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春 张 璠 韩海梅
公元七至九世纪,是中华文明的巅峰时期。此时的大唐帝国,其疆域最东涵括几乎整个朝鲜半岛,最西到达中亚咸海之滨,最南抵越南,最北绵延至广袤的西伯利亚。更为重要的是,大唐帝国不仅仅是军事意义上的大一统王朝,更是一个以高度文明辐射八方的文化帝国,帝国的威震八荒,与其说是武力征服,不如说是文明宣威。诗歌的浸润、胡风的影响、音乐歌舞的盛行、各种文明的输出与输入,在中华大地上生长成一个无比辉煌、无比强盛、无比光荣的令人眼花缭乱的盛世。帝国的首都长安城,更因其开明的政治、繁荣的经济、发达的文化,成为当时享誉全世界的国际大都会。唐长安城原本是隋朝开皇二年(582年)创建的大兴城,唐朝开国后,改名长安,沿袭为都。这座按照总体设计规划施工建造的都城,以规模宽广宏大、制度精严、设计周详著称于世,外郭城用地即达84.5平方公里,加上城北苑城,总面积不少于200平方公里,是中国古代社会历朝都城中规模最大的一座。都城还以中轴对称、坊市规整划一的隋唐都城宫室制度,对周边国家、民族政权及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唐长安城拥有三处大型官城,它们分别是位于外郭城内正北的隋大兴宫,唐时改称太极宫,唐初的皇帝在此朝寝;玄宗时又将其未继位时居住的王府扩建成兴庆宫;唐高宗则在城北禁苑中建成大明宫。大明宫因规模最大、制度完备、皇帝朝寝时间最长,被看作是大唐帝国的统治中心和国家象征。它还作为唐朝对都城的最大增建项目,标志着唐代建筑技术与艺术的高度成就,被认为是唐代宫室制度和建筑文化的典型代表。大明宫的修建不是一蹴而就的,整个营造过程较为曲折、时间跨度较长,先后经过贞观八年(634)、贞观二十年(646)(见高本宪《唐太宗大营北阙考》,《文博》2006年第6期)、龙朔年间(661年~663年)的三次大规模营造,工程方告结束。此后,大明宫成为唐朝皇帝的主要朝会和寝居之所,成为继太极宫之后的帝国正宫。大明宫始建于唐太宗贞观八年(634年),初为唐高祖李渊的避暑之所而建。武德九年(626年)六月,改写帝国命运的“玄武门之变”发生,本来无缘帝位的二皇子李世民在弑兄弑弟后取得了帝国大业的继承权,李渊被迫让出皇位,父子关系也由此更加微妙。李渊退位初期仍居太极宫,贞观三年(629年)四月才徙居到长安城西北面的大安宫。大安官位于宫城禁苑中,虽然使李渊摆脱了太极宫的潮湿,但每年夏季的炎热酷暑仍然挥之不去。每年此时太宗便会携嫔妃、子女到鳞游九成宫避暑。年老体弱的李渊不愿舟车劳顿远赴隋炀帝弑父篡位之地避暑。于是,在弑兄逼父阴影下登基的李世民,为洗涮不孝之名,接受监察御史马周建议,为太上皇营造一处避暑新宫室,“以称万方之望,则大孝昭乎天下”。贞观八年(634年)十月,营建工程开始动工,宫址选在“禁苑东偏,旧太极宫后苑之射殿,据龙首山”,即在长安城北禁苑中的龙首塬3高地,“公卿百僚争以私财助役”。新宫殿初名为永安宫,贞观九年(635年)正月,改为大明宫,取其“如日之升”之意。五月,李渊因病去世,仅持续八个月的大明宫营建工程停工。至唐高宗李治时,高宗因患风痹厌倦太极宫闷热潮湿环境,再加上皇后武则天也急欲搬离太极宫以摆脱王皇后和肖淑妃化厉鬼报复的连连噩梦,决定重新动工修建大明宫,由司农少卿梁孝仁主持,在大明宫宫殿原址大规模地兴建新的宫殿群。在举朝人士的有力支持下,短短两年时间便初具规模。至龙朔二年(662年)四月,大明宫部分宫殿完工,高宗及武后从太极官迁来居住,以殿后蓬莱池为名,将大明宫改为蓬莱宫,意为“如山之寿,则日蓬莱。”龙朔三年(663年),帝国政府先下诏征收延、雍、同、岐等十五个州的赋税,又裁减京官一个月的俸禄作为续修大明宫的资金。四月,含元殿建成。接着,紫宸殿完工,皇帝开始在此处理政事。此后不久,又建成了著名的麟德殿。这期间又“制蓬莱宫诸门殿亭等名”,将原有的和新建成的宫门和殿堂统一命名,其中蓬莱殿与新宫名对应。之后,又陆续添建许多宫殿及附属建筑。随着麟德殿及其他殿阁楼台的竣工,一座气势恢宏、雄伟壮观的大明宫呈现在世人面前。据《新唐书》记载,大明宫“长千八百步,广千八十步”。据考古实测,大明宫宫域周长7375米,宫区面积达3.2平方公里,其中西宫城长2256米,北宫长1135米,东宫长2310米,南宫城是长安北郭城东边的一段,长1674米。整体上看似一楔形,南半部是一规整的长方形,北半部是半梯形。据唐《两京城坊考》图载,大明宫多达二十四门、十九殿、四省、七院及楼台堂观池亭等建筑上百处。大明宫的建成为唐朝宫廷政治生活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也促进了各项宫廷礼仪制度的革新与完备。大明宫宫内的布局,总体可概括为两点,一是“前朝后寝”,即继承传统宫室制度,将宫内空间区划分隔成南北两部分,南半部为前朝区,北半部为后寝区;二是严格按照中轴线九重对称法配置建筑。大明宫按自然地形形成了以含元、宣政、紫宸三座正殿为中轴线的前朝政务区和以太液池为中心的后廷苑囿居住区,规制十分严整。大明宫前朝区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丹凤门、龙尾道、含元殿、宣政门、宣政殿,以及内朝的紫宸门、紫宸殿等建筑,前朝区的规划极为严密、规整,总体布局呈现为“一轴、两街、三墙”。三道宫墙与南宫城、北宫城合为“五重”,再加上南边的南郭城、皇城南城和北边的内苑苑城、禁苑苑城,共为“九重”,符合都城之中轴九重制度。丹凤门是大明宫的正南门,建有巍峨的门楼,是宣布登基改元、颁布赦令等重要政治活动的场所。丹凤门两边的建福门和望仙门通常为百官上朝所用,建福门西面的兴安门则是进出大明宫后宫的主要通道,通常也在此举行接受降俘的仪式。玄武门是大明宫的北面正门,考古发掘仅发现一个门道,门基座东西长34.2米,南北进深16.4米,门楼基座上大下小呈梯形。皇帝和妃嫔通常通过玄武门沿着玄武门外侧夹城复道去曲江池游乐。丹凤门往北有一长达610余米的殿庭广场,直通含元殿。含元殿于龙朔三年(663年)四月建成,其名取“含宏光大”“元亨利贞”之意,为大明宫的正殿,是皇帝举行元正、冬至等大朝会的场所。含元殿建在龙首原南坡高地上,地势高敞,由于龙首塬上下高差十余米,只能将其凿筑成三层平台即“太阶三重”,在其上建筑殿堂。据考古实测,殿台基高3.5米,东西长77米,南北宽43米,殿面阔11间,进深4间,每间宽5,3米。在含元殿东西两侧偏南30米处还建有翔鸾、栖凤两阁,均在北侧设有廊道与含
元殿相接。含元殿的特殊地形及其形制,形成了百官上朝时“双阙龙相对,千官雁一行”之景象。含元殿是一处巍峨恢弘的宫殿,其规格仅从宫殿台基上遗留的直径70余厘米的一大型础石便可窥一二,可知用作宫殿立柱的木材之巨。宣政殿位于含元殿正北300米处,是大明宫中轴线上的第二个主殿,是三个主要正殿的核心。唐王朝的主要咨询、决策机构设立在其左右,如宣政殿东南侧有门下省、弘文馆、史馆、待诏院等,西南侧有中书省、御史台及殿中内、外省。皇帝常在宣政殿处理日常朝政,进行上朝、召集百官议事等政治活动。宣政殿还举行殿试举人和读时令的活动和仪式。据考古实测,宣政殿规模要比含元殿略小,宣政殿的基址东西长近70米,南北宽40余米。紫宸殿位于宣政殿以北90余米处,是大明宫中轴线上的第三个主殿,据考古实测,殿基南北宽近50米。紫宸殿本属寝殿,但皇帝有时在紫宸前殿坐朝问政,当时的官员因被宣召入紫宸殿,又称为“入閤”,官员皆以此为荣耀。紫宸殿还曾举行过考试举人和接见番邦使者等政治活动。后寝区的建筑分布稍微散乱,大体上利用自然地形和围绕太液池建置,宫内的殿堂大多分布在后寝区,且许多殿堂为经年逐步添建,因此不像前朝区那样规整划一。大致可划分成位于紫宸殿以北、以东的主要寝殿分布区,包括麟德殿、含凉殿、蓬莱殿、长生殿、浴堂殿、清思殿等;而从光顺门至右银台门一带则是后宫中的政事区,包括延英殿、金銮殿等场所。麟德殿是大明宫内规模最大的一组宫殿建筑群,它包括前殿、中殿、后殿三部分,又称“三殿”。据考古实测,其大殿基台分上、下两层,下层台高1.4米,东西宽77米,南北长130米;上层台高1.1米,东西宽65米,南北长约100米。以前、中、后三殿串联形式布局,共用柱192根。中殿上部筑有阁楼,殿台基东侧另置有郁仪楼,西侧对称置有结邻楼,二楼前有各置一亭,称“东亭”“西亭”。麟德殿规制宏伟,结构独特,堪称唐代建筑的经典之作,它是皇帝举行宴会、娱乐、接见外国使节的场所。大明宫北部中央有一处风光秀丽、碧波荡漾的人工湖泊——太液池,它地处龙首塬高地北侧低地,分西池和东池两个部分,西池为主池,据考古勘探得知,面积约14万平方米;东池平面略呈圆形,面积约3.3万平方米。太液池是深受皇帝妃嫔喜爱的休闲消暑之地,建有多处亭台殿阁。如南岸的含凉殿,高宗和武后在此居住消暑,自雨亭也是皇帝妃嫔纳凉之所。东南岸还有一处广阔的庭院,称为清思院,院内有一华丽的殿堂即清思殿,敬宗时所建,德宗也在此居住过。清思殿以南还有绫绮、浴堂、宜徽等殿。太液池的南岸有蓬莱、还周、金銮等殿。这些宫殿多为寝殿。大明宫作为唐代帝王主要朝寝的宫城,高宗最先在此朝寝,此后自肃宗后的诸帝,除哀帝外,十七位皇帝在此朝寝。许多重大的决策和历史事件在此发生。如文宗大和九年(835年)的“甘露之变”。事变中,宦官杀戮官员数百人,以致朝中为之一空。到唐朝末年,长安多次发生战乱,大明宫遭受中和三年(883年)、光启元年(885年)、光启二年(886年)、乾宁二年(895年)、乾宁三年(896年)、天复元年(901年)、天祜元年(904年)连续七次重创。至天祜元年(904年),朱温逼迫昭宗迁都洛阳,“毁长安宫室百司及民间庐台,取其材,浮渭沿河而下”,大明宫沦为废墟。大明宫从唐初创建,至唐末最终毁废,在伴随大唐帝国盛衰荣辱269年之后,退出了历史舞台。在此后的约1100年间,大明宫遗址又惨遭人为和自然的无尽破坏,穿过重重历史尘烟,一直保存至今,成为见证唐代历史最重要的实物资料,弥足珍贵,诚可谓“世事空悲衷复荣,凭高一望更添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