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芬芬
摘要:针对我国目前中职财会专业职业生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对构建中职阶段财会专业的职业生涯教育体系做初步探讨,旨在培养学生职业生涯设计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人生观,引导学生制定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方案,顺利解决从学校到职业的过渡,更长远的是促进学生追求自我职业生涯目标,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
关键词:职业生涯教育职业生涯规划财会教育
随着社会人员学历的不断提升,就业竞争更趋激烈。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中职毕业生在就业与择业时,常常显得不知所措。大部分学生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他们无法认清自己,无法辨别什么样的单位更适合自己,什么样的工作更能发挥自我的特长,什么样的岗位更符合自我的兴趣、能力。因此中职毕业生在就业择业时,更多时候是事业的失败,表现出的是沮丧、茫然或者是盲目的自信。这与学生缺乏一个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我国,职业生涯教育起步较晚,教师们往往注重文化、技能课的传授,忽略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的教育。
一、中职财会专业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对“会计”专业选择存在较大的盲目性
中职学生在初中考高中落选后,无奈才选择报考职业类学校。在以“升学为目标”突然转为“以就业为目的”时,学生多数听取的是家长、老师、朋友的意见来选择专业,而忽略了自身的兴趣、爱好。往往听到学生们在报考所学专业时常说的一句是“随便”。专业的选择对于学生个体将来的职业发展方向和领域有较大的限制作用。如果专业不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在中职的学习生涯中,学生不但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而且会为当初选择了这个专业而苦恼不堪,丧失对自身职业生涯设计的积极性,人生目标无从谈起。
(二)学校忽视对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
职业生涯教育是指通过社会、学校的共同努力。帮助个体建立切合实际的自我观念,并借助职业生涯选择、职业生涯规划,以及职业生涯目标的追寻实现与个人相适应的职业生涯目标。职业生涯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学校教育和劳动世界脱节问题,引导受教育者更好的从事自己的职业、实现确定的人生目标。在日本,从幼儿开始就对学生实施职业生涯教育,培养学生了解自己,积极主动地选择人生道路的能力和态度。
(三)社会对财会人员需求的变化对会计专业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提出新的要求
据统计,全国各大城市热门职位排行榜中,财会专业明显出现供过于求的现象。社会就业压力的增加,企业对财会人员需求的缩减,使中职财会专业学生毕业后,真正从事财会工作的就业率很低。职业学校设立的招生就业指导部门专门对学生的就业推荐,其服务重点放在如何为学生寻找就业“门路”,为了扩大学生的就业率,也就经常关注于学生的短期就业。而忽视了学生整体职业生涯的发展。
面对目前中等职业学校财会专业职业生涯教育的诸多情况,会计专业的中职教师应当注重学生个体的发展。在教育形式上。从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出发,将会计专业知识与政治、经济、文化、法律、道德等多学科进行整合,使学生发现自身的优点,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的职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情感。在教育理念上,将职业生涯教育融入到中职会计教育体系中,帮助学生去规划他们的职业理想和人生目标,确定未来职业发展的方向,并设计实现各目标的步骤、方法,积极努力的为实现职业生涯目标而奋斗。
二、中职财会专业职业生涯教育体系的构建
中职阶段,财会专业职业生涯教育体系应从新生入学开始至中专毕业,针对学生的生理与心理,让学生充分认识自我,认识专业,从自身条件和能力出发,分阶段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生涯目标,提出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顺利实现就业,并为寻求更佳的职业发展目标不懈努力。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可具体分四阶段实施。
(一)中专一年级阶段
在一年级阶段培养学生初步具备设计职业生涯目标的能力,制定中职阶段会计专业短期学习目标,并规划实施方案加以执行。一年级中职学生。对自身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不曾有过认真与理性的规划,对自身的优缺点缺乏理性的认识,独立开展职业生涯发展目标设计的能力弱。针对这些特点,一年级阶段的会计职业生涯教育目标是让学生初步了解会计专业。会计专业教师在会计专业教学中除了介绍会计专业特点、渗透会计行业的道德标准外,平时请会计专业高年级的学生在班中做学习本专业的心得体会,请已经毕业的学生来校做经验介绍,鼓励学生利用寒假、暑假参加有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会计专业课学习的感性认识。
(二)中专二年级阶段
教师在本阶段要让学生总结前一短期目标实施情况,做到及时反馈与调整,让目标的制定更切合实际,并在此基础上开始设计自己职业发展的中长期目标。经过一个学年的学习,会计专业学生积累了一定的会计知识,具备了对会计基本操作技能和会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在这一阶段,教师要让学生充分了解社会的需求情况,搜集与就业相关的信息,以便学生能更为客观的设计职业生涯目标。会计教师在职业生涯教育中特别要注意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比如会计人员必须热爱本职工作、遵守国家法规、诚实守信、不做假帐等,使学生初步具备会计人员应有的职业操守,为第三学年的实习做好充分准备。
(三)中专三年级阶段
中专三年级是职业生涯规划重点实施的一年。在这一年中,学生将在招生就业处的指导下,参加就业实习。每一位学生在中专阶段制定的职业生涯目标能否顺利实施,与这一年的就业实习将有着密切的关系。在选择实习单位时,教师应该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善于发挥自我才能的岗位,同时教会学生求职、面试等技巧。在实习阶段,教师多去企业看看学生的情况,要求学生多问自己“这份职业让我学习到了什么?”、“这份职业是我喜爱的吗?”、“这份职业是我实现职业生涯目标的基础吗?…这份职业是否背离了我实现总的职业生涯目标”“我该如何调整下一阶段的行动”等问题。
(四)毕业后的人生阶段
这一阶段。学生由在校期间的老师指导过渡到社会指导。根据社会与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学生利用在校学习到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进一步完善自我的职业生涯发展路径,在择己所爱、择己所能、择己所需的基础上,慢慢实现择己所利。学生是否能够有效的设计自我职业生涯目标,并通过自己的意志成功地勾画出人生美丽的蓝图,是中等职业学校职业生涯教育成功与否的一个长远评判标准。
三、实施职业生涯教育体系时应注意的问题
(一)职业生涯教育要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相结合
社会在不断进步,税法、会计准则等知识不断发生变化。这要求财会专业学生为实现其在职业生涯规划目标时,善于自我学习、自我提高,才能成功。中职阶段,教师必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其终身学习,实现最终职业生涯目标提供有利保障。
(二)职业生涯教育要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注重学生个体发展
黄炎培在其职业教育思想中提出过“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的口号,表明职业要与个人的喜好相关联。如果学生在中专会计专业学习一开始,就不喜爱这一专业,教师应当从人本角度出发,尊重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尊重学生个体的发展,根据学生特点,设法引导学生对会计专业产生兴趣,或者帮助学生寻找其兴趣、爱好,培养学生在学习会计的同时,选择适合的其他专业发展之路。真正做到在教育中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让职业生涯教育用于满足人开发潜能的需要,帮助学生筹划多元化的职业生涯目标,使学生朝着目标积极进取。
(三)加强教师与家庭的沟通
家庭教育,对于学生人格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教师要与家长多沟通,培育学生正确的职业观、人生观。同时,倾听学生的思想、看法,鼓励支持学生,使其树立信心,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逐步实现职业生涯目标。
对于会计教育,中等职业学校的职业生涯教育只是学生人生中职业生涯教育的一部分。会计专业的教师,应力求在学生的中专阶段,帮助学生理性的认识自我,找到人生的方向,作好职业生涯规划,为社会培养有目标、有劳动观、价值观的有用人才,使他们在为社会作出贡献的同时,实现人生的美好理想。
参考文献:
[1]谷峪,日本的职业生涯教育及其启示,职业技术教育,2006,(10):81-84
[2]杨秋萍,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设计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中等职业教育,2005,(20]:20~23
[3]黎日葵,指导中职生制订好职业生涯规划,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1):151~153
[4]何存璋,构建中职学校职业生涯教育体系的思考,职成教育研究,2007:(1):151~153
[5]汪美萍,完美职业生涯需要理性规划[J],成才与就业,2007,(4):29-31
[6]徐瑾劼,会计行业新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的现状研究L刀,职教论坛,2007,f08):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