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本侵略中国,给中华民族造成了空前的灾难,这场战争构成了整个中华民族充满了悲情的历史记忆,推动着中国文学对这场战争反复无尽地叙述,涌现出了许多有关抗日的文学,展现了我国抗日的历史。但我们的抗日文学对抗日历史有许多误读,宏大叙事缺失。
关键词:抗日 小说 误读 叙事
上个世纪的中日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这场战争构成了整个中华民族充满了悲情的历史记忆。 “抗日小说”作为历史叙事和自我想象的方式,试图寻找、建构和获取的正是现代民族国家的本质和新的民族性。在“抗日小说”丰富的想象和多元的叙述中,也展现着不同的个人命运、家族记忆和民族国家想象。
一、1931年至1949年:战争与历史的共时,共现现实真实
这一时期的“抗日小说”主要涵盖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1949年建国前夕的有关抗日战争的小说作品。这一时期的“抗日小说”的主要特点在于其突出的现实性和历史真实性。作家们以自己所见的现实,创作出在日寇铁蹄下中华民族的生存状态和殊死抗争。但这种反映有他们的局限,整个文学叙事只是从各自的感受出发,缺少一个宏观的把握,没有一部作品能够把这段历史宏大地表现出来。
(一)东北“流亡作家”群的“抗日小说”
以萧军、萧红、舒群、李辉英、端木蕻良、罗烽、白朗等为代表的东北“流亡作家”群,他们在“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时期就已经开始创作,而且他们的创作也贯穿于整个抗战时期。他们主要以故土东北大地为题材领域,描写东北人民抗日斗争的现实生活。以民族解放、爱国主义为基本主题,以英雄主义为基本的精神格调,他们集体书写了一部充满悲怆的宏伟史诗。
东北“流亡作家”群一方面表现了东北人民在异族铁蹄的践踏之下的痛苦生活,另一方面,他们也触及到家族、秩序、礼俗以及人的思想、价值观念在战争状态下的变迁。在他们的“抗日小说”中,对民族主体性开始有了一定程度的觉醒,对于家国、民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知。
(二)国统区及上海“孤岛”时期的“抗日小说”
对于1930年代至1940年代整个中国现代文学来说,抗日题材小说的创作新的潮流则是在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和1938年“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之后。
“对国内,我们必须喊出民族的危机,宣布暴日的罪状,造成全民族严肃的抗战情绪生活,以求持久的抵抗,争取最后胜利。对世界,我们必须揭露日本的野心与暴行,引起全人类的正义感,以共同制裁侵略者。……今日最伟大的行动,是协力抗日,重整山河。”急迫的现实境况对现代文学有了新的要求, “抗日小说”继东北“流亡作家群”的创作之后形成了又一次高潮。国统区的“抗日小说”大多以抗日战争为主要背景,展示在这一民族与家国危难之中的个人命运、家庭悲欢、世态时事,展示了在战争年代中国社会的变迁和各阶层的生活状态。
而在上海的“孤岛”时期,“抗日小说”在封闭的文学环境中也仍然存在,和国统区以及抗日民主革命根据地的“抗日小说”得以呼应。
(三)延安及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抗日小说”
和国统区以及沦陷区的“抗日小说”有所不同,延安及各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抗日小说”更注重“文化的心内容”和“旧的民族形式”,“文化的新内容和旧的民族形式结合起来,这是目前文化运动所最需要强调提出的问题,也就是新启蒙运动与过去启蒙运动不同的主要特点之一。”
延安及抗日民主根据地的作家们深入农村,深入工农兵的生活中,努力将中国民族文学的传统和民间文学形式融入到自己的创作实践中,开创出了一个有别于“五四”新文学的文学样态,也创造出了一批新鲜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类型。这些人物性格和人物类型的文学形象和抗战的现实也同样是互相照应的,具有一种共时性。
《吕梁英雄传》、《新儿女英雄传》等新章回体小说以古典英雄传奇小说的方式表现了抗日民主根据地人民抗日斗争的生活,塑造出大批抗日英雄人物形象。这些新章回体小说极富传奇色彩,深刻地影响了建国后“抗日小说”的叙事模式。
孙犁及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抗日小说”则展示了在这一背景之下,一种“新人”的成长历程。在孙犁的小说中,这种“新人”以在抗战中成长的妇女形象最为突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个现代民族国家在战火中的成长过程,以及一种新的“国民性”的诞生。这种新的“国民性”寓示着一个新社会和新国家的可能性。
二、1950年代至1970年代:写历史故事,扬时代精神
这一时期的“抗日小说”主要集中在1950年代末期。这段时期出现了一大批以抗日战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其中有影响的“抗日小说”主要有:刘知侠《铁道游击队》、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冯德英《苦菜花》、冯志《敌后武工队》、孙犁《风云初记》、石言《柳堡的故事》、杨沫《青春之歌》等等。
概括地讲,这一时期的“抗日小说”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在叙事模式和故事结构上富有传奇的色彩;二是更注重战争年代中英雄人物形象的塑造。这两个特点体现出在新中国建立后新的时代所特有的美学理想、时代精神和新的文学范式。
通览1950年代至1970年代的“抗日小说”,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为民族为国家舍生取义、充满了悲壮的革命豪情,也能感受到一种乐观主义和英雄主义的崇高的精神品质。这类小说展现了“知识分子”、“人民”、“党”以及整个现代民族国家的成长经历。这些成长经历也意味着整个中国现代历史的成长。“抗日小说”所描述的“成长”正是联结历史和现实的精神纽带。新中国建国后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事业为“抗日小说”的历史叙事注入了新的时代的内涵。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抗日英雄人物形象、革命乐观主义和英雄主义,也正是一个新社会和新国家的文化氛围、美学理想和时代精神。
身处日寇铁蹄下的作家们,因为资料的缺失,没有办法完成宏大的文学抗日叙事。解放后,资料逐渐完整,作家们可以从全面来完成宏大抗日文学的叙写,然而,因为当时的政治需要,只是从政治出发,完成了共产党抗日的诗意抒写,但对于那场抗日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三、1980年代至1990年代:历史叙述与文学想象
在1980年代至1990年代这一段时期,“抗日小说”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态势。无论是在叙述方式、人物类型,还是小说的审美向度上,这一段时期的“抗日小说”都展现出一种多层次的结构和意蕴,体现出这些小说的作者对历史、战争和人以及小说艺术的多方位思考和探索。
“抗日小说”自进入新时期以来也随着整个当代文学的转变而经历了小说叙事与审美的嬗变。关于抗日战争的叙述呈现出一种多元共生的现象。关于战争、历史、个人命运、家国想象的叙述也都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趋势。
在1980年代至1990年代的“抗日小说”中,其中一种创作趋向就是力图实现小说的纪实性和文献作用。这类小说以更为广阔的视野从政治、军事、社会等全方位的角度的去描写抗日战争,产生了一批鸿篇巨制。其中值得注意的作品有《长城万里图》、《战争和人》等。
另有一部分“抗日小说”以战争为背景建构一个充满神秘力量的想象的世界。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作品是《红高粱》。在小说的叙述里,人们反抗侵略的动力并不来源于对民族、国家的自觉的意识,而是源于一种人性本能的冲动,人们最基本的生存底线。《红高粱》以普通人为主要人物,以一种民间立场和价值观来观照战争,以“家族记忆”来追溯和想象战争与历史,体现出对战争和历史的另一种理解和认知。
从新时期以来“抗日小说”多元化的叙事中,我们可以看到“抗日小说”的一些新的变化。“抗日小说”不仅仅寄托着作家们对抗日战争的想象,也包含着他们对战争的认识和感受。在1980年代和1990年代,“抗日小说”与战争本身也已经拉开了一定的距离,从而在多种视角上展开了对战争的想象与叙述。民族矛盾、民族意识、民族悲情以及战争本身不再是“抗日小说”最主要的诉求,而对历史、战争和人性的思考得却到了更为充分的展开。无论是力图对战争进行客观而全面的描述,还是以抗战为背景构建一个想象性的文学世界,这些文学实践充分体现了叙事和历史之间的微妙关系和丰富的可能性。也因此,文学想象和历史叙事之间展开了更为丰富和复杂的话语交往和话语实践。
四、结语
“抗日小说”在半个多世纪发展历程中,展现了现代中国特殊的历史遭遇和建构现代民族国家伟大的历史行动。从个人到家族,再到民族、国家,“抗日小说”的多重叙事正是源于这种历史遭遇,展现了一个现代民族国家在战争中充满了痛苦的成长历程。在战争与小说之间,在历史与叙事之间,浓缩着这个国家与民族充满了悲情的历史记忆,凝结着这个国家和民族最基本的和最稳定的情感。
“抗日小说”最初对于战争的记叙,再现了在战时状态下的历史图景,蕴涵着历史与叙事之间的共时性。在和平年代,“抗日小说”从对战争的史诗性描绘到进一步展开对战争的反思,包含着历史与叙事之间更为丰富的可能性,体现出我们的时代精神、美学理想、价值诉求,以及对历史和人性的探索、感受和认知。可以说,无论是作为历史叙事还是作为文学想象的方式,“抗日小说”已经成为我们民族认同最为重要的价值根据和基础。中国文学在未来的叙事中,还将继续对这一基础进行多层次的想象、建构与书写。
参考文献:
[1]刘增杰等编:《抗日战争时期延安及各抗日民主根据地文学运动资料》,山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4月版
[2]吴野、文天行主编:《大后方文学史》,四川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3]文天行、王大明、廖全京编:《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资料汇编》,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3年12月版
[4]陈颖:《中国战争小说的世纪回眸》,载《北方论丛》2002年第2期
[5]林凌:《论九十年代抗战小说》,载《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
(谌永平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防城港市分校)