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约瑟难题的答案:货币工具崛起,成为科技的巨大载体

2009-12-21 01:29蒋爱群
创新时代 2009年10期
关键词:共同市场约瑟高利贷

蒋爱群

新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打败过美国霸权的国家。新中国靠两弹一星,显示军事实力,争取了60年的和平时期。可以说,新中国的胜利,依靠的是“公平正义+科学技术”,这是中华民族争取平等发展权的立足平台,安身立命之本。

今天,我国经济面临产业结构上台阶的局势,“公平正义+科学技术”依然是要件。20余年前,邓小平同志首先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命题,但是长期以来对它的研究几乎是空白。例如,李·约瑟难题,据他考证,中国古代积累了2200余项堪称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发明,但是为什么没有转化为生产力?这可以从马克思“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逻辑中找到答案:马克思的原文使用的是德文“Recht”,本义是“是、矫正”的意思,可以当动词用,并且是一个“由不是,到是”的动态过程。即:科学技术本身是科技人员的纸上推演、实验场的试验,科学技术本身不一定就是生产力。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需要转化过程,要有“载体”,及其引诱载体进入生产领域的法律制度。中国古代没有解决大众用得起的“载体”问题,科学技术只能用在军事或富人的玩物上,停滞在“雕虫小计”阶段。

再以工业革命蒸汽机为例。1763年,瓦特用了三天时间就把草图画出来了,但是用了60个工人,花费11年时间才制造出第一台可实用的机器,这11年,只有投入和消耗,没有产出,是怎样维持的?其实在瓦特身旁还有一合作经济人伯尔顿,负责筹集20年期小额贷款,按约定专用于转化成500台蒸汽机生产力,并约定有了利润才开始还本付息。这就是基督教会法变革,共同市场“法定孳息的commodatum(使用借贷)”(引自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第87页),“租赁货币约定专用于做成生产工具有利”——货币工具制度,马克思称“资本是生产工具”。(引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88页)货币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纽带,现代货币工具制度最大限度集约资本载体,科学技术得以转化为大规模机械自动化生产力。

把资本当成生产工具,资本金价格水准决定资本与技术是否能够转化为生产力,及其转化效率。早在200年前,亚当·斯密就已经回答了李·约瑟难题,他指出,中国资本金价格长期停滞在10%左右(比英国高出1倍),对大资本家有利,对小资本家和穷人不利。当生产者不参与利润分配,就买不起先进工具、借不起钱改良生产,则货币工具的使用趋向为0,停滞在手工密集“工具自给”古代经济。并指出“利润……它在富国自然低,在穷国自然高,而在迅速趋于没落的国家最高。”

古中国原本是禁止高利贷文化发祥地,王莽变法“民欲贷财以治产业者,命钱府均受之,除其费,计其所得,受息,勿过岁什一”,比欧洲早了1500年。但是,近代中国文化断代失落了这一文明。而改革开放之初,正是“撒切尔—理根金融自由主义”泛滥之时,我国“禁止高利贷法”难产。其后果,制度成本,美国是47%,我国是81%~91%,是2倍关系。这场美国次贷引发的金融危机,让浙江200万中小民营企业陷入困境,30%面临破产,催生高利贷繁荣,形势逼迫金融秩序改革,“创新”视野也瞄准到了“国际货币体系”、“破解中小企业贷款难”。

由以上可见,共同市场在生产要素合伙“互利共赢”量化公平的法制关系的前提下,才可能设立货币工具。我国实现货币工具崛起,首先要复兴禁止高利贷文明与共同市场接轨,而不是什么“自私自利最大化”;当知识产权是生产要素,也不得以“第一”自居。反之,如果企业买不起、雇用不起先进技术和资本金,就只有停滞在产业低端。

(作者为国家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成员)

猜你喜欢
共同市场约瑟高利贷
新语
爷爷一定有办法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国际比较与启示
爷爷一定有办法
收高利贷
收高利贷
中日韩能源合作应从何处着手
欧洲共同市场一体化的法治力量动力与保障
对“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经济学分析
“利出一孔”与“贫富相资”——宋代两种不同的高利贷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