如长庆三年(823年)“裴度来朝,对于麟德殿,伏奏龙墀,因叙河北用兵,呜咽流涕,上改容慰劳之”。5设佛事道场讲座。如肃宗上元二年(761年),于三殿置道场,求佛保佑。6殿前比赛马毬。《类说》卷七引《教坊记》说,玄宗“尝三殿打毬,荣王堕马闪绝”。贞元十二年(796年)寒食节,德宗来到麟德殿东亭,观览武臣及勋戚子弟会集打马毬。元和二年(807年),宪宗以寒食节在麟德殿宴宰臣,皇帝亲自上马与群臣击毬于殿内庭院。关于麟德殿的活动情况,张籍《寒食内宴诗》描写得很具体:“朝光瑞气满宫楼,踩纛鱼龙四面稠。廊下御厨分冷食,殿前香骑逐飞毽”;“瑞烟入处开三殿,香雨微时引百官。宝树楼前分绣幕,綵花廊下映华栏”。这不仅指出宴会是在“三殿”举行,而且庭院内有“宝树”,竖着彩旗,张着绣幕,廊下有彩花,广场中还跳舞奏乐,骑马打毽。有学者认为麟德殿一直主要是作为宴会的场所(杨鸿勋《宫殿考古通论》,紫禁城出版社,2001年),其实它可能更像一个“多功能厅”,是大明宫内部又一处匠心独运的标志性宫殿建筑。麟德殿打破了宫城内中轴线的设计形式,东北与皇帝寝殿仙居殿相毗邻,西南是翰林院,和两者都有旁门可通。皇帝小宴或休假游览,常在麟德殿东侧亭阁。如《南部新书》记贞元时,德宗宴宰相于东亭;《松窗杂录》记太和九年(835年),文宗至东亭观赏“开元东封图“等事;《旧唐书》记贞元二十年(804年),皇太子于西亭召见奏事官,都说明在悠然自得的休息中,凭借麟德殿的高阔地势,领略到整个大明宫舒展明快、自由驰骋的轮廓开襟。据考古发掘资料,在麟德殿南北长130.41米、东西宽77.55米、高5.7米的长方形双重台基上,建有毗连的前中后三殿。中殿左右有方形台基各一处,后殿左右各有一处矩形楼台台基,并有向南延伸的廊址。这三种殿串连的平面,在外形上造成了丰富的单体组合,特别是从侧面看,三殿高低错落,与楼亭组合在一起,非常壮丽。殿基在宫城西部风景制高点上,不仅可以使宫内各地都能够看到它,而且从全宫的中心地区瞭望,正好可看到它最美的侧面。如果由太液池回望,宏大高耸的楼阁,衬以水光倒影,人工建筑与自然景色融为一体,极为壮观。可见麟德殿的建造在总体位置、平面功能和外观上都是经过一番周密考虑的。就麟德殿本身来说,这样一个巨大体量的建筑布局在官城西侧高地上,在大规模宫廷活动中,既便于大量人流出入方便,不影响宫内中心部分的安全与宁静,又可炫耀皇家的权威与建筑的华贵。三殿串连也是很合理的布置,在断面上呈“品”字形,联系三殿的枢纽是中殿下层的过厅和过道,利用它们可以把三殿中的任意两个连在一起,而同第三个隔离开来,也可单独使用两侧的楼亭,以适应不同规模和性质的活动。三殿的灵活分割,正如李庾在《西都赋》中描写的:“其乐人也,启九重,开三殿,齿群官于次座,征公族于内宴,戏族咸在,百弄迭改,阅仙童之霓裳,睹壮夫之角觗,御阶昼阴,帝坐春深,缤纷官闼,窈窕殡林……”可知比例多么和谐,建筑总体形象中包含了庄重而飘洒的气度。假如看惯了明清以来的四合院式宫廷建筑,往往会囿于成见,认为自古如此,提到中国建筑就不由自主地想到四合院。然而在敦煌壁画和一些古代绘画中却往往相反,如唐李昭道的“洛阳楼图”、郭忠恕的“明皇避暑图”、元王振鹏“阿房宫图”、李容瑾“汉苑图”、夏明远“岳阳楼图”及“滕王阁图”等,其共同特点是在巨大的台基上,以一个或一组高大的建筑为主体,紧贴着它的是一些附属的廊子、抱厦、小亭榭。在它的周围可以是长廊围成的庭院,也可以空无一物。这种形制不是封闭的四合院雏形,而是古代台榭建筑的遗制演变。麟德殿正是属于这类建筑。尽管它可能有围廊,但廊与主体之间的布置相差过于悬殊,与后世的正房两厢组成的四合院概念相距甚远,三个主体建筑紧密相连一起,不必经过庭院之间交通。这是唐以前常见的以远廊围绕中心主殿的布置形式。麟德殿以三殿合一的独立单体形象与后代分隔配列的传统组群布局是不一样的,这是中国式的单体建筑风格,它容易造成一种卓然逸群的气概,引起人们的景仰祟敬。世界各地的单体建筑都常用这种构图,只不过是西方把它当作神的住所,而中国把它当作登天的台阶,当作“高山仰止”的

崇高象征。麟德殿作为规模巨大、结构复杂、功能多样的唐代建筑,确是令人叹为观止的。它的前殿面阔约58米、十一间,进深四间、八椽、单檐四阿屋顶,殿前有5米宽的前廊,廊外沿台基边缘设勾栏,当心间开有龙墀(刘致平、傅熹年《麟德殿复原的初步研究》,《考古》1963年第7期)。这是麟德殿的主要殿堂,大历三年(768年)神策军将士三千五百多人的大宴会就以此为中心举行。前殿后面为一宽6.2米的过道,其北接中殿。前、中两殿及过道地面皆铺对缝严密的磨光矩形石块,宛如镜面。中殿下层的过厅、走道,与后殿连在一起,是楼阁的下层。中殿上层面阔十一间、进深五间,约合20米,也是单檐四阿屋顶,即文献记载的景云阁,皇帝多次“御麟德殿之景云阁以宴群臣”。阁内以墙隔为中、左、右三室,可能为皇帝专用的内室。附属建筑面阔相同,进深三间,单檐歇山屋顶。中殿屋顶较高,压在附属建筑屋顶的上面。殿四周安装门窗,平座四周安勾栏,便于人们从楼上远眺。后殿面阔十一间、进深三间,并另附面阔九间(约合48米)、进深三间的单檐歇山屋顶建筑物,左右两端还附有耳室,地面则换铺方砖,大概是侍从、妃嫔等休息或供给杂务之处。三殿前后连接总长约85米,二百多个大莲花形柱础石整齐排列。中殿东西的方台基底为10.15×11.15米,顶8.5米见方,四面包砖,上建有方8米四角攒尖亭子,并与中殿及郁仪、结邻两楼之间用飞桥相通。后殿东为郁仪楼、西是结邻楼,楼阁台基底26.3×10米,顶24.5×8.5米,台高11.8米,楼阁正面七间、中央五间,面阔4米,屋顶为单檐歇山。全部建筑面积达12300平方米,约等于明清故宫太和殿面积2400平方米的5倍(据1983年对麟德殿重新发掘所测数字,见1984年《中国考古学年鉴》,文物出版社,1985年)。据平面推测,麟德殿前还应有开敞的广场,常有盛大的活动在此举行。同时,高大的殿堂本身也需要在前面有一个二倍至三倍的视距,以便完整地展现景观全貌。此外,四周围有东西宽120余米、南北长220余米的长廊。南面开面阔五间的门,其余三面开面阔三间的门。广场里外若种植树木,在郁郁葱葱的环境下,更会衬映着建筑的虚实结合。麟德殿前殿是单层,中、后殿是二层楼阁,中殿下层是连结三殿交通的过厅,最后的附属建筑又回复为单层。中、后殿左右各有一个建在高台上的亭和楼,紧挟着耸立的楼阁,并用飞桥相接,再连以长段低平的廊庑,然后以突起的角楼与门楼作结。这座整体轮廓丰富的巨大建筑单体,是中国古代高台建筑发展到最后一个高峰的代表作。特别是唐代宫殿建筑师竟肯牺牲中殿下层的采光和通风条件,只作通道,放弃了使用价值,来换取高出一层而展示的空间体型变化。麟德殿的建筑艺术生动地体现了审美心理的节奏感,在形体、空间、色彩等方面采用了一系列的对比手法。例如:大与小对比:在高屋建瓴的中殿下,巧妙地安置了两间四面用柱的方亭。这方亭除了它的特定用途外,在造型艺术上起着对中殿的烘托作用。在雄浑厚实的后殿二楼两端,也设置有类似的平座台楼。有没有这种对比虽然并不改变麟德殿原有的主体,但经过对比可以使人对麟德殿的峻峭挺拔产生更强烈的感受。高与低对比:为了烘云托月似地突出麟德殿的祟高,前殿采用单层单檐四阿屋顶,中殿采用二层单檐四阿屋顶,后殿附属建筑则又是单檐单层歇山屋顶。这样由低到高,由高又到低的错落尺度,同样使麟德殿表现出巍然屹立的形象美。加之庭院周围采用了低矮连续的回廊,从远距离上也朝揖了中殿的殿顶。宽与狭对比:从麟德殿院门到郁仪、结邻楼,形成由前殿面阔58米到后殿紧贴两楼边端85米的悬殊对比,采用了欲放先收的手段,调动人们的视线。殿外上下两层的宽阔台基,也与主殿墙壁之间形成依次递减的宽窄对比,建筑正面形体愈来愈开展奔放,使人的心情逐渐开朗。动与静对比:麟德殿本身是静止的,但由于形体的变化却呈现出流动感。这不仅有前殿序曲、中殿高潮、后殿尾声所造成的韵律,而且由于前殿的飞廊与中殿亭楼之间的飞桥,造成整个建筑展翅欲飞的动态。特别是殿顶触目动人的反宇曲线和前弯外弓的鸱尾,更增加了三殿不可遏制的动势。明与暗对比:麟德殿在色彩基调上给人的强烈印象是焕然和光。磨光的黑色筒瓦与白色的墙壁相对比,红色的直柱与汉白玉柱础石相对比,绿色为基调的檐饰与朱色的两跳华拱相比较,使整个主殿在蓝天白云的辉映下,显得万颜千彩。繁与简对比:中殿厚达5.5米的山墙与后殿精致木隔墙相比,铺地石块与花面方砖相比,垂脊端面兽纹瓦饰与黑色磨光瓦相比,组合复杂的平綦与简洁挺拔的廊柱相比,形成了镂金错彩与单色油绘的反差,傅粉施朱与淡墨素妆的反差,繁工褥匠与平铺直做的反差,体现了美观与实用的结合。麟德殿的设计不仅有它审美的思想,也有它深刻的哲理性,而且建筑形象的哲理是其审美功能的基本要素。当然,唐代文化的特点决定了唐人的哲理往往是恢弘阔大、开朗豪迈、情重于理;不大容易具有宋代那种敏感恬淡、细腻缜密、理多于情的狭小心理。这是在领略唐代建筑风貌时需要甄别的。特别是唐以后,象麟德殿这类以单体建筑布局方式表现宏大空间的建筑,已很少见到,无论如何配置规格化的单体类型,在空间体量和深度的对比变化上,在造型艺术的错落丰富上,再没有达到这样的成就。随着砖木结构技术的进步,震撼人心的建筑艺术感染力却逐渐衰退,这正是时代精神的变化。太液池为中心的皇家园林区在长安宫殿区内的皇家园林,有着各自的风韵。隋代太极宫内的园林方方正正,北海池、西海池、南海池都被宫墙隔绝在一个个方框子内,甚至还建有规则整齐的山池院,而唐代大明宫的园林则是曲曲折折,平原地带开朗恢阔,山塬地带错落有致,低洼地带水面烟渺。造成这种现象的基本原因,主要还是隋唐两个朝代政治生活和审美理想的不同。隋代太极宫几何式的园林布局和唐代大明宫自由式的园林布局,是当时统治集团审美心理上的直接表现。因为太极宫园林的方正体现的是经过大动乱之后,隋王朝重新统一全国后中央专制君主的审美心理,以继承秦汉传统旧规为宗旨,建立集中的、秩序严谨的政体,唐代大明宫的曲折性园林是唐王朝在政治和经济上的黄金时代所建,固然也有传统皇家园林的影响,但更多地是汲取了魏晋以来私家园林的养分,在曲折幽致中开阔山水气度,在摹拟神化境界的同时追求着人性的感受,在模仿自然时自在地开放,使皇家园林呈现出浪漫主义的色彩。大明宫以太液池为园林中

心,周边建有能同时容纳上千人的廊庑建筑四百间,打马毬、划舟船、演百戏、奏胡乐、跳胡舞,天天车水马龙,象过节日一样。甚至许多宫廷的露天活动,就在园林中举行。这跟后世皇家园林或江南私家园林没有打算要容纳许多人,更没有打算要举行公开活动的格调完全不同。所以,大明宫园林不仅增加了理性的层次深度,而且丰富了浪漫的园林画意,在秦汉以来传统的园林格局基础上,创造了新的园林建筑艺术。大明宫园林的第一个特点是宏大。在紫宸殿东西向的官墙北部全是园林区,面积约1.8平方公里(1355米×1200米),占整个大明宫面积的一半左右。这是因为它不仅是皇帝游憩和居住的地方,也是处理朝政、进行各种政治活动的场所。它既不同于太极宫御苑,和一般的行宫园林也不一样,而是兼具园苑和宫廷双重功能的园林,这是唐代皇家园林中的特殊形制。这种离宫型的皇家园林,均被兴庆宫与华清官所沿袭。大明宫初建时,就是为李渊夏日在此“清暑”,所以唐代帝王“园居”遂成惯例,园林也必然在规划设计上体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思想。无论是太极宫园林中的孔子庙、佛光寺、鹤羽殿,还是大明宫园林中的昭德寺、大角观、元元皇帝庙,都充分表现了“万物皆备于我”的皇家意识,也是儒、道、释作为统治者精神支柱在园林艺术中的集中反映。它的第二个特点是景深。大明宫园林不再是太极宫园林那种单纯的几何对称中线,也不像明清皇宫御花园、圆明园、颐和园等那样由十分严整的中轴线来统率全局,而形成以太液池为突出的园林艺术中心,外围是密密匝匝的园林建筑,有直有斜,纵横交错,放射性地编织成一个主次分明、纲目清晰的园林网络。在这种景色层次深远的基本特色下,园林要表现人在自然中的生活之美,必须通过建筑来体现,因建筑是园林中的点睛之处。象环抱太液池四周建造的蓬莱殿、清晖阁、含凉殿、珠镜殿、紫蘭殿、长阁、元武殿,以及元和十二年(817年)沿池边修建的四百间周环廊远近相呼,而太液池西北的斗鸡楼、走马楼、三清殿、大福殿与池岸互成对景,既显示了建筑物沿水流夹岸错落配置的景色,又以远处的楼阁借景作为衬托。它的第三个特点是集中。大明官园林造景大部分是以水为主题,因水而成趣。著名的太液池位于大明宫北部中央,龙首塬的北坡之下,是园林的中心。据考古资料显示,现残存的西池平面呈椭圆形,是一个长484米、南北宽310余米的中央水面凹地,面积14万平方米,距宫城东墙仅5米多的东池,南北长220米、东西宽150余米,圆形面积3.3万平方米;池岸高出水底5米多,从自然的低洼水塘整修为一个诗意的园林水面。加之宽、深皆3米多的渠道回环萦流,把大小水面串连为一个完整的河湖水系,构成全园的脉络和纽带。在太液池中有一残高5米、长宽均近30米,平面近乎方形的土山,上堆石块,称蓬莱山。其上曾建有山水辉映的太液亭。唐穆宗曾召侍讲学士韦处厚于太液亭讲《毛诗》《尚书》,唐文宗则纂集《尚书》中君臣事迹,命工匠画于太液亭上,以备观览。在中国古代从汉到清的二千多年时间里,皇家园林里总是要仿造蓬莱、方丈、瀛洲三岛,那是神仙居住的长满了长生不老之药的地方。于是,诗人们在这里尽情咏唱,象王涯的“宫连太液见沧波,暑气微消秋意多,一夜轻风萍末起,露珠翻尽满池荷”;李绅的“宫莺报晓瑞烟开,三岛灵禽拂水回,桥转彩虹当绮殿,舰浮花鹚近蓬莱”,都是对大明宫太液池园林景色的赞叹。近年考古发现的水上干栏式廊道建筑,说明当时水榭建筑非常发达,水榭和池岸之间的廊桥又为园林区增添了美景。假山石群、卵石铺底、石雕石柱等已发现的景观遗存,均表现了“一池三岛”的古典传统园林精髓。它的第四个特点是点缀。大明宫的园林既以自然风景作为创作的依据,就不是简单地抄袭或摹仿自然,而是有意识地加以提炼、剪裁,结合建筑配置花木,使之更具有皇家园林的性格。整个宫城最初曾广植挺拔的白杨,后又改种碧绿的梧桐,并按宫内不同区域种植其他树木,南部正殿区植长青苍劲的松树,含元殿南植槐树,中部两掖衙署植青翠欲滴的竹林,北部后宫则是品名繁多的杏、桃等树木与牡丹、幽兰等花卉,沿池渠岸边植依依摆拂的柳树,池中荷花竞开,并多次派宦官去江南采移奇花怪竹,使整个宫城笼罩在葱郁的林木之中。华官飞阁隐于云树之间,望去一片潺潺流水,绿荫溶溶。大明宫皇家园林的这些特点,是国家气运昌盛的反映。虽然大明宫园林区受面积的制约,与它紧连的“三苑”(北苑、禁苑、西内苑)不一样,不能进行“截轻禽、遂狡兔”的狩猎,不能利用广阔土地种植果蔬,养殖禽鱼,但在游赏乃至求仙中,一方面继续开掘六朝潇洒旷逸的流韵,另一方面走向“城郭连增媚,楼台映转华”诗情画意的境界。殿字楼亭配合,力求在皇家园林里再现一个更精炼的、典型化的自然,在一定程度上追求自然情趣摆脱传统束缚,使之更丰富了中国园林的抒情性。历经千年的浩劫磨难,大明官尽管现在成为了一个宫殿废墟遗址,但它是城市历史、文学想象和考古佐证的混合物,历史文献的记载,诗歌文学的描写,考古挖掘的遗迹,汇合一起给我们保留了丰富的想象空间。留存了宫殿类型的遗址也就留存了废墟之上的历史文化,留住了历史的辉煌也就留住了城市的记忆与见证。如果说宫殿遗址是中国古都独特身份的标志,那么世界历史名城也都是以保存著名宫殿建筑遗址来吸引人的。所以大明宫遗址蕴藏的建筑智慧、文化艺术、精神理想、历史价值等等,既是一个时代建筑营造力的表现,也是未来城市发展的文脉和延续。

猜你喜欢
大明宫园林建筑
小草成长记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清代园林初探
建筑的“芯”
古代园林里的“美人”
走在大明宫
和千年园林的今世之约
雪中园林的七个片段
《唐大明宫图》再现盛世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