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便苏
摘要:当前的中学语文教学大多都脱离生活,教师为教而教,学生为学而学,使语文退去了生命的色彩,丧失了人性的魅力,失去了情绪的感染,毁灭了艺术的创造。因此,在教学中应该重视语文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关键词:中学语文;生活实际;联系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要想使语文走进生活,就必须使语文教育与生活互相融合,做到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此话不无道理,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而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要密切联系社会生活,注意开发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加强课内外的沟通。这无疑对我们的语文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教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是新课改的要求
课程由科学世界回归生活世界几乎成了新一轮课程改革所有学科共同追求的目标。因为人在生活世界之中认识自然现象,理解与体验社会的道德、法律和艺术,通过与他人交往和自己的反思来提升自己的人格,生活世界是人的生命存在的背景,是人生价值得以实现的基础,它为人生奠定了基石。21世纪是“创造教育”的世纪,这个世纪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程只有面向生活,才能真正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生活方式,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
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语文与生活的联系,重视程度超过了历次教学大纲。“生活”一词在课程标准中出现了二十多次,如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中指出“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课程目标的总目标中指出:“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阶段目标中提出:“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积累在“生活中获得的语文材料”,“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等要求。实施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指出:“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赋予语文教育生活的意义,已成为语文教育改革的追求。关注学生的生活,开放语文课堂,将学生从抽象、虚拟的课本堆中解脱出来,让语文走进生活,让生活走向语文,给学生感受自然、社会、事实、事件、人物、过程的机会,使学生在与现实世界的撞击、交流中产生对世界、对生活的爱,从而自发地、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同时又在这一过程中陶冶情操、磨炼思想、完善人格,让语文教育真正成为建立在生活基础上的生气勃勃的活的教育。
二、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
要使语文教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首先就要求语文教师转变思想观念,教师要树立“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外延相等”的教学思想,在课堂教学中自觉地同社会生活联系。所谓社会生活,一方面指生活实际,包括生活事件与社会现状;一方面指思想实际,包括学生的志趣、心理需求以及社会思潮等。无论是密切同生活实际的联系,还是密切同思想实际的联系,都是因为要激发和强化学生积极的学习内驱力,求得语文教学的优质高效。因此,这种联系必须恰当新颖,要能够吸引和调动学生。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扩大自己的视野,要热爱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尤其要密切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问题,了解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只有这样,才能在日常教学中不断注入新鲜的血液。
三、语文教学要回归生活,让学生感受生活
陶行知先生认为,语文的“源”在生活当中,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于生活,都是大千世界广阔的反映。我们理应以课堂为起点来实施生活化的教学,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让教学贴近生活,联系实际。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真正受到启迪。因为,我们必须明确,我们所从事的是提高学生自身修养,挖掘学生潜能的事业,要为他们进入社会储备必要的知识技能,也就是说语文要源于生活,最后还要走向生活,有了这种认识,我们就能有意识地、正确地培养学生用心感受生活的良好习惯,鼓励学生积极能动地观察周围的社会生活,摄取各种外界的信息,捕捉自己内心细腻、微妙的情绪和感情的波动,做生活的有心人。课文中的一些人和事由于和学生的时空距离有差距,所以学生认识得不全面,甚至会出现一定的偏差。有的课文内容是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但往往又是他们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的。教学时应指导学生留心去观察,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扩大视野,理解课文,强化语言文字的训练,提高观察和理解能力。
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的时代特点,客观上要求语文应该是开放而现代的。语文教学要注意联系社会生活,着眼学生的整体发展,坚持完整的学习结构,将语文学习放于生活中进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在语文教学中结合社会生活,是非常艰苦的事情。它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创造性的劳动,并要求教师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素质。从生活到语文学习再到生活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应当努力使语文教学密切联系生活、感受生活、思考生活、走进生活、丰富生活,努力挖掘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培养出更优秀的人才。语文教学只有扎根于生活这一片沃土,才能发芽、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